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油茶育苗技術與後期管理,有效促進茶油產量及質量的提高

2021-09-12由 把酒換一醉 發表于 林業

油茶苗白絹病如何治療

油茶樹果實能提煉出可供食用的茶油,又稱山茶油、油茶籽油。油茶樹多生長於氣候溼潤且汙染較少的亞熱帶地區,由於在其整個生長期不施化肥和農藥,且不含黃麴黴素、芥酸和膽固醇等有害於身體的物質,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目前,我國油茶種植面積較大,然而在其生長過程中缺乏科學的育苗技術和有效管理方法,給油茶的質量及產量造成很大影響。因此,致力於研究油茶育苗技術及後期管理的研究十分有必要。

油茶育苗技術與後期管理,有效促進茶油產量及質量的提高

1油茶的生長習性及其實用價值

1.1生長習性

屬於多年生的木本油料的油茶,通常在造林完成後的3a內開花並結果,具有15~80a的盛果期,搶子懷胎,第一年開花,第二年結果,所以其生長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養分。在開花授粉後,逐漸形成果實,球體生長期在7月,長油期在8月,一定要在果實切底熟透後再進行採摘。

油茶的生長需要充足的陽光,促使樹冠的生長擴充套件,枝繁葉茂,可使果子增大茶油增多。如果種植地的陽光欠缺,油茶生長則會受到影響,進而影響油茶樹的生長,造成茶油產量降低;油茶適宜在溫暖環境下生長,懼怕霜凍嚴寒,一般油茶適宜生長的溫度為14~21度,我國的大部分地區非常適合種植油茶;油茶對土地條件沒有過多要求,一般,酸性的紅黃地比較適合油茶樹種植;油茶的生長過程深受海拔高度的影響,500

m

左右的海拔非常適於油茶生長,不僅結果多,而且具有較高的含油率,栽種油茶地的坡度不宜超過35°。

油茶育苗技術與後期管理,有效促進茶油產量及質量的提高

1.2實用價值

屬於木本油料茶科植物的油茶,種子還有豐富的油分,經過壓榨可製成質優味醇的油料可供食用;同時,可製成工業防鏽劑油及潤滑油等。油茶內富含茶鹼及黃花素,是醫藥製作的重要原料,茶樹還可以作為傢俱生產的重要材料。

2油茶種植中的不足之處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油茶的重要價值越來越顯著,社會對油茶種植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然而很多地區嚴重缺乏油茶種植統籌性發展計劃及發展方案,有些地方政府對油茶種植的關注力度不夠,人們缺少油茶產業化發展的認識,地方勞務輸出人員較多,油茶種植勞動力嚴重缺失,油茶種植產業規模發展受阻。

油茶育苗技術與後期管理,有效促進茶油產量及質量的提高

林業建設發展進度較慢,油茶良種的推廣難度較大;林業改造致使油茶種植面積銳減;種植模式缺乏合理性及規範性,優質樹苗推廣的質量和數量受到限制,油茶質量和產量得不到保障,導致油茶產能大幅下降;缺乏技術與資金支援,良苗短缺,管理人員整體素質良莠不齊,缺少專業的技術知識,難以滿足油茶種植需求;產業經營的粗放式管理導致規模化種植模式難以形成,經濟效益得不到保障;受經濟模式及小農思想觀念的影響,經營的個體化發展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多數油茶生產尚處於自己自足的落後模式,商品化、集約化生產嚴重缺乏;油料加工企業的原料來源受到限制,企業生產發展的擴大化難以實現;在油茶成熟季節,偷摘、亂摘現象嚴重,為了減少經濟損失,許多農戶不惜提前採摘時間,造成油茶出油率降低,油茶產量受到嚴重影響。

油茶育苗技術與後期管理,有效促進茶油產量及質量的提高

3重點技術分析

3.1播種技術

每年2月下旬,在溫床中撒上油茶種子,然後覆蓋厚度為2~3cm的沙土,並噴施濃度為0。1%的甲基託布津將沙層澆透。將溫度計掛於溫床兩端,當溫度為38度時,可用農膜對溫床四周進行密封,保持沙層溼潤。油茶種子約30

d

發生萌動。然後將萌動的種子從溫床中挑選出來,剪掉過長的培根(培根的長度應為2

cm

),每袋一粒種植在育苗袋中,覆蓋1~2

cm

土層,再澆灌濃度為0。2%的森錳鋅。每隔3~5

d

應進行1次篩選,反覆篩選4次。播種10

d

後,應對苗床噴施1次除草劑,為了防風,確保土壤溼度,應對農膜四周實施緊壓。少量種子在15

d

後開始出芽,此時應將農膜去掉。

為了確保苗木發芽率高而且整齊,可人工對光照因子及水分給予控制。

油茶育苗技術與後期管理,有效促進茶油產量及質量的提高

3.2插葉技術

插葉前應先對地勢進行選擇,向陽、肥力適中、排水良好、有60cm的土層厚度的沙質壤土為最佳選擇。

然後對土壤進行深耕,打碎土塊,平整床面。用疏鬆混合土進行鋪墊,厚度為7-8

cm

,最後用高錳酸鉀或者福爾馬林對床面實施消毒;母樹應具備10~15

a

樹齡、長勢較旺、產果量高且沒有病蟲害等條件。應取1/3樹冠處的葉子,春季插葉應取過冬的老葉,夏秋插葉應取新生基部葉。取葉時應在帶腋芽的情況下對每個葉片實施剝離,並將所附帶的枝皮剪去。用水將所取葉片清洗1次,最後用生根劑進行處理。

油茶育苗技術與後期管理,有效促進茶油產量及質量的提高

春、夏、秋三季都易於插葉,“秋分”是一年當中最遲的插葉時間。插葉前應先澆少量的水於床面上,並對所插壤土進行鬆動;插葉應當採用斜插方式,將腋芽連同葉子的1/3埋進土裡。春秋插時,葉面應朝南,夏季插時葉面應朝北。應保留3。5-7。0

cm

株距。插葉後及時用手壓緊,並澆透水1次。插葉完成後,應及時採用搭遮陰棚的方式進行遮陰,確保30%左右的透光度。30

d

後,葉子發生萌動,50

d

後根鬚長出,當株高為70

cm

時,可用濃度為0。1%的尿素噴施葉面1~2次或施腐熟人畜肥少量。

插葉育苗技術可以增強母本抗性,利於提純復壯、開花結果期提前,插葉技術可以提高油茶育苗85%以上的成活率。

油茶育苗技術與後期管理,有效促進茶油產量及質量的提高

3.3嫁接技術

油茶嫁接的最佳時機為發芽後的種子高度為6~10cm時,通常在每年5月中下旬,選擇當年生、半木質化、無性系的優良枝條進行接穗,砧木可選擇矮壯的沙藏油茶苗

。嫁接時,首先將芽苗用雙面刀切短,沿中部向下做1。5~2。5cm深開,接穗可用健壯、帶有1~2個飽滿芽的樹枝,將其下端用單面刀削成斜平面,長度為1。5~2。5

cm

然後再背部削出短斜面,長度為1

cm

,在介面處插入長斜面,形成緊密吻合的形成層,最後用泊鋁皮給予緊裹包紮固定,然後統一移栽已經完成嫁接的苗木。植株間距應為5

cm

,並充分澆水,然後用遮陰網和薄膜進行防護,嫁接的油茶有90%以上的成活率。成苗速度快,品質好,造林育林成活率高。

油茶育苗技術與後期管理,有效促進茶油產量及質量的提高

4油茶種植的後期管理

4.1管理措施

在油茶幼苗期,為了防止苗木受太陽照曬產生灼傷,繼而影響苗木生長應適當遮陰,當苗木高度為15

cm

並且有2對真葉長出時,應當實施半遮陰。

此外,應使用澆淋的方式對苗木補充水分,晴天可早晚澆淋1次,陰天每天澆淋1次,雨天排水要及時,避免生長因過多水分的影響而受到限制

;根據苗木生長情況,對移植後15眩右的苗木實施水肥追肥,主要以濃度為0。1%~0。3%的複合肥為主。追肥量主要以勤施薄施為主;及時清除苗木間生長的雜草,在造林之前的30

d

內不可對苗木施肥。

油茶育苗技術與後期管理,有效促進茶油產量及質量的提高

4.2撫育措施

油茶幼苗期的長短、可供生長的自然條件,物種的型別及經營的高度與強度等等都受生物學差異的影響。

具有優越的地理環境、豐富的水源、充沛的肥料及集中經營條件下油茶林,可提早投產,反之則投產較晚。

一般,普通油茶的開花結果在造林完成後的3~4

a

的時間裡,應及時對造林後的油茶進行撫育管理,確保油茶生長環境的良好性及充足的水源,這是油茶苗木達到早產及造林成活率提高的關鍵因素。可採用人力耕種的方法提高土壤肥力,這樣在苗木生長過程中肥力將會得到滿足,有助於實現油茶高產目標。

油茶育苗技術與後期管理,有效促進茶油產量及質量的提高

幼苗管理期間的土壤耕作具有重要作用。

根部營養的供給,既是幼苗期根系的完善與生長重要途徑,也是油茶開花結果等生殖器的重要物質保障

。在幼林的生長階段應當及時實施追肥,在林間空地可種植豆類作物及藥材,可實現土地的合理利用,撫育通常用中耕施肥完成,使雜草長勢得到控制,使土壤的蓄水能力及肥力得到保障,透過區域氣候的調節、合理控制區域內的溼度和溫度,地表溫度降低,對幼苗根系生長非常有利,達到幼苗生長快速、結果提前的目的。

油茶育苗技術與後期管理,有效促進茶油產量及質量的提高

4.3防治病蟲害的要點

油茶樹發病率最高且危害較大的病害就是炭疽病,該病害發生於每年的4~10月,蔓延速度最快階段是7-10月

,油茶樹嫩梢及嫩葉所受危害較大,主要依靠噴施甲基託布津或者炭疽靈800倍的藥液實施防治,每週可噴施1次,連續噴施3次,防治效果最佳。油茶樹生長所受影響的另一種病蟲害則是軟腐病,該病對油茶成樹及苗木的生長造成嚴重阻礙,致使油茶樹的葉子及果子大量凋落,此種病害可用600-800倍的退菌特或者1:1:(100~150)的波爾多液進行噴施。此外,蚜蟲和卷葉蟲也是對油茶生長影響最大的病蟲害,損害嫩梢或者嫩葉,油茶的生長速度受到嚴重影響,通常噴灑辛硫磷液進行防治,可連續噴灑2次。

油茶育苗技術與後期管理,有效促進茶油產量及質量的提高

5結語

種種跡象表明,油茶種植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和經濟價值。採取科學的育苗技術及實施有效的後期管理對於油茶質量及產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所以認真瞭解油茶的生物學特徵,綜考慮各種因素,對促進油茶種植的規範化、科學化、高效化,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