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蠅類生物學特徵

2021-09-12由 鼎創同園 發表于 林業

蠅類的蛹屬於什麼型別

蠅類生物學特徵

蒼蠅

蠅類屬完全變態昆蟲,生活史主要經歷卵、幼蟲(共3齡)、蛹、成蟲4種蟲態。大多數蠅類是卵生,但是也有少數種類例外,例如有此種類的麻蠅和一些家蠅科的種類胎生,直接產幼蟲,舍蠅和蛹蠅組的種類產成熟的幼蟲,幼蟲產出後很快就會進入蛹期。家蠅以人類食品及廢棄物為食,並以此傳播各種疾病。除家蠅之外,還有許多種類的蒼蠅也適於生活在人類的居住環境中,在這些環境中它們同樣會導致類似的問題。在眼疾擴散中,通常認為與家蠅有很大關係。腸胃傳染病的傳播與麗蠅及其他蒼蠅有很大聯絡。

1。 幼蟲習性

蠅類的幼蟲生在其可以攝取營養物質的孳生物中,由於生活習性的不同,不同孳生物中生存的蠅類也不同。例如在人糞中麻蠅最多;在畜糞中則以舍蠅為主,在腐敗植物中以腐蠅為主;而在垃圾中,因垃圾成分各異而有不同的蠅種。一些寄生性生活的蠅類幼蟲多寄生於牛、羊、馬等動物的不同組織器官,成熟時離開寄主。

蠅類的幼蟲都有各自固定的食性,當適應其生長髮育的營養物質種類多時,其數量也就多。每種蠅類的幼蟲有其最適合生存的溫度區間,多低或過高的環境溫度均會影響其生長髮育甚至導致死亡。溼度對於蠅類幼蟲生存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般蠅類的幼蟲喜歡在較溼潤的環境中生長,如果孳生地或營養物質較乾燥,則幼蟲的存活率會明顯降低。

2。蛹的習性

發育成熟的第3齡幼蟲停止取食即進入化蛹階段。蠅類的蛹的習性與幼蟲有明顯的不同,一般蛹對高溫高溼的耐受力要比幼蟲低,因此幼蟲化蛹時,要爬到附近較為乾燥的鬆土表層或縫隙中。蛹的發育期比幼蟲的發育期長,對低溫有較強的耐受力,因此大多數蠅類以蛹的形式越冬。

3。成蟲習性

(1)棲息場所

白天時家蠅不取食,喜歡棲息在地面、天花板及室內的其他表面上,也會停留在室外的地面、籬笆、牆壁、階梯、垃圾桶、晾衣繩、雜草等處。夜晚通常不活動,喜歡棲息在天花板及其附屬的結構上。當晚上持續高溫時家蠅通常棲息在室外的籬笆、衣繩、電線、繩索、雜草、禾本科作物、樹籬、灌木及樹木上,這些棲息場所一般是鄰近白天取食繁殖或避風的地方。家蠅一般喜歡生活在地面上,很少超過5m高。

(2)蠅類數量變化

蠅類的種群數量受繁殖場所、光照時間、溫度和溼度的影響很大。當日平均溫度在20~25℃時,對家蠅最適宜,家蠅密度會很高;當日均溫高於或低於該溫度時,家蠅的密度就會下降;而當日均溫高於45℃或低於10℃時,就很難看到家蠅了。在非常低溫條件下,有些蠅類依然能夠以滯育態、成蟲期或蛹期等方式存活。

(3)行為與分佈

白天家蠅主要集中在取食和繁殖的地方,也是其交配和棲息的場所。家蠅分佈受到光照、溫度、溼度以及生活場所表面的顏色與質地的影響。棲息的最適溫度為35~40℃;在15℃以下,產卵、交配、取食、飛翔等活動都會停止。在溼度很低時家蠅比較活躍。高溫時,許多家蠅喜歡待在室外或通風的隱蔽處。不取食時,特別是在晚上,喜歡棲息在水平的表面、懸掛的電線、垂直懸掛的物體、天花板等地方。

(4)產卵

不同的蠅類的產卵方式也不同,多數蠅類在幼蟲賴以生存的營養物質上產卵,產卵數因種類而有所區別,多在營養物質上成塊堆生;麻蠅類則多產出1齡幼蟲。

(5)食性

雌性和雄性蠅類均可以在各種各樣的食品、垃圾、排洩物上取食。在自然條件下,蠅類取食的食物種類非常廣泛。由於蠅類的口器結構,所以其取食的食物一般為唾液腺分泌物中液體狀的易溶物質,或是植物體中的汁液。蠅類可以直接吸食液體食物,而固體食物必須在取食前用唾液先溶解。水是蠅類食物中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成分,通常在無水條件下,蠅類存活時間超不過48h。其他常見的食物來源還有牛奶、蔗糖、糖漿、血液、肉汁及在人類居住環境中能夠找到的很多種物質。一般,蠅類必須在2~3天內至少取食一次。根據此特點可將蠅類分為3大類,即不食蠅類,成蟲口器退化,不攝食,如胃蠅、狂蠅、皮蠅等;吸血蠅類,成蟲主要吸食血液,如舌蠅等;非吸血蠅類,成蟲不是吸血而是舔食有機物質,如家蠅。總之,蠅類成蟲的食性與其生長髮育及繁殖、傳病方式、傳病能力以及防治有密切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