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藺家河村的藺相如(王景春)

2021-10-19由 雙月飛飛 發表于 林業

姓藺的人多嗎

藺家河村的藺相如(王景春)

我很早就想去藺家河看一看藺相如故里,但上班很忙,幾次都沒有去成,今天是星期天,午後我騎上腳踏車沿邯武公路一直到林村,過霍北

後向

南便到了目的地藺家河。藺家河村子不大,村南有一條東西走向的小河,問村裡人方知這是“藺家河”。又問藺相如故居在哪裡卻無人知道。我推著腳踏車邊問邊向西走,不一會兒便到了村西頭,見路北有一座很氣派的古老大莊院,我認為這就是藺相如故居,便進院欣賞,這時從西邊來一老者,問他這是不是藺相如故居,他說不是。他見我還想問他什麼,所以他就和我一起坐在該大院街門裡的石頭上,向我介紹了我想要了解的問題,對於藺相如的情況他也只知大概。透過互相問答,我知道了他姓王,是該村的名門望族,這一大院是他祖上留下的“王家大院”。

夏日天長,聽完老王概述之後,便和他握手言別,騎上腳踏車,踏上了回家之路。第二天上班後,我又翻閱了有關資料,補充成章,作為歷史資料而留存。

藺家河村的藺相如(王景春)

藺相如的名字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但,他是哪裡人呢?很多人都說不上來。實際上他就是咱們邯鄲藺家河村人。為什麼叫藺家河村呢?據《方輿紀要》中說,渚河支流有二,其一,源於堵山,(在紫山之南,因山連如堵而得名,現已不存在),流經縣西二十五里向東北流,因為此河經藺姓村而過,故稱“藺家河”;另一條支流自縣西三十里向東流,經閻姓村而過,故稱“閻家河”。二水合流方為渚河。渚河經趙王城北向東十里至羅城頭入滏陽河。

藺家河村頭原有一閣,閣樓門之上有“相如故里”四字(文革時被拆),在村口外有本村王致學立的一塊字碑,該碑記述了藺家河不尋常的歷史。目前,藺家河村人口近千,王姓是該村大戶,村內有一處“王家大院”是該村最好的莊園,風格迥然。此外還有姓賈、陳、李、齊、楊、金、韓等,就是沒有姓藺的,為什麼呢?這還得從公元前283年(趙惠文王十六年)的一塊“和氏璧”說起!

藺家河村的藺相如(王景春)

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聞趙惠文王得楚“和氏璧”,使人遺趙王書,願以十五城請易壁,趙王與大將軍廉頗諸大臣謀,欲於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宦者令繆賢曰:“臣舍人藺相如可使。”趙王就派藺相如持“壁”赴秦。這就有了藺相如智勇雙全、怒髮衝冠完璧歸趙的動人故事。完璧歸趙後,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大夫。秦王沒有得到和氏璧,心中不滿,便差使者告訴趙王在澠池相會,想借機復攻趙。相如隨趙王去赴澠池。會上秦王飲酒酣,曰:“寡人聞趙王好音,請奏瑟。”無奈,趙王只好奏瑟。相如不願使趙受辱,即命秦王曰:“趙王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奏盆缻”(敲瓦盆)。秦王怒,不許,相如曰:“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秦王和左右皆靡,只好擊缻。為趙國爭得了尊顏,回國後,封為上卿(丞相),位居廉頗之上,廉頗心中不服,曰:“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居我上,且相如系濺人,吾羞,不忍為之下。”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與廉頗爭列。一日,相如出門,在大街上正好遇見廉頗,急命車伕躲進小巷,連讓三次,廉頗自幸相如怕己。舍人也多有議論,說“相如怕廉頗。”而相如聞知便問:“廉將軍與秦王哪個厲害?”都道:“當然是秦王。”相如道:“既然是秦王厲害,我都不怕,何故怕廉將軍呢?強秦之所以不敢犯趙,因我國有廉將軍和我二人所在。如若我二人龍虎相鬥,必有一傷,那時秦必乘機侵之,我國亡矣!我謙讓廉將軍為的是國家,自己私權又算什麼?”廉頗聞知深感愧疚,便赤肉負荊,過府請罪。將相和好,為刎頸之交,共保趙邦,演繹出聞名遐邇的《將相和》經典故事。

藺家河村的藺相如(王景春)

兩千多年過去了,歷史名相藺相如的名字卻時代流傳。早在公元前91年漢武帝時,著名的歷史學家司馬遷在他的《史記》裡記載了“廉頗藺相如列傳”。從該“列傳”裡的廉頗口中“且相如素濺人,吾羞。”可知相如出身於普通人家。據史料說:藺家河的藺姓人家,勤耕好學,民風淳樸,村史悠久。戰國時期趙國名相藺相如生於斯。相如少時聰慧伶俐,博覽群書,知識甚廣。一日,教師對眾學生出一題,要一筆寫出一個有角有稜,四四方方的字來,眾生無一人會寫,唯相如提筆而就,是以“乙”字。後進了一位名叫繆賢的宦官府裡做了一名門客。作為舍人才能無法顯露,但是,是金子終究是要放光的,終有一天,因一個“和氏璧”出師秦國,“完璧歸趙”,又以“澠池會上辱秦王”被升為趙相,又因與廉頗演繹了“將相和”而出名。他智勇雙全,膽識過人,多謀善辯,以大局為重,豁達大度,謙虛謹慎。並在太行山石雞嶺興兵伐秦禁雞鳴;在草市口斬狂徒為民除害;在曲陽城大戰燕國血染沙灘等,為趙國立下了汗馬功勞。晚年,由於趙孝成王聽信奸佞讒言,中了秦國的“反間計”,使“長平一戰”趙國慘敗。趙國危在旦夕,他憂國憂民憂鬱成疾,病魔纏身。相如便回故里藺家河。臨終前,將全家人喚至床前,留下遺言:“秦乃狼蟲虎豹,趙國之弱,又有內奸小人,趙王輕信讒言,早晚被秦所吞。因我完璧歸趙,澠池辱秦,秦對我恨之入骨,趙一旦而亡,秦必對藺門斬草除根,故你們定要隱姓埋名,遠走他鄉。”公元前228年趙被秦所滅,藺家之人皆逃他鄉,隱姓埋名。據史料記載,藺家後人多逃至河南安陽,磁州一帶。在安陽水冶鎮西南的漸平崗附近,有一個村名叫“相村”。明代將漸平崗改為太平崗至今。而在太平崗與相村之間有一“崗西村”,這裡有藺家祖墳,藺家宗氏祠廟。現在,這裡的藺氏後裔還到宗廟拜祖,祖廟懸掛畫有藺相如彩畫的布帛掛軸畫像,以下排列有近百代世襲後人的名字。據說,當年藺家人逃此定居後,就以藺相如的“相”字作為村名,叫“相村”,安陽古稱“相州”就是因此而得名。在磁縣城裡鼓樓西側有一“藺家衚衕”,看來這裡的藺姓人家是相如之後。磁縣的賈壁更是相如後裔之地,該村現有近八千口人,而80%以上全都姓藺。這裡也有藺氏祖墳,家譜,祠堂宗廟。據說,當年相如“完璧歸趙”時,趙王差使者化妝成商人,到此將“和氏璧”接回。之後,相如後人逃此定居建村,村名為“賈(商)璧”作為紀念。除以上兩地之外,安陽的馬家溝,彭城的藺家莊,義井的山底村和大峪的藺家溝等,都是相如後裔。另一方面,從藺相如墓的分佈來看,還有不少地方是相如的後裔。例如:曲陽縣西南有東相如村和西相如村,這裡有相如墓;山西古縣的藺河有藺公墓;衡水縣東北十里也有相如墓;淶水縣有藺家莊,莊有藺相如墓;陝西華陰縣也有一座藺相如墓等等。這些藺相如墓不可能是真的,據考古專家考證,邯鄲市復興區南城鄉羌村(原磁縣)的藺相如墓才是真的。其它的相如墓可以說趙亡後,逃亡外地的相如後裔為紀念他們的先祖而建的“紀念塚”。藺相如是一位歷史名相,是人們所崇敬的英雄人物,他的後裔建塚紀念是他們為有這樣的先祖而感到自豪。而今藺姓人丁興旺,人才輩出,令這位“名相”在天之靈得到了安慰。

藺家河村的藺相如(王景春)

現在,邯鄲市藺家河村的村民,一戶藺氏後裔也沒有,全是明朝洪武、永樂年間從山西洪洞縣遷來的,雖說村裡的藺姓不見了,可村名沒有改,仍是“藺家河”村。原先,村裡人肩搭“相如故里”褡褳,不管走到天南海北,只要是到了藺相如後裔的人家,都非常熱情的招待邯鄲老家來的親人。同時,老家藺家河村有事,都踴躍捐款捐物大力支援。例如在明代以前,村裡修關帝廟,不管在哪裡的藺氏後人都積極捐款並在廟前鑄有高1.23米,直徑1米的大鐵鐘一口,鐘上內外都鑄有藺姓捐資人名,可惜1958年大辦鋼鐵時被煉了。村裡人雖都不姓藺,但都繼承了藺丞相的優良傳統,待人真誠,至親互愛,豁達大度,其情融和,令人可敬。多少年來,《將相和》的故事代代流傳,並被搬上戲劇舞臺,全國各個劇種都在演。京劇名家馬連良、譚富英、李少春、袁世海、裘盛戎等都擅演。藺相如是一位歷史名相,是我們邯鄲藺家河的人,他的墓在邯鄲的羌村,是我們邯鄲的自豪和驕傲!

1998年6月2日

(農曆戊寅年五月初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