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黃瓜白粉病、枯萎病、細菌性角斑病的識別與防治

2021-06-03由 吃瓜看看影視 發表于 林業

黃瓜細菌性角斑病用什麼藥防治

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黃瓜白粉病、黃瓜枯萎病、黃瓜細菌性角斑病的識別與防治。

黃瓜白粉病有何症狀?

黃瓜白粉病、枯萎病、細菌性角斑病的識別與防治

白粉病主要侵染葉片,也為害莖、葉柄,果實一般不受害,但會降低品質。葉片受害,初在葉片正面或背面產生白色、近圓形的白粉黴斑,以葉面較多,葉背較少。隨著病情的發展白粉黴斑向四周迅速蔓延而連線成片,成為邊緣不整齊的大片白粉病斑,上面佈滿白色粉狀物,此時葉片逐漸變黃萎蔫,白色粉狀物也漸變為灰白、灰褐色。

黃瓜白粉病、枯萎病、細菌性角斑病的識別與防治

如何有效進行黃瓜白粉病防治?

①發現病株、葉及時剪除,以減少菌源。②增施磷、鉀肥,控施速效氮肥。③合理澆水,儘量避免土壤忽幹忽溫。④化學防治:可用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2000倍液、2%武夷菌素水劑15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00倍液、2%多抗黴素水劑200倍液、40%氟矽唑乳油600倍液、50%醚菌酯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或25%乙醚酚水懸浮劑600倍液噴霧,用藥間隔期般為7-10天,連續3-4次。

黃瓜白粉病、枯萎病、細菌性角斑病的識別與防治

黃瓜枯萎病有何症狀?

枯萎病的典型症狀是葉片萎蔫。發病初期葉片從下向上逐漸萎蔫,似缺水狀,中午更為明顯,早晚尚能恢復,幾天後整株葉片枯萎下垂,不再恢復。莖蔓基部常縊縮,根部呈褐色腐爛,莖基部常縱裂,潮溼條件下病部表面常產生白色或粉紅色黴層。撕開莖病部可見維管束變為黃褐色至褐色,這是枯萎病的重要特徵。病株從岀現萎蔫到全株枯死僅需10天左右。

黃瓜白粉病、枯萎病、細菌性角斑病的識別與防治

如何有效進行黃瓜枯萎病防治?

①選用抗病品種,如津研5、6、7號等系列及津雜1、2號等津雜系列。

②發現病株,要及時連根拔除,土壤也需做消毒處理。

③保持植株間通風、透光,降低溼度。

④施足腐熟基肥,控制氮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⑤選用合適砧木進行嫁接。

⑥定植後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作定根水澆根,每株澆200~250m1,隔15天澆1次,共3~4次;發病初期,植株葉片萎蔫時可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25%丙環唑乳油1500倍液、45%噻菌靈懸浮劑1000倍液、20%萎莠靈乳油2500倍液或98%嘔黴靈可溶劑2500倍液進行灌根,每株用200~300ml。

黃瓜白粉病、枯萎病、細菌性角斑病的識別與防治

黃瓜細菌性角斑病有何症狀?

細菌性角斑病在黃瓜苗期和成株期均可發病,以成株期葉片受害為主。苗期子葉發病,初在子葉上產生水漬狀、近圓形斑,略呈黃褐色,後逐漸乾枯,最終導致幼苗乾枯死亡。成株期葉片感病,初呈水漬狀小斑點,病斑褪綠變黃,隨著病情進一步加劇逐漸發展成為近圓形或不規則病斑,病斑淡黃色,邊緣褪綠;溼度大時葉背有白色黏液狀物質,後期隨著病情擴充套件病斑形成受葉脈限制的多角形病斑,灰白色;溼度大時葉背有乳白色菌膿溢位乾燥後呈白色粉末狀,乾燥時易造成病斑穿孔。莖、葉柄、卷鬚感病,初呈水浸狀,溼度大時可見菌膿溢位,乾燥後表層有白痕,後逐漸沿莖溝縱向蔓延,嚴重時縱向開裂腐爛,乾燥後莖幹枯變褐,植株逐漸萎蔫最終枯萎死亡。瓜條受害,初侵染點出現水浸狀病斑,擴充套件後病斑連成片且不規則,黃褐色,溼度大時有菌膿溢位,果實腐爛。

黃瓜白粉病、枯萎病、細菌性角斑病的識別與防治

如何有效進行黃瓜細菌性角斑病防治?

①可用05%次氯酸鈉溶液浸泡種子20min,或用0。25%次氯酸鈣浸種1h。

②避免在早晨葉片溼度大、露水多時進行整枝打權、果實採摘等操作。

③及時摘除病株的下部老葉、黃葉、病葉。

④保持植株間通風、透光,降低溼度。

⑤藥劑防治,可噴霧2%春雷黴素水劑500倍液、30%琥膠肥酸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60%琥膠肥酸銅·乙膦鋁可溼性粉劑500倍液、20%絡氨銅水劑500倍液、20%噻菌銅懸浮劑1000倍液、47%春雷王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77%氫氧化銅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

看完這篇文章你有沒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好了,今天小編就介紹到這裡,喜歡這篇文章的小夥伴們歡迎轉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