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解讀南京小眾之古桃葉渡:多情渡口猶有歌

2021-12-12由 夏日天藍 發表于 林業

桃葉渡什麼意思

南京有兩個桃葉渡,一個位於城南秦淮河與古青溪水道合流處附近,又名南浦渡;另外一個,則在浦口東門桃葉山下,也稱“晉王渡”。我們通常所說的“南京古名勝之一”、“金陵四十八景”,指的都是秦淮古桃葉渡。

解讀南京小眾之古桃葉渡:多情渡口猶有歌

不過古桃葉渡的頭銜雖然不小,遊人卻鮮少在此停留。畢竟,在繁華的夫子廟秦淮風光帶上,熱門景點實在太多了,一不小心就被忽略了!我之所以會來到這裡,只因“桃葉渡”是個美名,每每念及便浮想聯翩,終須親自來看一看才好!

解讀南京小眾之古桃葉渡:多情渡口猶有歌

……碧波盪漾的水上,浮著一枚桃葉小舟。舟上船頭,立著一位桃花一樣明豔的女子。而在前方渡口,枝繁葉茂的十里桃林之下,多情俊俏的公子,正痴痴地守候著心上人的到來……

這幅情意綿綿的畫面,就是古桃葉渡最浪漫的歷史定格。畫面中的多情郎,據《金陵野史》記載,為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那位佳人,則是他的愛妾“桃葉”。

解讀南京小眾之古桃葉渡:多情渡口猶有歌

桃葉時常往來於秦淮兩岸,王獻之放心不下,因而總是親自趕到渡口迎送,並作《桃葉渡》四首:

桃葉映紅花,無風自婀娜。春花映何恨,感郎獨採我。

桃葉復桃葉,桃樹連桃根。相憐兩樂事,獨使我殷勤。

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

桃葉復桃葉,渡江不待櫓。風波了無常,沒命江南渡。

解讀南京小眾之古桃葉渡:多情渡口猶有歌

後人感其篤愛彌堅,爭相歌之。宋人詩云,“水送橫波山斂翠,一如桃葉渡江時。”清代小說家吳敬梓所作的五律《桃葉渡》亦言,“世間重美人,古渡存桃葉”……使得這一處原本寂寂無聞的野渡,從此得冠美名,並流傳至今。

解讀南京小眾之古桃葉渡:多情渡口猶有歌

當才子佳人在歲月的長河中漸行漸遠,只有古渡口依稀記得遙遠的曾經……這裡地方不大,走馬觀花分分鐘就能結束遊覽,流連細品卻很有古韻風情。

解讀南京小眾之古桃葉渡:多情渡口猶有歌

緊挨著文正橋的桃葉橋,是小巧玲瓏的一座。單拱造型,簡約古樸。出太陽的時候,橋身一半露在陽光裡,一半籠在樹影下,明明暗暗,望去別有深意,一如故事的序章。

解讀南京小眾之古桃葉渡:多情渡口猶有歌

步下小橋,但見一座翹角小亭,連著一道曲折的迴廊。迴廊盡頭的院門旁,立著一塊繁體書寫的“桃葉渡”碑。大石碑所在之處,就是當年的渡口原址,現與河岸已有很大一段距離了。

解讀南京小眾之古桃葉渡:多情渡口猶有歌

緩步踱至河邊,另有一座石牌坊, “古桃葉渡”幾個字蒼勁有力,兩面各有一副楹聯,一為描景:“細柳夾岸生,桃花渡口紅”,二為寫意:“楫搖秦代水,枝帶晉時風”,讀來十分精彩,回味無窮。

解讀南京小眾之古桃葉渡:多情渡口猶有歌

繼續向前,順著石階往下,走上河畔碼頭。迎面的磚牆上,有一古裝美人像,黑灰色的材質,遠看就像一個影子,卻有一瞥驚鴻之效。近前細瞧,美人髮髻如雲,手執團扇,衣袂飄飄,連裙上的褶皺都分明畢現。雖未以正面示人,但自窈窕輕盈的身姿,可以想見佳人之貌……人像一側印著小字:桃葉。

解讀南京小眾之古桃葉渡:多情渡口猶有歌

再往前,迎面一段半封閉式走廊,兩端有門,以磚石輔以圓木柱所建,古雅有味道,很讓人歡喜。走廊那端,還有四塊金字詩文碑,皆與桃葉渡相關,靜靜賞讀一番,若有所思,也是有趣。

解讀南京小眾之古桃葉渡:多情渡口猶有歌

“綠絲低拂鴛鴦浦,想桃葉,當時喚渡。又將愁眼與春風,待去。”徘徊在幽靜無人的古廊之下,凝望著悠悠遠去的秦淮河水,耳畔依稀有歌:

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

喜歡原創文藝旅行,歡迎關注@夏日天藍。

解讀南京小眾之古桃葉渡:多情渡口猶有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