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漢紀四十(2)--班氏家族 於漢為盛...

2022-02-13由 論述教育 發表于 林業

甘英出使大秦是在哪裡

據考證,中華班姓根源於炎黃始祖之一的黃帝,發端於春秋時期楚國的王室貴胄。楚國令尹子文生子名為“鬥班”,二人皆是楚國曆史上值得一書的重要人物。及至秦滅六國之時,其後人取“鬥班”之“班”字為姓,改名為班壹,意為班姓第一人。班壹也被視為中華班姓開創者,鬥班則被視為始祖,自此班姓在中華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班氏名人以漢為最盛。班壹創立班姓,“以牧起家,財雄邊塞,每逢出門則旌旗鼓吹,儼然帝王”,顯示了其生活的體面與富足。他的子孫多為地方官員,為當地百姓尊重。至西漢末年,班氏子孫入朝為官,五世祖班況“舉孝廉,為郎官,積功勞至上河農都大司農”,“後為左曹越騎校尉”,在抗擊匈奴的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其子女亦頗有成就,其女班婕妤為西漢著名文學家,作品流傳甚廣;三子班稚一脈,成為了班氏家族歷史上成就最為顯赫的一支。

班稚之子班彪,是西漢末年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晚年則專注修史,寫成《後傳》六十餘篇,填補了司馬遷《史記》的缺漏。班彪之子女三人,皆為漢朝所不可不提的重要人物。長子班固輔佐父親修史,在班彪的基礎上寫成的《漢書》在中國文學史和史學史的長河中都堪稱完璧。此外,班固在經學上也頗有造詣。建初四年,漢章帝讓儒生博士探討《五經》之異同,班固應詔寫成《白虎通德論》,頗得賞識。次子班超棄文從武,後戎馬一生,守護西域三十餘載,抵禦外侮,保衛百姓,奉獻了一生。後被封為西域都護、定遠侯。班彪之女班昭更是中國古代女性中的翹楚,其史學功底深厚,幫助其兄班固整理並最終完成了《漢書》。同時,又尤擅文采,其《東征賦》、《女誡》等篇,今日讀來,仍文采飛揚。班昭古稀之年逝去,當朝皇太后為其素服舉哀,可見其影響力。

班婕妤:漢成帝的妃子,人才型別:美女,才女,班彪的姑姑,班固兄弟的姑奶奶 。

班彪(3年~54年),字叔皮,漢代著名學者,長期執教於全國最高學府——太學,東漢史學家,班固、班超和班昭的父親。班彪補充《史記》,作《史記後傳》65篇,為班固《前漢書》打定了基礎。長子班固(32——92),字孟堅,他學習《史記》的體制,著成了中國第一部斷代史《漢書》。《漢書》共100篇,敘述了自漢高祖6年至王莽地皇4年230年的斷代歷史。次子班超。(32-102)東漢名將,字仲升,班固弟,永平16年(公元73年),和竇固一起攻擊北匈奴貴族,然後奉命率吏士36人赴西域。他攻殺匈奴派駐鄯善、于闐的人員,又廢除親匈奴的疏勒王,鞏固了漢在西域的統治。章帝初,北匈奴貴族在西域反撲,他在疏勒等地堅守,後得東漢政府的援軍,聯合當地的力量,開始反擊。從章和元年(公元87年)到永元6年(公元94年),陸續平定了莎車、龜茲、焉者等地貴族的叛亂,並擊退月氏的入侵,保護了西域各族的安全,以及“絲綢之路”的暢通,永元三年,任西域護都使。後封定遠侯,他在西域活動達31年,曾遣甘英出使大秦(羅馬帝國),至條支的西海(今波斯灣)而還。永元14年回洛陽,病死。女 班昭 。 班昭字惠班,又名姬,著名學者,漢書的作者之一,有著作女誡傳世,家學淵源,尤擅文采。她的父親班彪是當代的大文豪,班昭 本人常被召入皇宮,教授皇后及諸貴人誦讀經史,宮中尊之為師。班昭十四歲嫁給同郡曹世叔為妻,所以人們又把班昭叫做“曹大家”。鄧太后以女主執政,班昭以師傅之尊得以參予機要,竭盡心智地盡忠。 班昭年逾古哮逝,皇太后為她素服舉哀。班昭是一位博學多才,品德俱優的中國古代女性,她是位史學家,也是位文學家,還是位政治家。班勇,班超的兒子,東漢名將,從小在外國長大,東漢第三次通西域的主要人物,被鄧太后召見,從而促使鄧太后決心再開西域,並得到重用。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325264744_0_2。html)

[2]己卯,司徒丁鴻薨。

[3]二月,丁未,以司空劉方為司徒,太常張奮為司空。

[4]夏,五月,城陽懷王淑薨,無子,國除。

[5]秋,七月,京師旱。

[6]西域都護班超發龜茲、鄯善等八國兵合七萬餘人討焉耆,到其城下,誘焉耆王廣、尉犁王泛等於陳睦故城,斬之,傳首京師;因縱兵鈔掠,斬首五千餘級,獲生口萬五千人,更立焉耆左侯元孟為焉耆王。超留焉耆半歲,慰撫之。於是西域五十餘國悉納質內屬,至於海濱,四萬裡外,皆重譯貢獻。

[7]南單于師子立,降胡五六百人夜襲師子,安集掾王恬將衛護士與戰,破之。於是降胡遂相驚動,十五部二十餘萬人皆反,脅立前單于屯屠何子日逐王逢侯為單于,遂殺略吏民,燔燒郵亭、廬帳,將車重向朔方,欲度幕北。九月,癸丑,以光祿勳鄧鴻行車騎將軍事,與越騎校尉馮柱、行度遼將軍朱徽將左右羽林、北軍五校士及郡國跡射、緣邊兵,烏桓校尉任尚將烏桓、鮮卑,合四萬人討之。時南單于及中郎將杜崇屯牧師城,逢侯將萬餘騎攻圍之。冬,十一月,鄧鴻等至美稷,逢侯乃解圍去,向滿夷谷。南單于遣子將萬騎及杜崇所領四千騎,與鄧鴻等追擊逢侯於大城塞,斬首四千餘級。任尚率鮮卑、烏桓要擊逢侯於滿夷谷,復大破之,前後凡斬萬七千餘級。逢侯遂率眾出塞,漢兵不能追而還。

[8]以大司農陳寵為廷尉。寵性仁矜,數議疑獄,每附經典,務從寬恕,刻敝之風,於此少衰。

[9]帝以尚書令江夏黃香為東郡太守,香辭以:“典郡從政,才非所宜,乞留備冗官,賜以督責小職,任之宮臺煩事。”帝乃復留香為尚書令,增秩二千石,甚見親重。香亦只勤物務,憂公如家。

七年(乙未、95)[1]春,正月,鄧鴻等軍還,馮柱將虎牙營留屯五原;鴻坐逗留失利,下獄死。后帝知朱徽、杜崇失胡和,又禁其上書,以致胡反,皆徵,下獄死。(為何殘殺大將?)

[2]夏,四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3]秋,七月,乙巳,易陽地裂。

[4]九月,癸卯,京師地震。

[5]樂成王黨坐賊殺人,削東光、二縣。

八年(丙申、96)[1]春,二月,立貴人陰氏為皇后。後,識之曾孫也。

[2]夏,四月,樂成靖王黨薨。子哀王崇立,尋(不久)死,無子,國除。[3]五月,河內、陳留蝗。

[4]南匈奴右溫禺犢王烏居戰畔出塞。秋,七月,度遼將軍龐奮、越騎校尉馮柱追擊破之,徙其餘眾及諸降胡二萬餘人於安定、北地。

[5]車師後部王涿反,擊前王尉畢大,獲其妻子。

[6]九月,京師蝗。

[7]冬,十月,乙丑,北海王威以非敬王子,又坐誹謗,自殺。

[8]十二月,辛亥,陳敬王羨薨。

[9]丁巳,南宮宣室殿火。

[10]護羌校尉貫友卒,以漢陽太守史充代之。充至,遂發湟中羌、胡出塞擊迷唐。迷唐迎敗充兵,殺數百人。充坐徵,以代郡太守吳祉代之。

九年(丁酉、97)[1]春,三月,庚辰,隴西地震。

[2]癸巳,濟南安王康薨。

[3]西域長史王林擊車師后王,斬之。

[4]夏,四月,丁卯,封樂成王黨子巡為樂成王。

[5]五月,封皇后父屯騎校尉陰綱為吳房侯,以特進就第。

[6]六月,旱,蝗。

[7]秋,八月,鮮卑寇肥如,遼東太守祭參坐沮敗,下獄死。

[8]閏月,辛巳,皇太后竇氏崩。初,梁貴人既死,宮省事秘,莫有知帝為梁氏出者。舞陰公主子梁扈遣從兄奏記三府(太尉、司徒、司空),以為“漢家舊典,崇貴母氏,而梁貴人親育聖躬,不蒙尊號,求得申議。”太尉張言狀,帝感慟良久,曰:“於君意若何?”請追上尊號,存錄諸舅。帝從之。會貴人姊南陽樊調妻上書自訟曰:“妾父竦冤死牢獄,骸骨不掩;母氏年逾七十,及弟棠等遠在絕域,不知死生。願乞收竦朽骨,使母、弟得歸本郡。”帝引見,乃知貴人枉歿之狀。三公上奏,“請依光武黜呂太后故事,貶竇太后尊號,不宜合葬先帝”,百官亦多上言者。帝手詔曰:“竇氏雖不遵法度,而太后常自減損。朕奉事十年,深惟大義:禮,臣子無貶尊上之文,恩不忍離,義不忍虧。按前世,上官太后亦無降黜,其勿複議!”丙申,葬章德皇后。(三七或四六開,政治伎倆。)[9]燒唐羌迷唐率眾八千人寇隴西,脅塞內諸種羌合步騎三萬人擊破隴西兵,殺大夏長。詔遣行徵西將軍劉尚、趙騎校尉趙世副之,將漢兵、羌、胡共三萬人討之。尚屯狄道,世屯罕;尚遣司馬寇盱xū監諸郡兵,四面並會。迷唐懼,棄老弱,奔入臨洮南。尚等追至高山,大破之,斬虜千餘人。迷唐引去,漢兵死傷亦多,不能復追,乃還。

[10]九月,庚申,司徒劉方策免,自殺。

[11]甲子,追尊梁貴人為皇太后,諡曰恭懷,追復喪制。冬,十月,乙酉,改葬梁太后及其姊大貴人於西陵。擢樊調為羽林左監。追封諡皇太后父竦為褒親愍侯,遣使迎其喪,葬於恭懷皇后陵旁。徵還竦妻子;封子棠為樂平侯,棠弟雍為乘氏侯,雍弟翟為單父侯,位皆特進,賞賜以鉅萬計,寵遇光於當世,梁氏自此盛矣。

清河王慶始敢求上母宋貴人冢,帝許之,詔太官四時給祭具。慶垂涕曰:“生雖不獲供養,終得奉祭祀,私願足矣!”欲求作祠堂,恐有自同恭懷梁後之嫌,遂不敢言,常泣向左右,以為沒齒之恨。後上言:“外祖母王年老,乞詣雒陽療疾,”於是詔宋氏悉歸京師,除慶舅衍、俊、蓋、暹等皆為郎。[12]十一月,癸卯,以光祿勳河南呂蓋為司徒。

[13]十二月,丙寅,司空張奮罷。壬申,以太僕韓稜為司空。

[14]西域都護定遠侯班超遣掾甘英使大秦、條支,窮西海,皆前世所不至,莫不備其風土,傳其珍怪焉(全面瞭解風土人情,收集帶走珍奇的物產)。及安息西界,臨大海,欲渡,船人謂英曰:“海水廣大,往來者逢善風,三月乃得渡,若遇遲風,亦有二歲者;故入海,人皆齎三歲糧,海中善使人思土戀慕,數有死亡者。”英乃止。(航海技術落後,無哥倫布之智勇。)

十年(戊戌、98)[1]夏,五月,京師大水。

[2]秋,七月,己巳,司空韓稜薨。八月,丙子,以太常太山巢堪為司空。

[3]冬,十月,五州雨水。

[4]行徵西將軍劉尚、越騎校尉趙世坐畏懦徵,下獄,免。謁者王信領尚營屯罕,謁者耿譚領世營屯白石。譚乃設購賞,諸種頗來內附。迷唐恐,乃請降;信、譚遂受降罷兵。十二月,迷唐等帥種人詣闕貢獻。

[5]戊寅,梁節王暢薨。

[6]初,居巢侯劉般薨,子愷當嗣,稱父遺意,讓其弟憲,遁逃久之,有司奏絕愷國。肅宗美其義,特優假之,愷猶不出。積十餘歲,有司復奏之,侍中賈逵上書曰:“孔子稱:‘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有司不原樂善之心,而繩以循常之法,懼非長克讓之風,成含弘之化也。”帝納之,下詔曰:“王法崇善,成|人之美,其聽憲嗣爵;遭事之宜,後不得以為比。”乃徵愷,拜為郎。(讓位,也持法與禮兩種標準,且下不為例。)

[7]南單于師子死,單于長之子檀立,為萬氏屍逐單于。

十一年(己亥、99)[1]夏,四月,丙寅,赦天下。

[2]帝因朝會,召見諸儒,使中大夫魯丕與侍中賈逵、尚書令黃香等相難數事(就儒家經書中的難點互相質疑),帝善丕說,罷朝,特賜衣冠。丕因上疏曰:“臣聞說經者,傳先師之言,非從己出,不得相讓;相讓則道不明,若規矩權衡之不可枉也。難者必明其據,說者務立其義,浮華無用之言,不陳於前,故精思不勞而道術愈章。法異者各令自說師法,博觀其義,無令芻蕘(儒生們。芻蕘:割草打柴的人。認為自己的意見很淺陋的謙虛說法。[chú ráo]。)以言得罪,幽遠獨有遺失也(不可唯獨讓那些精微深刻的見解有所遺漏。)。”

十二年(庚子、100)[1]夏,四月,戊辰,秭歸山崩。

[2]秋,七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3]九月,戊午,太尉張免。丙寅,以大司農張禹為太尉。

[4]燒當羌豪迷唐既入朝,其餘種人不滿二千,飢窘不立,入居金城。帝令迷唐將其種人還大、小榆谷;迷唐以漢作河橋,兵來無常,故地不可復居,辭以種人飢餓,不肯遠出。護羌校尉吳祉等多賜唐金帛,令谷市畜,促使出塞,種人更懷猜驚。是歲,迷唐復叛,脅將湟中諸胡寇鈔而去,王信、耿譚、吳祉皆坐徵。(不汲取 迷唐反覆的 教訓。)

十三年(辛丑、101)[1]秋,八月,己亥,北宮盛饌門閣火。

[2]迷唐復還賜支河曲,將兵向塞。護羌校尉周鮪與金城太守侯霸及諸郡兵、屬國羌、胡合三萬人至允川。侯霸擊破迷唐,種人瓦解,降者六千餘口,分徙漢陽、安定、隴西。迷唐遂弱,遠逾賜支河首,依發羌居。久之,病死,其子來降,戶不滿數十。

[3]荊州雨水。

[4]冬,十一月,丙辰,詔曰:“幽、並、涼州戶口率少,邊役眾劇,束脩良吏進仕路狹。撫接夷狄,以人為本,其令緣邊郡口十萬以上,歲舉孝廉(漢武帝時設立的察舉考試,以任用官員的一種科目,孝廉是“孝順親長、廉能正直”的意思。後代,“孝廉”這個稱呼,也變成明朝、清朝對舉人的雅稱。)一人,不滿十萬,二歲舉一人,五萬以下,三歲舉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