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城紀精選」尋找杭州的文脈

2022-02-18由 杭州日報 發表于 林業

褆是什麼音

本文導讀——

說到杭州的文教區,從二十世紀的城西到現在的下沙和小和山,都有脈絡可尋,但其間的變化之大,依然讓記憶有著天翻地覆的偏差,而十個世紀以前的杭州,作為國都,它的文教區又在哪裡?

顧志興為我們勾勒出了從前的這派風景,在不動聲色的文字中,它也意味著一個城市一個國家,乃至一個時代的風雲,有狂飆激進般的突變,也有碧波盪漾中的微瀾,而南宋偏安於一隅,但它的底蘊卻在太學、國子監等規劃中顯現,杭州作為古都的文脈或也正在於此。

其中有很多的細節和小故事讓人感覺到世事的滄桑,如太學的房子來自於岳飛的宅邸,而太學內的小土地廟,供奉的神靈正是當時尚未平反的岳飛,這是民意對時代的見證。

這水,或一直流淌到今天。

(李鬱蔥)

「城紀精選」尋找杭州的文脈

正文從這裡開始——

十二世紀的杭州高教園區

顧志興/文

南宋大學區在今慶春路西端,此地宋有前洋街,後因太學在此,改稱太學街。作為南宋首都的杭州,它和前之漢唐古都的西安,後之明清都城北京,從氣勢恢宏,區塊的廣闊或是不如,但是南宋的經濟發展和文教事業的發達,卻是有得一比的,絲毫沒有遜色,在某種程度上可說是過之而無不及的。

「城紀精選」尋找杭州的文脈

1.

是杭州歷史上第一所名符其實的大學

值得注意的是,南宋首都臨安城的文化教育區塊是國家規劃的,有的是皇帝定的。五代術士對吳越王錢鏐所言,杭州城的形狀有如一個腰鼓,城南一端是為皇城大內,而當時的幾所重要的國立大學則放在北門餘杭門內、西門錢塘門之東,城中則有繁華的御街商業區相連。而秘書省(國家圖書館)則定點在吳山北麓一帶。這都是隨形而建、因地制宜,體現了高宗的節儉辦事的作風。清代這兒是浙江布政使衙門所在地,布政司俗稱藩司,老地名就叫藩司前,也有叫舊藩署,地點就是現在銀泰西湖店區塊,杭州紫薇園零公里的地標就設在這裡。

「城紀精選」尋找杭州的文脈

紹興八年(1138)杭州定為國都,重建太學、秘書省等提上議事日程。紹興十二年(1142)四月,起居舍人楊願有以臨安府學(今勞動路杭州孔廟地)增修改建為太學之議。此議若行,則問題不少,一是府學區塊過於狹小,原是用慧安寺改建的,建好後學子和教授們都覺得這兒太小,要求擴建。在這兒建太學,好像螺螄殼裡做道場,要改建為太學,始必大拆大建,國家財力不允許,也過於擾民搬遷。到了次年的一月,高宗下了一道詔書,決定將沒收的錢塘門西前洋街北的岳飛故宅改建為國子監和太學。這是南宋的最高學府,也是杭州歷史上第一所名符其實的大學。

「城紀精選」尋找杭州的文脈

2. “

后土氏之神”的小廟祭祀的是岳飛

太學的具體位置,我根據潛說友的《鹹淳臨安志》的《京城圖》大致判定是為今延安路和慶春路交匯處的那間紅房子和稍東的馬寅初紀念館前矗立的馬寅初像區塊。有個可以參照的小故事,今浙江中醫院之東的清湖河(後名浣紗湖,今名浣紗路)上曾有一座鞔鼓橋,關於這座橋名的來歷,比較多的說法是有個山東來的雙目失明姓劉的老人,一天路過此地聽到修建太學的工匠擊鼓開飯的聲音,就問旁邊的人:“此何地?適聞鼓聲官氣甚旺。”

旁人以建太學匠人擊鼓用膳告之。劉老人說原來如此,那地方官氣很旺,且永無火災,但不能出宰相。後來太學的鼓壞了,有人利用橋邊空地,搭了個棚子在此製造新鼓,鞔(man)鼓於此,就是用牛皮鞔在架子上製造新鼓,後人稱此橋為鞔鼓橋。因為鞔鼓與蒙古音同,也有人寫作蒙古橋的。其實鞔鼓與蒙古毫不相關。從鞔鼓橋到太學的建築工地,兩者相距不遠,且那時無高層建築阻音,是可聽到太學工地的飯點鼓聲的。

「城紀精選」尋找杭州的文脈

太學是紹興十三年(1133)六月建成的,綜合有關記載,太學舍宇宏大壯麗,西部為國子監,近車橋(今名小車橋),大成殿居中,孔子聖像冕十二旒,服九章,端坐於殿中,孔子是聖王的裝飾,大殿上十哲配享,兩邊廊廡彩繪孔門弟子七十二賢人。太學開學後,春秋兩季在此舉行祭孔大典,儀式莊嚴隆重。大成殿的“大成之殿”的匾額,為高宗御書,正門則稱“大成殿門”。

孔廟之東為教學區,主要建築有崇化堂(敦化堂)、首善閣等。高宗為書“首善之閣”匾額,懸於閣上。崇化堂是太學的講堂,南宋一代陸續藏有高宗、孝宗、寧宗、理宗的幸太學的詔書,還有理宗親書的《道統十三贊》。光堯石經之閣,閣為淳熙四年(1177)後新增建的。高宗書法甚佳,政餘之暇,在宮中抄寫儒家經典。淳熙元年(1174)孝宗命在太學內建“光堯石經之閣”,並命將高宗御書石經精刻。淳熙四年(1177)年閣成,於次年6月15日舉行儀式,將石經貯放在“光堯石經之閣”內。原件則貯於閣上珍藏。

「城紀精選」尋找杭州的文脈

崇化堂之東為太學生的齋舍生活區。太學初建時,生員名額初定300人。經考證實有700人,後來隨著事業的發展,至南宋中期增至1700人,故而齋舍亦不斷的增築,先期為服膺、褆身、守約、習是、存心、允蹈、養正、持志、率履、誠意等十齋,後增建七齋稱觀化、貫道、務本、果行、篤信、時中、循理,後又增三齋稱節性、經德、立禮,總數為二十齋。前十七齋齋牌為米友仁所書,後三齋齋牌為張孝祥所書,南宋著名學者楊簡、王十朋曾分別入住過循理和果行兩齋,宋末民族英雄,福建人陳文龍也是太學的後期學生。

紹興十四年(1144)三月己巳,宋高宗趙構在太學建成開課後,應司業高閌之請,曾駕臨巡視。祭拜孔子禮畢後,高宗駕臨崇化堂(敦化堂),與太學生共聽高閌講《易·泰卦》,賜諸生席於廡下,啜茶而退。又至養正、持志二齋太學生住所巡視。六天後,又賜御製御書《宣聖贊》,命置於大成殿。此後如孝宗、寧宗、理宗等各朝皇帝皆駕幸太學祭孔巡視。

除了上述主要建築外,太學的東南角上還有一座小廟稱“后土氏之神”的小廟,這座廟何時所建,神為何人?史志缺乏記載,大家弄不靈清,只知是祭祀土地菩薩。土地菩薩隨處皆有,人亦不以怪。直到南宋後期,這個謎底才揭開,原來祭祀的不是別人,正是本宅的主人嶽老爺岳飛。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定為忠顯廟。人皆知岳飛廟在西湖棲霞嶺,也曉得慶春路嶽王路有個老岳廟,很少有人知道岳飛的住宅改建為太學後。還有個土地廟,實為小嶽王廟,這也反映了民心的所向吧?

「城紀精選」尋找杭州的文脈

3.

國子監、太學並存,國子監統領各學

國子監是各代王朝的最高教育管理機構和最高學府。漢代始設太學,唐宋時期國子監、太學並存,國子監統領各學,明清時期停太學,僅存國子監。瞭解這情況,我們就知道了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在汴京太學讀書稱太學生,清代不設太學,僅留國子監。

南宋的國子監在太學的西面,今小車橋一帶,設祭酒、司業、丞簿等官。國子監的主要職責是管理全國學校,訓導生員。但它也是一個學校,根據紹興三年(1133)統計,以隨駕南渡的太學生36人為監生,學生的數量比太學少得多。

「城紀精選」尋找杭州的文脈

紹興十三年(1143)高宗命改岳飛宅為太學的同時,詔國子監建於太學之西。這樣我們可以明白這塊文教區的佈局:西為國子監,中為大成殿,東為太學,孔子大成殿的位置正處於中軸線上,以顯示孔廟大成殿和孔子地位的尊崇。

國子監當時的建築設施為:正門進內為魯國圖,東西兩旁廊房為丞簿位,後有書庫官位。中為大堂,繪有《三禮圖》於壁,是按北宋仁宗至道(1032-1033)年間的樣子設計的。後面則有圃亭曰“芳潤”,書板庫的位置在中門內,書板庫就是貯藏刻書書板的庫房。

杭州從北宋起就成為全國出版業的中心,北宋學者葉夢得在《石林燕語》卷八中說:“今天下印書,杭州為上”,就是一個正確的評價。國子監除了管理全國刻書,自己也刻了大批“監本書”,使杭州的刻書業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有人說“一葉宋版一兩金”。杭州在宋代刻書業達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高度。

「城紀精選」尋找杭州的文脈

4.

武學是南宋最高的軍事院校

在太學的東面就是武學,這個武學是南宋的一所全國最高的軍事院校,打個比方有點類似今之國防大學。

南宋一朝一直處於在戰爭狀態之中,金人更是虎視眈眈,隨時可以發動戰爭。加強國防,培育軍事人才便是題中之義。紹興十六年(1146)太學建好後,高宗宣諭宰執命有司討論祖宗法制,命建武學。

武學的主要建築由武成王殿,這武成王不是別人,即是大名鼎鼎的姜太公姜子牙,尊之為昭烈武成王,以漢初助劉邦建立大漢王朝的謀士張良配祀,諸名將從祀。招生辦法參照太學慣例。

紹興二十六年(1156),高宗又命禮部、兵部制訂條例,規定武學學員名額。武學設博士、教諭等。

「城紀精選」尋找杭州的文脈

宋孝宗、宋寧宗在巡視太學拜謁孔子禮後,就到武學來謁武成王姜太公,行恭楫之禮。宋理宗在淳佑元年(1141)正月駕臨武學巡視時,併為御書了“武學”的匾額。

武學的主要建築有立武堂,理宗書匾額。國子祭酒袁燮有登科題名,博士嚴昌宗有前廊題名等。

武學的學員齋舍有受成、貴謀、輔文、中吉、經遠、閱禮等六齋。武學入學學員即具備武舉人資格,同樣經過考試可獲得武進士、武狀元的資格。武學教學的科目有歷代兵法和步、騎、射等。我在研究杭州出版史的過程中曾發現當時刻有不少兵書,除發給前線將士外,可作為武學的教材之用。

「城紀精選」尋找杭州的文脈

5.

禮部考試院主持國家考試

禮部考試院主要是讀書人在鄉試的基礎上的一次國家考試,中試者即是進士,一甲的前三名即是狀元、榜眼、探花,是經過皇帝廷試欽點的,是讀書人的最高榮耀。

禮部考試院在觀橋之西、武學之東。關於禮部考試院擇址,有個傳說:一天兩個道士,在初建成太學的門前經過,注視良久,一個說:“好一個去處,將來必出大魁,卿佐接踵,只恐不出宰相耳!”另一個道士笑著說:“若向東一處,卻大勝此,狀元、宰相皆有之。”兩道士言畢飄然而去。這個故事見之於丁丙的《武林坊巷志》所載《狀元錄》。這兩個道士的對答,後來傳入內廷禁中,一者未必可當真,二者太學已經造好了總不能拆了重建到兩道士隨手一指的觀橋之東的地方去。不過道士是姑妄言之,主管部門也姑妄聽之,結果就將禮部試院建在那裡了。

禮部試院進門有大廳。大廳堂上正中陳列列代皇帝的御札、御製和石刻。大廳的兩廂列列代進士的題名,並有皇帝的贈詩,例如文天祥是寶佑四年(1256)的狀元,我們在《鹹淳臨安志》卷十二還能查到“右寶佑四年,賜文天祥以下‘體天法祖肇新元,喜聽群英進讜言。欲治欲齊心必正,惟精惟一道常存。得人信可宏功業,強國宜先護本根。燕衎式頌期遠到,好攄素蘊整乾坤’。”

國子監、太學和武學及全國最高的禮部考試院都在這周邊,說是南宋的高教園區一點也不為過。

還有兩所學校即是宗學和醫學,是作點狀分佈的。宗學是皇室子弟學校,在御街北面的睦親坊。初建於紹興二十六年(1156)。醫學為南宋的醫學專科學校,紹興二十六年(1156)建。地在麗正門內的通江橋北(今中山南路通江橋)的太醫局內。有神應殿,供奉醫師神應王,岐伯善濟公配祀。有講堂稱正紀堂,改建時理宗御書堂名,醫學有教授四,學員二百五十人,有齋舍八。醫學靠近六部衙門和大內,設在此處,以便大內、官府、禁軍等治病方便。

「城紀精選」尋找杭州的文脈

6.

十二世紀世界上最豪華、收藏最富的官辦圖書館之一

秘書省是政府官署,也是國家藏書之所,相當於今之國家圖書館,但職能較寬泛,包括國史院、實錄所及天文歷算等。也可以說是1100年代世界上最豪華、收藏最富的官辦圖書館之一,是南宋官辦的最大文化設施。我們知道,北宋的秘書省設在大內,但南宋的大內一帶擠得滿滿,有六部衙門等等。設在北門麗正門外,皇帝調閱也還方便,這裡也有空地。其地在今吳山北麓,老地名叫舊藩署。今銀泰西湖店的西南側那根石柱,就是標誌物。這裡本是杭州城市中心的原點(紫薇園座標原點)。這個區塊人們並不陌生,老杭州都知道,在上世紀90年代延安南路開通之前,這裡是密集的居住區。今日的銀泰西湖店左側杭州文物保護單位即是民國紫薇園測量點的座標。這裡就是南宋秘書省的所在地,舊地名叫藩司前,一作舊藩署。這個地名的來歷因此地宋為秘書省,明清兩代為浙江布政司衙門所在地,內有紫薇樓。

藩司前歷代的舊物至民國間猶存一個很大的百獅池。周邊有石欄,欄上隔一二步就有一個石雕的獅子,呈各種姿態,有人數過約九十多隻石獅,傳說中這是南宋古物,也有說是明清時代的,這也是我小時常和小朋友一起玩的地方。這些石獅子被人們常常撫摩已顯得十分光滑,呈石青色。附近老人都說,藩司(布政司)衙門有銀庫,有天忽然發現百獅池水不流動,經檢查百獅池與銀庫高牆處有兩人屍體堵住水口,原來是兩個盜賊一出一進,恰好兩頭相抵,無法進退,遂活活死在其中。後來藩司衙門就在池中養了兇猛無比的黿(俗稱癩頭黿,形似龜鱉),據前人筆記《一斑雜述》言:“池中多黿,起伏不停,大者背尋丈,首巨如甕……。衙後空場多鉅鹿,生人入即被觸,能殺人,殆以防盜賊。”看來蓄黿防盜確有其事。

一個國家沒有圖書檔案是難以想象的,尤其宋代重文,所以宋高宗在紹興元年(1131)臨時駐蹕越州(今紹興)時儘管沒有幾本書就恢復了秘書省的建置,次年移蹕臨安府,秘書省先遷油車巷東法惠寺,十三年(1143)重建於天井巷東的故殿前司寨。別的不說新建的秘書省內共有書庫及辦公用房150餘間之多,因是書庫為主,假如每個房間以100平方米左右計算。即達15000平方米上下,且不計其中園林面積,在當時來說這可是一個龐大的建築群。

「城紀精選」尋找杭州的文脈

現在歷史上的故宮,只有北京明清故宮儲存得最為完整,宋宮與之比較寒酸得不知多少倍,但是南宋的秘書省與明代皇家藏書的文淵閣根據記載比較起來毫不遜色。

南宋的秘書省,據陳騤《南宋館閣錄》等所述:高宗為書“右文殿”、“秘閣”兩榜,秘書省建成後,高宗在紹興十四年(1144)七月駕幸秘書省,據宋人王應麟《玉海》卷二十七記載:高宗至道山堂下了車輦,召集陪同的群臣觀累朝帝王的御製御書、晉唐書畫、三代古器。然後回到右文殿賜群臣茗飲,過幾天傳出聖諭:“秘府書籍尚少,宜廣求訪。”到了孝宗淳熙五年(1178)九月十二日孝宗駕臨秘書省閱書,先在右文殿受群臣朝賀,後移步秘閣,入東西壁觀歷朝祖宗御書,並以太上皇帝高宗所書《琴賦》示群臣曰:父皇這字寫得比鍾、王還好。又設宴右文殿,次日,又制詩賜群臣,有“宴開芸閣,坐對蓬山”之句。

高宗南渡,戎馬倥傯,兼之金兵追擊,其時確實沒有什麼書可收藏,但稍加安定後則向全國廣泛徵書,浙江乃是全國的藏書之鄉,各地藏書家積極響應向朝廷獻書,據《嘉泰會稽志》卷十六稱:“越藏書有三家,曰左丞陸氏、尚書石氏、進士諸葛氏。”據載這三家僅陸宰(陸游之父)就獻書一萬三千多卷;同時新昌布衣諸葛行仁獻書八千五百餘卷。還有湖州賀廩將其父手校藏書萬卷獻於朝廷。以上僅為舉例性質,這樣秘書省所藏之書日益豐富,據《中興館閣數目》所載有44486卷,至寧宗時又增14943卷,總數超過北宋時的《崇文總目》的數字。

編輯 李鬱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