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一顆冬棗育三代 鹽鹼灘上結“金果”

2022-02-18由 長城網 發表于 林業

二代冬棗一代冬棗有什麼不同

一株棗樹改變了一片鹽鹼地,一顆冬棗托起了一個特色產業富民夢。今年62歲的趙立久是滄州黃驊市舊城鎮閆隆村的棗農,平時愛琢磨、愛鑽研,跟冬棗打了二十多年的交道,培育出了“冬棗二代”“冬棗三代”,不僅是鄉親們眼中的種植技術能人,還是周邊村鎮棗農口中的“冬棗專家”,在他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棗農透過種植“冬棗二代”實現增收。

一顆冬棗育三代 鹽鹼灘上結“金果”

滄州黃驊市舊城鎮閆隆村的棗農趙立久。吳浩 攝

老趙家的小院是他的秘密基地,在他的指引下,我們遠遠看到一棵鬱鬱蔥蔥的冬棗樹,枝頭掛滿青色果實,走近之後,看到了這棵棗樹的不同,一棵棗樹結了三種不同的棗果實,三個枝頭的棗葉形狀、顏色也不盡相同。老趙自豪的說,“瞧,這棵是我平時做實驗的功勳樹,上面結了一代、二代、三代的棗果實,我在一代的基礎上培育成功了二代,果形更圓、更大,口感更脆、更甜。三代呢,優點是早熟半個月,能提前上市,搶佔市場。”老趙不僅做事認真,還愛學習、有想法,二十多年來,只要跟冬棗種植相關的資料都被他記錄下來,不懂了就翻書本,請教專家,不管遇到什麼問題,都較真弄明白,經過多年的實驗摸索,終於培育出了這棵結了三種不同棗果實的“典型”樹,可以說在冬棗的事業上傾注他全部的心血和熱情。

“澇了收蛤蟆,旱了收螞蚱,不旱不澇收鹼疙疤”這是閆隆村原來的寫照,鹽鹼地不能澆水,種小麥和玉米一年費勁力氣只能有三四百元的收入。閆隆村從2000年開始嘗試種冬棗,農民的腰包漸漸鼓了起來,種植冬棗成為了老百姓摘掉窮帽子,過上小康生活的一個很好的途徑。但零散的種植分佈和粗放的技術管理,讓冬棗的品質難以提升,冬棗種植一度進入瓶頸期,這讓老趙看在眼裡急在心上。趙立久聯合十幾個村民成立了黃驊康然冬棗種植合作社,以合作社為依託,在向鄉親們推廣品質更高、更適應市場的“冬棗二代”,引領群眾推行統一規範的科學種植模式。去年,每棵二代冬棗樹產量在40斤左右,每斤最低10塊錢。種植冬棗比種糧食效益高,而且比出外打工更好做,打工受年齡限制,種植冬棗只要身體好,村裡上歲數的也能幹,很大程度解決了村中剩餘勞動力的問題。合作社成員82歲的白志成大爺去年改接“冬棗二代”,收入12萬元。

去年,老趙培育的“冬棗二代”代表黃驊參加了京津冀水果爭霸賽,榮獲金獎。這沒有讓老趙停下來,他把獲獎當做新的起點,探索新的適合冬棗產業發展的方向。今年,在他的帶領下,閆隆村、白莊、崔莊、許官村、小六間房村、童居村等6個村1000多畝冬棗園聯合起來,實行統一施肥、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技術指導、統一銷售,保障黃驊冬棗的品牌,把冬棗產業做大做強,讓大家更加富裕起來,帶動周邊經濟的發展。(記者段永亮 吳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