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家鄉的"荷包胙”

2022-01-23由 白浪情之友 發表于 林業

荷包胙和糯米雞一樣嗎

[原創首發]家鄉的“荷包胙”

申其明《白浪情》網友

*

戰友們,你們吃過江西贛州的“荷包胙”嗎?對了,就是我們酒席上吃的“荷包肉”。今天我就來講講“荷包胙”的事兒。

“荷包胙”這道菜做起來非常講究。它用的豬肉是農村吃米糠蔬菜長大,生長期在六個月以上,體重在一百三十斤左右,俗稱為土豬的豬肉,湯料是豬排骨湯、焯閹土公雞“白切雞“時留下的湯,加上炒香磨成粉的糯米粉,五香粉、上等醬油、料酒等拌成糊狀後,將曬乾後的嫩荷葉先用開水泡軟後,將成糊狀的“荷包胙”原料包成狀元帽狀,放入甑中大火連續蒸四個小時以上,待豬肉全蒸爛,豬油大部分蒸出,香味四溢時才能出鍋。一個“荷包胙”重約六百克,一次蒸六十至一百三十個左右,蒸少了達不到“荷包胙”的色、香、味。蒸好後的“荷包胙”色澤淺黃,香味純正,肥而不油,油而不膩,入口即化。

家鄉的

“荷包胙”不但是我們家鄉的一道名菜,而且還蘊藏著深厚的古色文化底蘊。“荷包胙”歷史悠久。相傳清乾隆年間,江西大餘人戴衢亨中了狀元后,為了感謝鄉親,大擺宴席,出現了“荷包胙”這道菜。它的形狀是個梯形,像個“狀元帽”,象徵著“金榜題名”。能上這道菜的地方,相傳只有贛州市的南康大餘兩地,因為這兩個地方出了狀元,象徵著榮耀。能吃上這道菜的,過去只有貴賓或官吏達人,象徵著他們身份地位的顯赫。今天,“荷包胙”這道菜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它是人民大會堂國宴上的一道菜譜,這成為了中外國賓瞭解我家鄉古色文化的一個視窗。海外華僑,在外多年的遊子,回到家鄉,點名要吃“荷包胙”,成為了他們思念家鄉,建設家鄉的一條紐帶。今天,“荷包胙”能進入平常百姓家的酒席,標緻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極大提高。特別是升學宴上的“荷包胙”,是對學子發奮讀書的某種激勵。

家鄉的

不過,現在很難吃到原汁原味的“荷包胙”了。主要是受到原料的限制。現在很難買到農村那種吃米糠蔬菜長大,生長期在半年以上的土豬,吃米穀長大的閹土公雞。雖如此,“荷包胙”仍不失為一道極具特色,極具獨特風味的贛州傳統名菜。戰友們,當您來贛州探親訪友,觀光旅遊時,別忘了品嚐贛州的“荷包胙”。

*

責編:方迎欣《白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