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稻田捉蟲記

2021-12-27由 手機使用者藕塘月色 發表于 林業

人工捉蟲怎麼捉的

過去,水稻滅蟲只有“六六粉”,但六六粉難以殺滅對水稻危害最大的螟蟲和稻包蟲。稻包蟲是一種青蟲,體型較大專食稻葉,還會將數片稻葉卷在一起做窩;螟蛾在稻葉上產卵,孵化出的幼蟲在水稻抽穗前鑽進稻穗莖杆,抽穗後咬斷莖杆,使稻穗乾枯成“白蕭”,大面積危害水稻。螟蛾產的卵叫螟塊,其幼蟲叫螟蟲。七八月間,公社、大隊幾乎每年都要號召社員下田,人工捕捉這兩種害蟲。1963年夏天,我小學畢業考取了無錫縣中學,暑假在家休息。一天上午,公社用廣播通知各大隊幹部到公社開緊急水稻滅蟲會議,下午大隊又召開了各生產隊隊長會議,佈置發動社員下田捉蟲,明確規定:捉一條稻包蟲,換一分錢;捉一個螟塊,換二分錢。社員們一合計,划得來,第二天一大早,大人小孩齊出動,大打捕捉害蟲的人民戰爭。我和上中學的三姐也加入了捉蟲大軍,因父親已答應:等我們多捉了蟲,換了錢,開學前給我們做件新衣裳。我暗地裡還與三姐商定:不光要掙夠兩身衣裳錢,還要每人買一支新鋼筆。所以那天我們也起得特別早,生怕落在別人後面,肩上揹著空書包下田捉蟲,將捉到的稻包蟲和螟塊放在一起,越捉越起勁,連早飯也顧不上吃。稻包蟲目標較大,容易捉到,螟塊只有米粒大,較難發現,我們一遍又一遍地在稻葉上搜尋,生怕放過一條蟲一個螟塊。由於我們眼尖手快,書包塞的越來越鼓,心裡美滋滋的,一上午連口水也沒顧得上喝。中午時分,天熱得使人喘不過氣來,火辣辣的太陽幾乎要把人烤焦,汗水迷眼也顧不上檫一下,揉揉雙眼繼續捉,直到母親趕來喊吃飯時,我和三姐才戀戀不捨地走出稻田,母親心疼地責怪我們連吃飯也忘了,摘下我和三姐掛在脖子上的書包,替我們拎著,我們上河灘洗淨兩腿泥汙,打掉吸在腿上腳上的螞蟥。回到家中,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捧起母親為我們準備的涼茶,咕嘟咕嘟一口氣喝了一小缸盆,肚子喝的鼓鼓的,一屁股坐在板凳上,好久沒站起來,約摸過了半個多小時才吃飯。中午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候,無法下田捉蟲,要下田必須在下午三點以後日頭偏西時,一直可捉到傍晚六點多。一天下來,初戰告捷,我們姐弟倆共捉了三百多個螟塊,六百多條稻包蟲,換得了十幾元錢,我們高興得一夜沒睡好覺。在以後的一週中,我們早出晚歸,幾乎每天都保持在第一天捉蟲換錢的水平上。大張旗鼓的捉蟲活動,使害蟲越來越少了,一週後,就捉不到那麼多蟲,換不到那麼多錢了。大規模的水稻人工捉蟲活動持續了十多天,我和三姐捉蟲換了一百多元錢,父母信守諾言,為我們倆每人做了一身新衣裳,每人買了一支鋼筆,剩下的錢,當了我們倆開學的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