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全球昆蟲數目減少 有研究指出,地球正處於史上第六次生態大滅絕

2021-11-28由 北晚新視覺網 發表于 林業

管氏腫腿蜂怎麼徹底消滅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全球昆蟲正面臨滅絕危機。報告稱,過去30年來,全球昆蟲數目持續減少,若長此以往,昆蟲將於一個世紀內完全絕種,令自然生態系統出現“災難性崩潰”。

全球昆蟲數目減少 有研究指出,地球正處於史上第六次生態大滅絕

昆蟲標本 劉平攝

據報道,研究由澳洲悉尼大學教授桑切斯-巴約,以及中國農業科學院客席教授懷克胡伊斯聯合進行,他們綜合了歷來73篇有關昆蟲減少的最佳研究論文,以分析全球昆蟲減少概況,當中大部分研究主要針對西歐和美國,部分則涉及澳洲、中國、巴西或南非。

報告稱,過去30年內,全球昆蟲數目以每年2。5%的幅度持續減少,

如今有超過40%昆蟲品種的數量正在下降,約1/3品種更處於瀕危狀況。長此以往,昆蟲恐遭絕跡。

研究發現,全球昆蟲的絕種速度是哺乳類動物的8倍,其中蝴蝶、飛蛾及蜜蜂的減幅最大。

桑切斯-巴約指出,昆蟲數目銳減令人震驚,警告若按每年2。5%跌幅計算,昆蟲數目會在10年後減少1/4,100年後更會完全絕種,又指一旦昆蟲絕種,以其為食糧的雀鳥和爬行類也會受到波及。

過往已有研究指出,地球正處於史上第六次生態大滅絕,但大多隻集中於較容易研究的大型動物,針對昆蟲的則較少,但昆蟲是地球上最多樣化的物種,對整個生態系統的運作尤為關鍵。

報告強調全球均面對同樣問題,並指出工業化規模的密集式農業、過度使用農藥、城市化及全球氣候變化都是昆蟲數目銳減的元兇。

英國薩塞克斯大學教授古森表示,昆蟲可以幫助大部分植物授粉,保持農田健康,並能控制有害植物數目,強調人類無法在缺少昆蟲的環境下生存。

延伸閱讀

打造“以蟲治蟲”生態系統 北京市屬公園每年投放6億頭“昆蟲衛士”

即將進入仲夏,公園裡的花草樹木也進入了防蟲治蟲的關鍵時期。目前“以蟲治蟲”等生物防治技術正在歷史名園和城市公園中加以推廣應用,市屬公園每年投放的天敵昆蟲共7種、近6。5億頭,投放也從最初的集中優先古樹區、古柏區、水源地等,發展到部分市屬公園全園投放。

全球昆蟲數目減少 有研究指出,地球正處於史上第六次生態大滅絕

資料圖 劉平 攝 北晚新視覺網供圖

記者上午在紫竹院公園看到,北京市園林科研院的科研人員正將裝在試管中的花絨寄甲和腫腿蜂分別釋放到古樹的根部和樹幹上。工作人員介紹,今年在全園範圍內共釋放了花絨寄甲、腫腿蜂、瓢蟲等天敵昆蟲,同時還分割槽域懸掛了白蛾誘捕器,很好地控制了美國白蛾、光肩星天牛等蛀幹害蟲的危害。

北京植物園作為唯一擁有自然保護試驗區的市屬公園,在病蟲害防治方面也有著獨特的措施和做法。如在樹枝上懸掛害蟲誘捕器,散發奇妙的“味道”可以吸引梨小食心蟲、桃潛葉蛾、棉鈴蟲、美國白蛾等多種害蟲;在樹幹上纏繞的圍環可以阻止草履蚧、春尺蠖等多種害蟲上下植物,還給蜘蛛、瓢蟲等天敵提供了口糧。

在古樹聚集的天壇公園,病蟲害防治的主要物件之一是雙條杉天牛。這種害蟲特別喜歡危害古柏,隱藏在樹皮下,藥液很難接觸。目前管氏腫腿蜂已經成為天壇公園的“生物武器”,在樹上釋放的腫腿蜂,搜尋到天牛幼蟲後,就會在其體上產卵孵化後代,進而消滅害蟲。

市公園管理中心綜合處副處長朱英姿介紹,市公園管理中心近年來重點推廣利用花絨寄甲防治光肩星天牛、管氏腫腿蜂防治雙條杉天牛兩項生物防治技術。截止到目前已累積生產並推廣釋放腫腿蜂1000餘萬頭、花絨寄甲成蟲200餘萬頭,有力保障了市屬11家公園整體生物防治的需要,特別是對公園裡的古樹名木資源實現了更有效的生態保護。

編輯:TF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