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重陽節“遍插茱萸”的“茱萸”究竟是何物?

2021-06-08由 一墨呀 發表于 林業

茱萸草怎麼畫

【歡迎關注“一墨呀”】

重陽節“遍插茱萸”的“茱萸”究竟是何物?

農曆九月初九,是漢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說到重陽節,大家便會不自覺地想起唐代詩人王維的作品《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中寫道:“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佩茱萸是重陽節的風俗之一,那王維始終“遍插茱萸”的“茱萸”究竟是何物?

重陽節“遍插茱萸”的“茱萸”究竟是何物?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種常綠帶香的植物,一種落葉小喬木,開小黃花,果實橢圓形,紅色,味酸,可入藥。具備殺蟲消毒、逐寒祛風的功能。木本茱萸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藥。佩茱萸,中國歲時風俗之一。在九月九日重陽節時爬山登高,臂上佩帶插著茱萸的布袋(古時稱“茱萸囊”),能祛邪辟惡。

茱萸分為山茱萸、吳茱萸、食茱萸、草茱萸,而每一種都有自己獨特的用途。

山茱萸

重陽節“遍插茱萸”的“茱萸”究竟是何物?

吳茱萸

重陽節“遍插茱萸”的“茱萸”究竟是何物?

食茱萸

重陽節“遍插茱萸”的“茱萸”究竟是何物?

草茱萸

重陽節“遍插茱萸”的“茱萸”究竟是何物?

茱萸,香氣辛烈,可入藥。曹植的《浮萍篇》就有說到:“茱萸自有芳,不若桂與蘭。”《西京雜記》卷三也有說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令人長壽。”

重陽節與茱萸的關係,最早見於《續齊諧記》中的一則故事:汝南人桓景隨費長房學道。一日,費長房對桓景說,九月九那天,你家將有大災,其破解辦法是叫家人各做一個彩色的袋子,裡面裝上茱萸,纏在臂上,登高山,飲菊酒。九月初九這天,桓景一家人照此而行,傍晚回家一看,果然家中的雞犬牛羊都已死亡,而全家人因外出而安然無恙。於是茱萸“辟邪”便流傳下來。

重陽節“遍插茱萸”的“茱萸”究竟是何物?

重陽這一天,採摘它的枝葉.連果實用紅布縫成一小囊,佩帶身上,可用來闢除邪惡之氣,是古來常用作防疫的中國民間藥。重陽節插茱萸之風,在唐代已很普遍,除了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外,如杜甫的《九日藍田崔氏莊》:“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儲光羲在《登戲馬臺作》一首詩中所云:“天門神武樹元勳,九日茱萸饗六軍。”寫南朝宋武帝劉裕在重陽節宴群僚於戲馬臺,更把茱萸當作犒賞全軍的獎品了。

茱萸雅號“辟邪翁”,重陽佩茱萸的習俗在唐代很盛行,人們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

佩帶

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稱為茱萸囊,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綵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重陽節“遍插茱萸”的“茱萸”究竟是何物?

重陽茱萸的目的在於除蟲防蛀。因為過了重陽節,就是十月小陽春,天氣有一段時間回暖;而在重陽以前的一段時間內,秋雨潮溼,秋熱也尚未退盡,衣物容易黴變。這段時間又是桂花盛開之時,所以中國民間稱之為“桂花蒸”,這時必須防蟲。茱萸有小毒,有除蟲作用,制茱萸囊的風俗正是這樣來的。

佩茱萸的習俗雖然已經逐漸消失,但是重陽節的敬老愛老的精神傳統永流傳。

願所有老人都能安康勝意~

【喜歡記得轉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