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昌平草莓”“高口紅椿”……昌平區地理標誌總數已居北京市第二

2022-02-13由 北青網 發表于 林業

怎樣除紅椿蟲

地理標誌保護作為與國際接軌的一項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是提升地方名、特、優農產品質量,促進產業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推進品牌戰略、提升市場競爭力的有力手段。北京市昌平區位於北京市西北部,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土地肥沃,特殊的地理位置、獨特的氣候、環境條件及悠久的生產歷史,孕育了蘋果、草莓、板栗、香椿、小棗等一批獨具地域特色和高品質的農產品,在現代特色農業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昌平區市場監管局瞭解到,近年來,昌平區市場監管局發揮職能作用,積極開展地理標誌建立工作。截至今年3月底,昌平區已註冊“高口紅椿”“西峰山小棗”2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有“昌平蘋果”“昌平草莓”“燕山板栗”3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地理標誌總數位居全市第二,有力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農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

“昌平草莓”“高口紅椿”……昌平區地理標誌總數已居北京市第二

政策支援 激發企業和協會熱情

2017年,昌平區政府出臺《關於實施商標戰略促進昌平區品牌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對新認定的中國馳名商標、北京市著名商標的註冊人(僅限於在昌平區合法登記且納稅的法人或其他經濟組織)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成功註冊地理標誌商標的,給予馳名商標同等獎勵,大大激發了企業和協會的創牌熱情。

為確實摸清昌平區地理標誌“資源家底”,昌平區市場監管局領導還多次帶隊走訪鎮(街),面對面地宣傳地理標誌建立工作。2018年2月,該局抽調商標監管精兵強將,成立調研組赴流村、崔村、興壽、十三陵等鎮,對蘋果、草莓、核桃、京白梨、百合花、紅椿、小棗、蓋柿等8大特色農產品的種植歷史、種植規模、經濟效益進行系統調研。同時,聯合區黨史辦、區檔案館、區農委、區園林綠化局等部門廣泛查閱縣誌、年鑑、農業志、果木志等史料,對相關農產品在種植的歷史脈絡進行全面深入的梳理。

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深入進行地理標誌商標資源形勢和可行性分析,按照“調研一個、成熟一個、申報一個”的梯隊原則,確定合理的地理標誌培育、註冊梯次結構的規劃,提高地理標誌規劃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2018年,透過全面梳理,產自流村鎮的“西峰山小棗”“高口紅椿”符合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申報標準。核桃、京白梨、百合花由於種植歷史週期不足,暫不符合申請標準,目前已列為第二批重點申報物件。

“昌平草莓”“高口紅椿”……昌平區地理標誌總數已居北京市第二

一對一幫扶 昌平區地理標誌商標實現零的突破

在“西峰山小棗”“高口紅椿”申報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中,昌平區市場監管局下上一心,實施一對一的幫服指導。2018年,昌平區市場監管局主動邀請市場監管總局商標局專家向鎮街領導、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種植戶等授課,詳細講解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的註冊條件、註冊程式等業務知識,並針對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註冊後產品銷售和法律保護方面進行指導。多次組織區農委、區農業局、區農服中心等部門召開申報工作專題推進會,明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產品申報範圍,細化申報工作的部門職責和分工,為申報工作打好組織基礎。

同年8月,完成了“高口紅椿”“西峰山小棗”兩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的申報。為確保申報工作順利,昌平區市場監管局安排專人幫助整理申報材料,到市場監管總局商標局協調修改申報材料的初審工作10餘次,申報材料修改次數20次以上。經過兩年多的努力,2020年4月、10月,“高口紅椿”“西峰山小棗”兩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通過了總局的專家技術審查,相繼獲得註冊,實現了昌平區地理標誌商標零的突破。

“昌平草莓”“高口紅椿”……昌平區地理標誌總數已居北京市第二

鞏固建立成果 打響“金字招牌”

在地理標誌的保護和使用上,昌平區市場監管局注重地理標誌的產前、產中、產後全程管理與服務,以機制保障區域品牌產業發展,促進特色資源優勢轉化為商標品牌優勢和市場競爭優勢。

昌平區市場監管局起草了“高口紅椿”、“西峰山小棗”採種育苗、栽培種植、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採摘與加工、包裝與貯運等全過程的標準體系,做到了全程有標可依。採取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抽查、綜合檢查與隨機抽查、快速檢測與抽樣檢測相結合的方法,對“高口紅椿”“西峰山小棗”的生產、銷售全過程進行監管。透過檢視農事記錄、投入品使用登記等檔案資料,隨時掌握相關情況。建立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為產品配上‘身份證’,透過二維碼查詢產地資訊,讓消費者放心的同時實現精準監管。同時,嚴格監控專用標識的使用情況,依法規範使用行為,適時開展專項檢查,防止使用不規範、偽造冒用、轉讓買賣等問題發生,有力維護了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的知名形象。

昌平區市場監管局為切實維護地理標誌註冊人的合法權益,有效遏制市場上的假冒劣質地理標誌商品的狀況,還將地理標誌保護與打擊侵權假冒行動相結合,加大對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一方面以地理標誌產品生產集中地、銷售集散地為重點整治地區,加大侵權案件查處力度,並對透過網路交易平臺和團購網站等銷售渠道進行監管。另一方面,圍繞農村地區、有形市場、線上平臺等侵權假冒問題高發的重點領域,加大常態化監管執法力度,嚴懲源頭製假、重複侵權、惡意侵權等違法行為。2020年,侵權假冒行政處罰案件共立案760件,辦結650件,罰沒款1273。83萬元,移送公安機關10件;查處惡意商標搶注行為2起,罰款20萬元。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薇

編輯/彭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