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健康】小兒不宜多食的蔬菜米飯和水果,快為孩子收藏起來吧!!!

2021-05-23由 老中醫周攻謀 發表于 林業

大麥屬於涼性嗎

五穀屬性和藥用價值

1、粟米(小米):性涼,味甘鹹。能益氣健脾胃,滋陰清虛熱,利二便。治反胃、瀉痢、消渴等。不宜與杏同食。

2、秫米(黃米):性微寒,味甘,質黏。“肺之谷”能和胃安眠,止寒熱,利大腸。治肺瘧、陽盛陰虛不眠、筋骨攣急、瘡疥、犬咬等。小兒不宜多食。

3、糯米(江米):性溫,味甘,質柔黏。“脾之谷”能補脾肺,緩中止瀉。治消渴尿多、體虛自汗、便溏等。《羅氏會約醫鏡》載:“但性黏滯,病人及小兒忌之。多食昏五臟,令人貪睡。”

4、粳米(大米):性平,味甘。能補中益氣,健脾和胃養精,除煩止渴止瀉等。治脾胃不和、中氣不足、煩渴、洩瀉等。

5、秈米(機米、南米):性溫,味甘。能養胃和脾,溫中止瀉,是人體能量來源常用的主要食物之一。

6、薏米(薏苡仁、苡仁):性微寒,味甘淡。能健脾,和胃,補肺,清熱瀉水。治水腫溼痺、洩痢熱淋、疝氣、腳氣、風熱筋骨病等。妊婦慎服。

7、玉米(苞米、玉蜀黍):性平,味甘。能調中開胃,滲溼利尿,利膽降脂。治尿路炎症及膽囊炎、肝炎、黃疸、高血壓、糖尿病等。

8、高梁(蜀黍):性溫,味甘澀。能溫中止瀉。治吐瀉、小便不利等。陰虛內熱者不宜大量食用。

五穀屬性和藥用價值

9、小麥(淮小麥):性平微寒,味甘。分淮小麥、浮小麥兩種。能養心健脾,厚腸胃,除熱止渴,是人體能量來源常用的糧食之一。

10、浮小麥:性偏涼,味甘。淘洗時因癟瘦輕而浮在水面的麥粒為浮小麥,多和藥用。能益氣,除煩,斂汗。治骨蒸虛熱、勞熱盜汗等。

11、大麥(稞麥、飯麥):性微寒,味甘鹹。能益氣調中化食,除煩利水。治腹脹、煩渴、小便不利等。

12、蕎麥(三角麥、花麥、烏麥):性平,味甘。能下氣利腸,清熱淚盈眶解毒。治食積,尿濁、帶下等。忌與豬肉、白礬同食。《食鑑本草》載:“同豬肉同食,落眉發,同白礬食殺人。”脾胃虛寒者忌用。

13、莜麥(油麥、青稞麥):性微涼,味甘微鹹。能益氣,利溼,止瀉。治腹瀉、水腫、尿少等,脾胃虛弱者忌食。多食不易消化。

14、燕麥(野麥、雀麥):性平,味甘。能補脾胃,滑腸,催產。治食慾不振,大便不調。

15、番薯(甘薯、紅薯、白薯、甜薯、地瓜):性平,味甘。有紅皮、白皮兩種,長壽食品之一。能補中和血,暖胃肥五臟,益氣生津,利便,通乳,防癌,抗衰老。治溼熱黃疸、乳瘡、便秘、夜盲。忌食黑斑白薯,以免中毒。有番薯不能與雞蛋同食的說法,但沒有根據。

16、黑豆(烏豆):性平,味甘。豆有五色,各入五臟,黑豆“腎之谷也”。能補腎,鎮心,明目,祛風活血,解毒消腫。治口渴、水腫、瘡瘍,眼炎、二便不調等。《本草備要》載:畏五參、龍膽、豬肉,忌厚朴和蓖麻子。服四環素、土黴素時,不宜食用。

五穀屬性和藥用價值

17、小黑豆(馬料豆):性溫,味甘。能補肝腎,壯筋骨,明目益精,烏鬚髮,解藥毒。治風痺,帶下、水痘、瘡瘍等。《本草備要》載:畏五參、龍膽、豬肉,忌厚朴和蓖麻子。服四環素、土黴素時,不宜食用。

18、黃豆(黃大豆):性平,味甘。有“豆中之王”和“植物肉”等美稱。能健脾益胃,清熱利氣,散五臟結積,解諸毒。治腎病、水腫、腫毒等。多食生痰咳嗽。過量服食,導致疲倦昏睡。服四環素、土黴素忌用。

19、紅小豆(赤小豆、赤豆、紅豆、紅飯豆):性平偏涼,味甘酸。“心之谷”能利水健脾消腫,消熱解毒排膿。治水腫、癰疽、瘡毒、腳氣等。蛇咬傷忌食。多尿者忌用。久食令人枯燥體瘦。

20、綠豆(青小豆):性寒,味甘。李時珍稱其為“食中要物”、“菜中佳品”,是谷、豆中的佼佼者。能清熱解毒,消暑除煩。治金石藥毒、瘡瘍腫毒、暑熱煩渴。服藥期間不宜多食。脾胃虛寒滑瀉者慎用。不要與狗肉同食。

21、扁豆:性平微溫,味甘。“脾之谷”能健脾和中止瀉,解毒消暑化溼。治脾溼瀉痢、噁心嘔吐、寒溼帶下。患寒熱病者忌食。忌生吃,炒食應熟透。

22、蠶豆(胡豆、南豆、佛豆):性平偏涼,味甘。能健脾利溼,清熱澀精。治體虛食少、水腫、遺精、帶下、腳氣等。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忌多食。

23、豇豆(飯豆、豆角):性平,味甘。豆中之上品,用處最多。能健脾胃和五臟,補腎益精。治腸炎、糧尿病、遺尿、遺精、帶下白濁等。氣滯便結者忌用。

24、豌豆(回回豆、青豆):性平,味甘。能理氣和中,生津止渴,通乳消脹,利溼解毒等。治糧尿病、缺乳、腳氣。

五穀屬性和藥用價值

25、刀豆(夾劍豆):性平微溫,味甘。能溫中補腎,利腸止逆。治虛寒呃逆、腹脹、腰痛、氣管炎、百日咳。忌生食。

26、白芝麻(白脂麻、胡麻仁):性平,味甘。能滋養肝腎,潤燥滑腸,補肺氣,明耳目,耐飢渴。治虛勞便秘、小兒頭瘡。脾弱便溏者不宜多食。

27、黑芝麻(黑脂麻):性平,味甘。能養血補肝腎,潤五臟,填精髓,堅筋骨,利大小腸。治虛損體弱、眩暈、癱瘓、鬚髮早白、脫髮、產後奶少、便秘。

1、

中醫臟腑用藥規律

2、

「周仲英」中醫臨床用藥配伍經驗

3、

調料食物的屬性和藥用價值

4、

中藥學應用大總結

5、

中藥藥性應用大彙總之一

6、

中藥藥性應用大彙總之二

7、

中藥藥性應用大彙總之三

8、

中藥藥性應用大彙總之四

9、

中藥配伍藥對

注意:中藥需在專業醫生或藥師指導下使用。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瞭解更多中醫藥健康資訊,敬請關注本人的頭條號——老中醫周攻謀(廣東省工傷康復醫院)

“弘揚中醫藥文化,傳播健康正能量,同享養生大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