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看影視學歷史?別天真,服務於劇情的史實能信多少?

2021-08-31由 抹茶愛鐵塔 發表于 林業

土室日語什麼意思

20世紀末,歷史愛好者對於明朝的認識來源,除了書本里的記載,基本來自武俠小說或影視劇。所以談起明朝,當時大家的第一反應往往和“太監”“腐敗”“東廠”聯絡一起。——張嶔《細讀明朝三百年》

近年來古裝熱、仙俠熱盛行,越來越多此型別的小說被搬上銀屏,但是服務於劇情的史實卻有可能被改動,這就導致許多人對於明朝的認識存在片面化。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歷史大V、多篇爆款文章作者張嶔在新作《細讀明朝三百年》中以客觀中立的態度、幽默風趣的文字,為讀者還原一段真實的明朝概況。

看影視學歷史?別天真,服務於劇情的史實能信多少?

那些被誤解的真相

1、“蟋蟀天子”明宣宗

《聊齋志異》中的《促織》篇章透過對宣德年間成名一家遭遇的描寫,揭露官貪吏虐的社會現實。《促織》的廣為流傳讓人們對明宣宗的直觀印象是玩物喪志,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張嶔在《細讀明朝三百年》中為讀者還原出優秀政治家明宣宗。

對於許多帝王都喜歡的微服私訪,明宣宗特別低調,他著便服出行,與沿途耕地的老農聊家常,聽到老農抱怨生活艱辛和勞役繁重,回宮後立馬辦公,出臺各種惠民政策,使得“民氣漸舒”。施行仁政的同時,明宣宗也對官場的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在他的管理下,明朝的國力日益強盛,手工業也迅猛發展,為明朝此後的基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鄭和海圖之謎

說到航海史,鄭和下西洋是繞不開的話題。學生時代我們在歷史課本上得知了鄭和七下西洋的意義,但關於航海結晶的《鄭和海圖》卻很少有人知道。這件瑰寶只能在《武備志》中看到相關圖紙目錄,現在已找不到蹤跡,近幾十年裡,眾多人都認為是劉大夏燒燬。那麼事實究竟如何呢?《細讀明朝三百年》為讀者闡述了事件的來龍去脈。

據《殊域周咨錄》記載,成化年間有太監錯多明憲宗學鄭和下西洋,劉大夏認為此舉太費錢,於是將海圖藏起來,並對上司項忠說“海圖雖然有,還不如燒了。”說歸說,劉大夏是否真燒了當時未可知。從當時的《大明律》及劉大夏去世幾十年後問世的《武備志》中關於海圖的記載推斷,劉大夏只是以一句氣話和非暴力不合作阻止了一場燒錢悲劇。

看影視學歷史?別天真,服務於劇情的史實能信多少?

這些被誤解的真相就像現在的大V,總有人津津樂道。明朝的大V到底有多少,又有多厲害呢?

不可不提的強人

1、文武全才唐順之

譚松韻、任嘉倫主演的電視劇《錦衣之下》背景是嘉靖年間,劇情有一段就涉及到抗擊倭寇。提到倭寇大多數人第一反應都是戚繼光,你知道戚繼光的師傅是誰嗎?

唐順之不僅是戚繼光的師傅,也是王陽明心學第三代傳人,他和戚繼光的師徒情全因勇敢直言諫帝。

勸說嘉靖帝不要沉迷煉丹修道的唐順之罷官回家後,刻苦修身,將自己所學武技與選兵練將的等各類學問編寫進《武編》。隱居的唐順之並非不問世事,愛國的他密切關注著抗倭戰爭,為浙直總督胡宗憲提供的計策順利分化了兩大倭寇頭子。出山後的唐順之以卓越的眼光發現了戚繼光,並將一身所學傳授給戚繼光,教出了名滿華夏的戰神。

2、執著中醫的文藝王爺

提到王爺、世子之類人物,大多數人印象中都會聯想到光鮮亮麗、錦衣玉食等詞語,朱棣的弟弟朱橚在經過旋渦浮沉後,為中醫的發展點亮了一盞明燈。

文藝王爺朱橚不僅詩詞文章樣樣拿手,在字畫上也有所造詣。這位王爺本過著無憂無慮的好日子,卻在28歲時來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直接後果就是朱橚被髮配到煙瘴之地的雲南。一場疾病讓朱橚見識到了百姓悲慘的醫療狀況,善良的他決定編寫一本收錄各種常見病症和最簡單治療辦法的書籍。不到兩年的時間《袖珍方》問世,在明朝引起小轟動。

看影視學歷史?別天真,服務於劇情的史實能信多少?

深知一本《袖珍方》不能解決問題的朱橚,一心撲在編書上。朱棣登基後,匯聚朱橚心血的《普濟方》和《救荒本草》相繼問世,為後世的中醫學者研究提供了方向。

3、奇葩王子成科學巨匠

朱橚為中醫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鄭藩恭王的世子朱載堉因出眾的科學頭腦狂吸一批歐洲鐵粉。

朱載堉15歲時,父親遭人誣陷被抓去鳳陽囚禁,他在王府外修了個土室居住,意思明確的告訴皇室——我爹一天不回來,我就一直居住在土室。也就是在這時起,他發現了科學的趣味。朱載堉的科學成就涵蓋了天文、數學兩方面,而憑藉著登峰造極的數學能力,喜愛音律的他發明出了十二平均律,為音樂家的創作和現代音樂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十二平均律被傳教士帶到歐洲後迅速轟動歐洲音樂節,其中所蘊藏的數學理論,更是對歐洲科學家的頭腦風暴起到了助推作用。20世紀末一系列中美元首互訪的活動中,朱載堉更被高度評價為“對世界有傑出貢獻的中國科學家”。

這些大V取得的成就,在於找到了困境中引人向上的一面。明王朝又有哪些事情成為了硬幣的陰暗面呢?

凡事皆有兩面性

1、成也

驛路

敗也驛路

《風雲之雄霸天下》裡江湖術士對雄霸的批語是“成也風雲,敗也風雲”。《細讀明朝三百年》則提到,明朝是興也驛路,亡也驛路。

本著恢復國民經濟的初衷,朱元璋想到了修建連通大江南北的驛路網路,在朱元璋強大修路的決心的支援下,驛路建設的成果很快顯現,不到30的時間裡,曾經一片廢墟的明王朝造就了國富民強的盛世。驛路修建好基本的管理制度也接著確定:只有手持信物才能免費使用信物。

到了嘉靖年間制度開始變質,朝廷發放的信物開始可以私用,攤在百姓身上錢財逐漸增多,最終導致了民變。

2、有功有過的徐有貞

歷朝歷代的事件中,最讓世人痛恨的莫過於奸臣,而害死大英雄的無恥小人徐有貞,卻憑藉著過硬的能力,在科學界獲得了明朝傑出水利家的稱號。

徐有貞憑藉著良好的家族人脈,師從明初學問大家胡儼,不僅學業突飛猛進,還順利入仕。精通各類“雜學”的徐有貞很快就在官場大放異彩,然而愛跑路的毛病卻讓他在景泰帝當政時丟人現眼了。長期耀眼的徐有貞因此事來了個徹底轉變,決定做奸臣,最招人記恨的事情則是陷害了北京保衛戰的功臣于謙。

雖說官場上的轉變讓徐有貞聲名狼藉,但他在張秋河治水時的水箱放水實驗演示,卻在他去世20多年後成功解決了黃河爆發洪水的難題,避免了明朝上演元末時期黃河天下反的局面。

儘管有些事情成為硬幣的陰暗面,但事情的背後也存在著好的一面,正如影視劇帶動了人們對歷史的興趣,卻又不甚瞭解。

影視劇的興起帶動了人們對歷史的興趣,但劇情難免有些失真。張嶔在作品《細讀明朝三百年》中以客觀中立的態度,從社會、政治、經濟等多方面入手,帶領歷史愛好者走進真實的明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