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和縣館藏精品文物鑑賞

2021-12-25由 紙上娛樂圈 發表于 林業

半球形建築頂叫做什麼

和縣地處安徽省東部,長江下游北岸,與江蘇省南京市,安徽省馬鞍山市,蕪湖市隔江相望,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為了更好地保護、利用文化遺產資源,2014 年和縣文物局精心遴選了館藏文物113 件(套),對和縣精品文物展進行了改陳提升。

現精選出部分展品介紹如下。

一、陶瓷類

1。 青釉雙耳鳥紋陶壺:1999 年11 月和縣出土。壺形,胎質泛褐紅色,半施青綠色釉,釉不及底,器表凸凹處釉色沉澱較深,頸部釉有脫落露胎,釉面下端有垂釉現象。盤口、束頸溜肩、口頸交接處和壺頸下部各飾水波紋數道;肩腹部飾凸弦紋三道,對稱貼蕉葉紋銜環雙耳,耳上端飾羊角紋;頸下沿與上道弦紋之間和上、中兩道弦紋之間刻有抽象的鳥紋。鼓腹平底。通高41、口徑16。8、底徑16。5 釐米(圖一)。

和縣館藏精品文物鑑賞

圖一 青釉雙耳鳥紋陶壺(漢代)

2。 青釉三足鋪首鼠鈕蓋奩:1987 年2 月10 日和縣出土。圓柱形,胎質泛紅色,通體施青釉;由奩蓋和奩身兩部分組成,直口,圓唇,深腹,蓋面飾凹弦紋三週,區間佈滿網格紋,鼠形捉手,奩蓋微出簷。器身外壁上部飾凹弦紋三週,上下區間佈滿網格紋各一週,中間堆塑兩對稱鋪首狀銜環,平底內凹,三獸形矮足。口徑12。1、底徑10。9、高12。1 釐米(圖二)。

和縣館藏精品文物鑑賞

圖二 青釉三足鋪首鼠鈕蓋奩(西晉)

3。 德清雙系雞首盤口執壺:1994 年1 月13 日和縣公安局二科移交。壺形,胎質呈磚紅色,施黑釉不及底,除了口沿和雞首釉色泛黃褐外,釉面瑩潤如漆,釉層厚重,有垂釉現象。盤口圓唇直沿,束頸,溜肩,壺肩部一側飾雞首,喙內有孔與壺身相通作壺流;與雞首對應一側飾曲柄,曲柄下接壺肩、上銜盤口;肩部另外兩側對稱貼橋形橫系,可穿繩提攜。壺腹渾圓,下內收,平底。通高17、口徑6。4、底徑9。2 釐米(圖三)。

和縣館藏精品文物鑑賞

圖三 德清雙系雞首盤口執壺(東晉)

二、青銅類

1。 鋪首銜環三羊幾何紋簋:1990 年6 月20 日在和縣城北共義窯廠漢墓出土。黑綠色,通體有綠鏽和黃斑,腐蝕較嚴重;簋由蓋、身兩部分組成,上、下分體,子母口。直口,圓肩大腹,平底,高圈足,蓋面半圓隆起,球形鈕銜環,四葉鈕座,座外等距三羊,臥姿相望,從蓋頂至蓋口分四層,第一層四葉鈕座;第二層三絃紋,三羊均勻分部在三絃紋上,三隻回首互望的臥羊;第三層上下三層稜形紋一圈,稜形紋中間飾上下相交稜形;第四層尖角向下相連三角形一圈。器身外壁上部附對稱鋪首狀兩銜環耳,四條弦紋帶將簋身分為四組紋飾。第一組最頂端為三組稜形紋飾一圈;第二組為相對三角形紋飾一圈;第三組為“米”字形三層,中間飾上下相交稜形紋一圈,對稱飾鋪首狀銜環耳分佈在這一組紋飾上;第四組為四層稜形相連紋飾。底足中間一條弦紋將紋飾分成上下兩層,上層為三組向上三角形一圈;下層為二組稜形紋飾一圈。簋蓋倒置後,還可利用“三羊”為足成為另一件盛器。通高18、腹徑20。5 釐米(圖四)。

和縣館藏精品文物鑑賞

圖四 鋪首銜環三羊幾何紋簋(漢代)

2。 青銅鼎:2004 年4 月9 日由和縣聯合鄉群眾阮定連捐贈。圓形,銅質鑄造,通體鏽綠色,立耳,圓唇,平窄折沿,口略敞,深腹稍外鼓,腹上部飾獸面紋一週,半球形底,三足,足內側較平,足根部向外微翹,有二足殘。鑄造較粗糙,器表佈滿煙炱痕。通高25。5、直徑29、耳高7。8 釐米(圖五)。

和縣館藏精品文物鑑賞

圖五 青銅鼎(西周)

3。 道教元始天尊銅像:2006 年3 月14 日和縣香泉鎮廣勝寺徵集。人像作盤腿坐姿,青銅鑄造,通體綠色鏽斑,有黃泥敷於表面;頭戴道冠,長耳且肥厚,閉目靜思,神態安詳,天堂飽滿,下顎有三組鬍鬚。上身穿圓領花紋長衫,外加打結霞披,左手微微抬起,右手平放在右腿的環形法器上,雙腿盤坐,腰間弦一環形法器,上衣和下裙披在盤坐物之上。高40、寬31 釐米(圖六)。

和縣館藏精品文物鑑賞

圖六 道教元始天尊銅像

4。 道教玉皇大帝銅像:2006 年3 月14 日和縣香泉鎮廣勝寺徵集。人像作坐姿,青銅鑄造,通體綠色鏽斑,有黃泥敷於表面;頭戴冕旒冠,長耳且肥厚,雙目微睜,面容安詳,上嘴左右各有一組長鬍須下垂,左右腮幫及下巴各有一組鬍鬚下垂,頸上有曲領。上身穿一圓領水袖花紋長衫,袖口裝飾有花邊,上身外加一件荷葉邊背心,頸套一項圈,雙手平握一令牌,下穿裙,兩履尖外露。高50、寬34 釐米(圖七)。

和縣館藏精品文物鑑賞

圖七 道教玉皇大帝銅像

三、玉雕、畫像磚

1。 藝人訓熊玉雕:1988 年11 月3 日在和縣北門油庫出土。正立方體,滑石,有兩熊正在打鬥,上面的熊明顯佔優勢,雙目圓睜,一條粗繩交叉橫拴在背部,上熊前右爪壓在下熊的左後爪上,上熊左爪壓在下熊下巴上。下熊四腳朝天,左前爪託著上熊下巴,右前爪託著訓獸人的左手,左後爪託著上熊左爪,右後爪託著上熊的肚子。訓獸人在兩熊右側,雙腳叉開,左手在上右手在下,緊抓拴在上熊背上的粗繩,雙目圓睜。底座為長方形。高5。5、長3。2、寬3。2 釐米(圖八)。

和縣館藏精品文物鑑賞

圖八 藝人訓熊玉雕(宋代)

2。“瑞鳥樓閣”畫像磚:1985 年8 月14 日在和縣石楊鄉橋西行政村墓葬出土。長方體,夾砂灰陶空心磚,左側端面鏤有三孔,影象上方以多層菱形紋飾邊。屬於畫像磚上的樓閣立於臺基之上,柱頭上施櫨鬥,頂作“四阿”,正脊和簷口平直,屋面鋪瓦,瓦溝垂直,直觀地表現了漢代建築的中正平實,是研究漢代建築風格的珍貴實物資料。影象中,兩株常青樹幹修枝茂,梢立對鳴雙鳥,形似漢代雙闕,可能暗喻這座樓閣為墓地的祭祀建築。而樓側附飾象徵堅固結實、萬世長存的柿蒂紋和象徵長壽的鶴,則寄託了亡者享祭不斷、羽化登仙和生者長壽的願望。長82。5、寬46。5、厚16。8 釐米(圖九)。

(作者工作單位:安徽省和縣博物館)

和縣館藏精品文物鑑賞

圖九 “瑞鳥樓閣”畫像磚(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