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織就美麗——土家族服飾

2021-09-19由 封面湘西 發表于 林業

孔雀花怎麼編織

織就美麗

吊腳樓裡的女人,用銀亮的牛角梭,把每一枚日子織成一掛飛瀑,把每一段思念編成一匹繾綣。靈巧的雙手,絲經棉緯,將日月山川、花鳥魚蟲、水車磨盤……或扎或挑,夢魅般地幻化為詩畫:翠鳥兒站在枝頭啁啾,海棠花兒凝露吐蕊,柳條兒擺弄窈窕柔美……

織就美麗——土家族服飾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葉玉翠輔導姑娘織錦(龍山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提供)

未婚的女子,盡情地打扮自己。她們大紅大綠,花枝招展。頭裹刺花巾帕,衣為大襟,盡繡花邊。逢那節慶和趕集,土家的女兒盛裝前行。“舉步動裙搖鈴響,多姿女兒有金聲。裙鈴本是儂情繫,誰欲解鈴當細聽。”妹兒走過,就是一道移動的風景:女兒水靈,裙兒燦爛,鈴兒細碎,音畫一體,俏麗風情。一個個結伴而行,在小橋流水間留下倩影,在柳陌街巷中飄逸彩雲。然而,最具香豔和誘惑力的還是妹兒做新娘子時穿戴的“露水衣”:上穿土紅避邪長衣,下抹多褶直綴的八幅羅裙,腳著花鞋錦襪。明璫紅妝,珠光寶氣,豔溢香融。

女人結婚後,除了打扮自己,還得打扮男人。土家俗語“男人妻,身上衣”。清雍正前,男女皆穿花衣,服飾大體相同,只不過男裝雄健豪放,女裝清新雅麗。土家地區,山高林密,刀耕火種,平日勞作,素樸簡潔,不尚衣冠,短衣跣足,或著一雙偏耳草鞋。男人以青布包頭,以防芒葉、荊棘刺傷頭顱;上山時興打綁腿,將褲筒裹成人字路,既顯利索又顯精神——這種兵戰裝束,帶有明顯的“兵農合一”的歷史印痕。為便於洗滌,色調以青藍為主。男衣為“琵琶襟”,褲腳短而大。當然,在前胸、後背、衣襟、膝部等顯要地方,也要以花卉圖案點綴,這樣不僅美觀而且耐磨。

織就美麗——土家族服飾

天上起了五彩雲,情姐穿了五彩裙,為郎捆起五彩帶,五彩帶子配羅裙。土家族盛裝(田仁利 攝)

有了孩子,女人便將大部分心思傾注於孩子身上。土家崇虎,如生下男孩,帽為虎頭帽,鞋為虎頭鞋,寓意虎頭虎腦、虎虎有生氣,生龍活虎。此外,還有兔兒帽、菩薩羅漢帽、八仙帽、貓兒襪、觀音兜、繡花勒子、抱裙、圍裙等。孩子的帽兒、鞋兒、衣兒,哪怕一塊兜肚,一片鼻涕帕,一雙布襪,也會費盡那母親的心思。她要選那吉祥喜慶的喜鵲、紫燕、鳳凰、牡丹等或是福祿壽喜類字樣,描錦挑絲,把自己的想象、期待、歡樂、母愛,一針針,一線線,殷殷地密密地織繡進去。家裡一旦有妯娌鄰居上門,她定會搬出疊放整齊的孩子的衣物,一件件展示給客人,任由客人品頭評足。客人的欣羨和誇讚,會讓她心田蓬勃起一種驕傲和滿足。

遠古的土家先民,同其他民族一樣,也曾以草蔓、樹皮、野獸皮毛簡單加工製作成衣,以禦寒護身。後來學會以麻織就“蘭幹細布”,彩繡如綾錦。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交流,如五代時,江西酋彭瑊就率千餘工匠進入土家山區,大力促進土家地區的服飾文化的發展,進而出現“女勤於織,戶有機杼”之景象。當然,內在的因素還是主要的。土家山歌道:“白布帕子四隻角,四隻角上繡雁鵝;帕子爛了雁鵝在,不看人才看手腳”。土家人是把織繡視為了智慧的象徵。女子出嫁,得自己織繡嫁妝;新娘的父母也以精美的織繡,特別是土花鋪蓋為榮耀。當一種習俗日華月暈、霧罩雲遮時,當一種念頭進入心靈潛滋暗長、盤根錯節時,土家的女子便理所當然地視織繡為事業而傾注心力了。就這樣,土家女人靠著一雙傳承千古的巧手和一顆七竅玲瓏的心,把古老的織繡工藝培育得花團錦簇、碩果累累。土家的這種服飾,一旦誕生後,就猶如醇濃的美酒,儘管藏於深巷,而其香能隨風而走,竟然逗引得封建朝廷為之垂涎,視之為玉露瓊漿,必得索半瓢飲而後已,故自宋代始便作為朝廷的貢品,號為“賨布”。

而今,隨著土家山門的敞開,土家女人織就的美麗,更加花樣翻新、旑旎動人,象紛飛的花蝶,色塊流動,芳香四溢。土家織錦以及挑花刺繡、扎染蠟染已變成走俏的商品,甚至飄洋過海,去裝點更多人的生活。

(一)遠古土家先民服飾

土家族有本民族語言而無本民族文字,漢文記載的土家族服飾隻言片語,且多系轉抄;土家族地區考古發掘所得與服飾相關的文物不豐;土家族口頭文學中尚未蒐集到專門吟唱服飾的長篇;徵集到的為數不多的清末民初的土家族服飾,受滿、漢服飾的影響,僅儲存了自身部分傳統因子。這一切,為土家族服飾的研究設定了種種障礙。儘管如此,我們仍可從紛繁雜亂的古籍及實物資料中撥開雲霧,梳理出土家族服飾的發展紋理,傾聽它從遠古走來的足音。

在土家族口頭文學中,“初作衣”者叫做“媚”。在神話《恩和媚》中,僅有廖廖三字——“媚管織”,為我們提供了這一資訊。媚所處的時代為洪水淹天后人類再次繁衍,媚為人類始祖母。媚用何物“織”衣,如何個“織”法,“織”成何種式樣?我們不得而知。人類再次繁衍後,人多了要分家,“擺手歌”唱述土家先民從十迷洞沿酉水而上遷徙到洗洗口時,岸上有一群人,他們“身上捆的芭蕉葉,頭上戴的芭茅草”,把自然形態的草茅之屬披戴在身上,聊以改善赤身露體的狀況。這種信手拈來之物,未經“裁剪”“縫紉”,還算不上嚴格意義上的“服裝”,只能算是“手編織物做衣服”。“手編織物做衣服”,至今還在土家族中活生生地儲存著,這便是“茅古斯”表演中的“茅古斯服”。其服多以棕葉、棕片、稻草編結。每服由5塊組成:一塊紮在腰間成裙狀;一塊圍脅下,前遮胸,後蓋背;兩塊搭在左右肩上;一塊作頭套以蒙面。頭套上扎有2~5條辮子,象徵犄角。“茅古斯”為表現土家先民漁獵、農耕生產、生活內容的祭祖性舞劇,其服飾本身就是對遠祖的懷念。土家人將眾多技藝的鼻祖都歸功於魯班,卻將縫紉和篾匠的始祖認定為魯班的妹妹。這與“媚管織”是相吻合的,說明服飾是由女性始創的。

織就美麗——土家族服飾

毛古斯服(盧瑞生 攝)

考古發掘所得,對土家族服飾研究大有裨益。

1993年,在石門縣燕兒洞第四層遺址中,發掘出舊石器晚期的智人化石,同層還出土有骨器錐、鏟、裝飾品。這說明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湘西北的古人類即已用骨錐縫製衣物,用骨作裝飾美化自身。用骨錐縫製,只能是獸皮一類的材料做成的衣服。獸皮縫製衣服,揭開了服飾文化史上最早的篇章。

1998年6月,在吉首市河溪大橋遺址中,出土的新石器時代骨器有針、錐、鑿。古人縫製衣物的技術又前進了一大步,掌握了使用骨針。

在湖北枝城“城背溪遺址”中,發現有陶紡輪,代表了原始紡織的存在。服飾材料由天然賜予上升到了人工加工。在湘西北地區所發現的陶紡輪時代相對較晚。2000年4月,在永順縣不二門一號洞穴遺址中,出土器物有1件陶紡輪,為夾砂黑陶,寶塔狀,高2。3釐米,周代遺物。用這類紡輪織成的紡織品,目前發現最早的是1987年在慈利縣石板、零溪兩村發掘清理出的戰國、西漢墓中出土的絲織品。

遠古土家先民的服裝式樣是怎樣的?1987年,在永定城區武陵大學工地發掘清理的西漢墓中,出土一銅質跪式男俑,通高15。6釐米。男俑頭戴編織帽,兩眼正視,雙耳長且寬,頸部肥粗;上身裸露,見兩乳,胸略前傾,肩寬腰粗;下身著裙,兩腿前屈跪地,兩手前伸置膝,臀貼腳跟;頭和兩肩各立一空心短圓柱,柱徑1釐米,可插燭;左肋佩長刀,佩帶挎右肩,刀後端環手銜短把。有學者將其稱為“三燭青銅燭臺西南蠻夷鑄像”。“頭戴編織帽”“下身著裙”“左肋佩長刀,佩帶挎右肩”,這便是遠古土家先民服飾的縮寫。

織就美麗——土家族服飾

永定西漢墓出土西南蠻夷鑄像:頭戴編織帽、下身著裙、左肋佩長刀,佩帶挎右肩——漢代土家先民服飾縮寫。(周明阜 攝)

髮式又是怎樣的?1981年,在永定區出土錞於2件,重14公斤,盤上刻鑄有手心紋、椎結人頭紋、魚紋、梭子形竊曲紋、船形紋等。學者認為這是巴人的遺物。巴人是土家族的重要來源。可見土家先民在戰國時期的髮式為“椎結”。

在戰國墓葬中,出土了眾多的玉佩、琉璃器、滑石器耳環、銅帶鉤等,反映了這一時期土家先民的佩飾文化。

關於遠古土家先民的服飾,我們撮集於此,以此說明土家族服飾的產生和發展,是自成體系的。

(二)“改土歸流”前土家族服飾

秦漢以降,直至宋元一千多年間,湘西北土家族地區先後實行的是“羈縻制度”“土官制度”和“土司制度”,形成割據式的相對穩定的社會秩序,中央王朝包括服飾在內的等等改革,對土家族地區的影響不大,土家族服飾仍沿著自身的發展軌跡緩慢地發展變化著,一直沿襲到清代“改土歸流”之前。

明代土家族服裝樣式。清乾隆《永順府志·卷十風俗》引《明統志》:“土民服五色斑衣”;卷六地理志亦引“短衣垂髻”。乾隆《永順縣誌·卷四風土誌》引明正德《永順宣慰司志》:“土司舊志曰:重崗復嶺,陡壁懸崖,接壤諸峒,又連漢土,苗土雜居,男女垂髻,短衣跣足,以布勒額,喜斑斕服色……婦女喜垂耳圈,兩耳之輪各贅至十;飾項圈、手圈、足圈以示富。”明末土家族詩人田圭是這樣描寫土家族少婦裝束的:“高髻螺鬟盡野妝,短衫穿袖半拖裳。兒夫不習衣冠語,逢著遊人只道卬。”

織就美麗——土家族服飾

清朝遷都北京至雍正年間“改土歸流”前,土家族服飾沿襲舊制。清乾隆《永順府志·卷十二雜記》載:“土司時,男女服飾不分,皆一式:頭裹刺花巾帕,衣裙盡繡花邊。”卷十風俗載:“土民散處山谷間,男女短衣跣足,以布裹頭,服斑斕之衣……喜垂耳圈,兩耳累累然;又有項圈、手圈。性耐寒,雖隆冬止單衣。”至乾隆年之前,土家族服飾的特點可歸結為:

(1)短衣短裙

明時規定,庶民衣長去地五寸;婦女為遮天足,長裙曳地。清時著長袍,拖長裙。與此相差甚遠者,即被視為“短衣短裙”。其實,土家族著交領短衣、短裙(桶裙),尚未有褲,衣長過臀,裙長過膝,以布纏腿,便於勞作。衣領右開襟。裙腰不封口,在後腰相超後以帶系之。因“機床低小,布絹闊不盈尺”,故裙為多幅相拼而成,俗稱“八幅羅裙”。

(2)衣裙盡繡花邊

正因為花邊眾多,色澤變化,而被視為“五色斑衣”或“斑斕之衣”。男、女服飾的區別,正是在這花邊上。

(3)頭裹刺花巾帕

夏則以巾勒額,冬則以布裹頭。勒額巾分二式:一為棉布,白底,黑線刺繡;一為織錦。裹頭布亦為棉布,白底,黑線刺繡。看來,遠在秦始皇時即已推行的統一服飾,平民一律裹黑頭巾,俗稱“黔首”和近在明初規定的庶民頭戴“四方平定巾”或“六合一統帽”,在土家族地區並未得到貫徹落實。

織就美麗——土家族服飾

根據館藏文物和文獻記載仿製的清代“改土歸流”前土家族服裝(田仁利 攝)

(4)高髻螺鬟

男女垂髻,把頭髮挽起高束於頭頂腦後,以巾捆紮,或用絲網束之。清乾隆《永順府志·卷十二雜記》載:“清順治四年,保靖宣慰彭朝柱‘蒙賜龍牌,許以舊管職,並男不披剃,女不改妝等諭’。”清初清兵入關,遷都北京後,為強使人民臣服,不久就有薙髮易服的法令。但是,當時傳有“男降女不降,生降死不降”等說法。而在土家族地區,“薙髮易服”一項,實屬“男女都不降”。清王朝對民族地區只能採取寬鬆的無可奈何的政策。

(5)喜垂耳圈

兩耳累累然,各贅至十。又有項圈、手圈、足圈,象徵富貴。質地多為銀器,次為玉器,金器不多。

(6)赤足

尚不知制履。

(7)服裝用料

為葛為麻,為棉為絲,為皮為毛。

(三)“改土歸流”后土家族服飾

“改土歸流”後,土家族服飾被強令改制而逐漸發生了變化。

雍正八年(1730),永順第一任知府檄示《詳革土司積弊略》,共21條,其中第20條為“服飾宜分男女”,化導土民“分別服制”。還在這之前一年,保靖第一任知縣就頒佈了五條禁令,有“示禁短衣赤足”,他認為:“保邑代隸土司,是以居民多有不知禮節,惟服色一項,更屬鄙陋,不拘男婦,概系短衣赤足,恬不為羞。”明令:“限一年,爾民歲時優臘,婚喪宴會之際,照漢人服色:男子戴紅帽,穿袍褂,著鞋襪;婦人穿長衣、長裙,不許赤足。”還有“示禁白布包頭”:“保靖男婦人等,頭上皆包白布,宴會往來,毫不知非。夫白布乃孝服之用,豈可居恆披戴?令行嚴禁……若冬日禦寒,以及田桑之際,或用黑、藍諸色。”居集鎮者,為避“鄙陋”,為趕時髦,服飾迅速照漢人服色。而散處山谷間的土民,大概直到嘉慶年間才逐漸“分別服制”,向“漢人服色”靠攏。這時,土家族服飾的特點為:

男性服飾變化最快的是包頭白布改為黑布,後進化為青絲帕,但額前仍保留“人”字形,有的地方還在左耳留兩寸長的帕頭。其次是著鞋襪。上衣早先為“琵琶襟”,後改為老年男人內穿對襟衣,外罩滿襟衣;中青年男子著對襟衣。

織就美麗——土家族服飾

清代土家族四喜衣(唐宏吉 攝)

中年人多黑色,袖口、襟沿、衣下襬貼天青色布條,腰飾如意勾。湘西自治州博物館現藏1件清末土家族男子“四喜衣”,寬衣大袖,對襟立領,黑色,襟沿、下襬壓淺藍條,兩肩前後、胸、衣角、兩腰開叉處均飾如意頭,為大鑲大沿如意頭馬褂。青年男子多為藍色,鑲花邊。男裙改為褲,不論老中青,均是青、藍布褲管上白布褲腰,褲口處青年鑲花邊,中年貼異色布,老年素色。衣袖長而小,褲筒短而大。中老年男子腰纏板帶,青年男子捆織錦綵帶。

女性服飾

頭飾。姑娘垂長辮,扎紅頭繩,搭挑花方巾,是為未嫁的標誌。有民歌贊姑娘的長辮:“阿妹頭髮二尺八,梳個盤龍插鮮花”;也有這般戲謔的:“大姐大姐你好雀,尾巴長到後腦殼,一動三搖風擺柳,又刷屁股又刷腳。”又贊挑花方巾:“細布手巾四四方,紅花綠葉繡兩行,四角繡起萬字格,八勾哥哥繡中央。”土家姑娘出嫁之前要“上頭”。上頭的髮式一般有三種:一種是挽“粑粑鬏”,二種是纏“麻花頭”,三種是盤“太極頭”。頭髮盤成後,罩上青絲網頭套,包黑布帕或青絲帕,成“鍋螺圈”形,一直伴隨她到中年、老年。

織就美麗——土家族服飾

清末土家女裝(何相頻提供)

上衣。上衣為短領右開襟,根據花色繁簡分為“銀鉤”“外託肩”和“內衣”三式。“外託肩”過腰大而長,衣袖大而短。在“銀鉤”“外託肩”上,貧窮人家貼1~3條異色布條,中等人家鑲花邊,殷實人家還在異色布條上繡花。這花邊,古老的當有織錦花邊。南宋·朱輔《溪蠻叢笑》釋“溪布”曰:“績五色線為之,文彩斑斕可觀,俗用為被或衣裙,或作巾,故又稱為峒巾。”乾隆《永順府志》載:“土錦或經緯皆絲,或絲經棉緯”。織錦昂貴,土家人大多用於被面,可用兩三代人。衣、裙全用織錦,想必只有富有人家才享用得起,一般人家只能用織錦帶子來鑲邊了。清·彭施鐸《無愁女兒》贊曰:“無愁女兒正垂髫,結伴機窗織錦絛。忽報深山峒菌長,背籠同過自生橋。”“錦絛”,即為絲線編織的帶子。中老年婦女通常在外衣上罩一件圍裙,“青布兜兜綠布邊,月藍衫子外託肩。不是我姐愛打扮,祖宗埋在風流山。”這“青布兜兜”指的就是圍裙。關於圍裙,有許多傳說,皆反映的是土家族婦女的聰明才智。青少年婦女盛裝多罩柳葉式小云肩或四合如意式大雲肩。

織就美麗——土家族服飾

清末土家族披肩(田若然 攝)

織就美麗——土家族服飾

民國土家族數紗八幅羅裙(田若然 攝)

下裳。婦女下裳先為裙,款式有八幅羅裙、筒裙、百褶裙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八幅羅裙。湘西自治州民族古籍辦藏八幅羅裙,時代為民國初年。底色為素白色,以細黑布條勾稜成8幅,下襬與大平幅中下部貼稍寬黑布條。每幅下大上小用數紗工藝繡3組花,前後對稱,左右勻衡。整件裙黑白相間,稜角分明,主題突出,莊重樸實,繡工精細。婦女下裳後逐步以褲取代裙。褲短而大,喜在褲腳邊綴3條異色邊或梅花條,講究的以十字挑花來美化褲腳。

織就美麗——土家族服飾

2017年,為建州60週年州慶活動而新研製的土家族服裝。(田仁利 攝)

鞋襪。土家族製鞋的歷史比較短。清嘉慶《龍山縣誌·卷七風俗》載:土婦“向不知制履,市之肆中。近皆自制,與客婦等。”一旦土家婦女學會了製鞋,便把衣裙中的挑花繡朵運用於鞋面,做出各種精美的鞋。女式花鞋有船頭鞋、氣筒鞋、鯰頭鞋、圓口鞋、翁鞋、釘釘鞋等。能否做鞋,是衡量一個姑娘心靈手巧的標準之一,這正如民諺所說:“姑娘長得乖不乖,就看一雙繡花鞋。”她們常穿著自制的繡花鞋而炫耀,“田家峒畔社場開,姊妹雙雙赴會來。一尺雲鞋花滿口,也裝蓮步上歌臺。”(清·彭勇行《竹枝詞》)土家族姑娘定婚後,為情郎贈送的禮物除荷包、綵帶外,最珍貴的就是布鞋;出嫁前,日夜趕製鞋,留予父母兄弟,贈送夫家長輩。冬季,土家族婦女多纏裹腳,少女穿紅襪。

織就美麗——土家族服飾

土家族繡花釘鞋(田若然 攝)

兒童服飾

幼兒的衣褲一般用花布做成,有講究者在素色布上繡花。帽子很講究,春季戴“紫金冠”,夏季戴“蛤蟆帽”“圈圈帽”,秋季戴“冬瓜帽”“八角帽”,冬季戴“虎頭帽”“狗頭帽”“魚尾帽”“鳳帽”。帽圍用絲線繡“喜鵲鬧梅”“鳳穿牡丹”和“長命富貴”“易養成人”“福祿壽喜”等花鳥文字,釘銀製飾品。項戴“長命鎖”。胸前圍花兜兒。手腳戴銀圈,圈上掛響鈴。腳穿“虎頭鞋”“貓兒鞋”,繡五色花。兒童4歲後服飾方有男孩女孩之別,男孩趨素,女孩趨花。頭髮變化最為明顯,男孩頭頂從天門心至髮際留方塊頭髮,俗稱“塔點兒”。女孩則蓄蓋蓋頭髮,俗稱“馬桶蓋”,或蓄滿頭長髮,打小辮,或紮成一把“朝天椒”,或束成一對“羊角角”;5歲,穿耳吊黃臘坨;7歲,戴瓜子耳環;也有到12歲才穿耳朵的。穿耳朵的日子一般在農曆二月的花朝節。據傳說,這天穿耳朵不化濃,因為有花神保護。

織就美麗——土家族服飾

清代土家族刺繡童衣(唐宏吉 攝)

土家族服裝的顏色,喜青、藍、白色。布料多為自家紡織的棉布,俗稱“家機布”,未經印染為米黃色,特別經久耐用。

(四)土家族服裝紋飾

溪州女兒最聰明,錦被絲挑腳手靈,

四十八勾不算巧,八團芍藥花盈盈。

——清·彭勇行《竹枝詞》

土家族服飾分盛裝和常裝(便裝)。常裝的製作較為簡單,裝飾較少。而盛裝就大不一樣,除了質地講究、製作精細以外,其部位的裝飾十分突出。紋飾部位有衣袖、套袖、盤肩、衣襟、衣襬、雲肩、圍裙、褲腳及褲膝、頭帕、鞋面等。傳統紋飾圖案有200多種,大致可分為九類。

織就美麗——土家族服飾

土家族特色紋飾——四十八勾(劉能樸提供) 土家族特色紋飾——陽雀花(劉能樸提供)

(1)花草類

芍藥花、金勾蓮、澤茶妹、蓮花、韭菜花、卡堤米、嬌山梅、蓮蓬花、牡丹花、絲瓜花、梅花、石榴花、龍船泡花、籬笆花、楓葉花等。

(2)鳥獸類

陽雀花、鳳凰花、孔雀花、燕子花、虎腳跡、西蘭鳥、蝴蝶花、蜜蜂花、秧雞花、魚龍會、天狗花、野雞花、金雞花、竹雞花等。

(3)傢俱類

棋盤花、椅子花、桶蓋花、桐八妹、帳鉤花、神龕茶几、磨盤花、茶盤花、玉簪蓋、窗梅花、豆腐架、稜子花、黃布花、鋸子花等。

(4)鉤花類

四鉤花、單八鉤、雙八鉤、妥畢八鉤、單十二鉤、雙十二鉤、二十四鉤、四十八鉤、秤鉤花、如意鉤等。

(5)幾何類 “十”字花、“卍”字格、“井”字花等。

(6)天象類

雲紋、滿天星、月亮花、太陽花、開勾花等。

(7)地興類 澤羅馬、巖牆花、千丘田、涼亭花、水波紋等。

(8)意象吉祥類 佛手、二龍搶寶、雙鳳朝陽、四鳳抬印、八鳳祝壽、土王五顆印、老鼠嫁女、神仙過海、鯉魚跳龍門、喜鵲鬧梅、龍鳳呈祥等。

(9)字花類 福祿壽喜、一品當朝、福字花、祿字花、壽字花、喜字花、工字花、五字花、天書等。

上述之“花”,其實已不限於植物之花,而是包羅永珍,無所不有,落在畫面上的一切皆稱之為“花”。花,紋飾矣。

土家族傳統紋飾圖案最具代表性或最具特色的,一是陽雀花,陽雀是勤勞善良的象徵,被土家人視為吉祥鳥;二是八鉤花,據說八鉤花是從一種鉤狀植物衍化而來的,由八鉤而擴充套件到十二鉤、二十四鉤、四十八鉤,鉤鉤相扣,象徵族人的團結與興盛;三是傢俱類入花,反映了土家婦女超凡的想像力。

(五)土家族首飾

永順縣老司城是土司、土官及其眷屬的集中墓地。在已開挖的30多座墓中,隨葬品十分豐富,特別是土司夫人墓葬裡,勘稱金匣銀箱,有金花、金簪、發插、耳環、手鐲、蓮蓬等金銀飾物,還有多種玉器等。

土司夫人披金戴銀、鑲珠嵌玉自不必說,土家族平民百姓亦特別看重首飾,將其視為吉祥、光明、美麗和富有的象徵。首飾中以銀器為主,次為玉器、銅器,金器不多。

婦女首飾

頭飾。有蓮蓬花、撇簪、銀梳、插簪、瓜子針、茉莉針、芭蕉扇等。頭飾中最珍貴的是銀帽,俗稱“箍箍帽”,帽前是一個銀寶花,銀寶花兩面釘一對龍,龍後一對鳳,鳳後又一對龍,龍後還有一對銀帽襟,襟下綴9只鳳,鳳口各含3顆銀擺墜,行動搖晃,閃閃發光。

耳飾。有龍耳環、一包針、燈籠、單環、連環、吊船、瓜子、鼓槌等。

項飾。多為輪圈,有粗細之分。

手飾。分銀質與玉質手鐲,戒指有銀三鑲戒、一顆印、單股子等。

胸飾。掛牙籤、扣花、紐扣和新娘專用的狀元花,上面吊有銀鏈、銀牌、銀鈴、銀牙籤、銀珠子等一大串。1961年,湘西自治州博物館從龍山縣徵得一件民國初年的銀質狀元花。此佩飾是土家族新娘出嫁時戴於胸前以避妖邪之物。其造型以一朵大荷花為主,下吊兩鏈,鏈子上吊有蝴蝶、石榴、菊花、蟬、銀繡花鞋、銀針、圓筒、掛鏨、刻有“E”“E”造型的銀牌等。銀扣重63克,造型美觀,工藝精湛,堪稱土家族銀飾中的珍品。

織就美麗——土家族服飾

永順老司城出土的明代土司夫人金首飾(唐宏吉 攝) 土家族銀飾(盧瑞生 攝)

兒童首飾

帽飾造型有八仙、壽星、十八羅漢、方形算盤、獅頭耳鏨、銀鏈、銀牌、銀鈴。項飾為輪圈。胸飾有銀鎖、銀牌,其上刻有“長命富貴”“富貴雙全”等吉祥之詞或花草、八卦等圖案。手飾有金瓜、鈴、瓢、石榴、仙桃、四方印等物,印上多刻“狀元及弟”等文字。

進入新世紀後,湘西自治州民族事務委員會組織專家學者對土家族、苗族服裝進行多次設計審定。其總體構想是:保持傳統特色,吸收現代氣息,具有明顯標誌,參入民間工藝。確定土家族女子服飾特徵為:織錦頭飾配銀器;上衣立領右開襟,雲肩、襟沿、袖口、下襬滾花邊,以陽雀花為主題圖案,腰飾如意圖;下裳為八幅羅裙。土家族男子服飾特徵為:人字形青絲帕,對襟衣配長褲,罩織錦馬夾,以八勾和如意為主題圖案。與此同時,龍山縣人民政府亦請長沙“隆唐服飾”設計土家族服裝。土家族服飾,這一重要文化遺產,越來越受到各級政府、各類研究人員、商家所重視,而被挖掘利用。

素材來源:《湘西民族風情》

宣告:

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儘快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hy0743@foxmail。com

·END·

監製/角角

責編/麻麻

編輯/王向遠 李艾家

稽核/尚欣 黃沙沙

更多資訊

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