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種植高粱常見的一種害蟲,隱蔽性強不易防治,這3點錯誤需避免

2021-08-28由 農民的小幫手 發表于 林業

蚜蟲是刺吸式害蟲嗎

小幫手所在的豫東區域,透過觀察近幾年來我們村的種植結構,高粱的種植面積逐年增加,尤其是隨著土地流轉的進行,承包者逐漸放棄了小麥和玉米、大豆輪作的種植方式,進而轉變成小麥和高粱輪作的種植方式,原因在於高粱在管理較好的情況下,相比玉米或大豆,經濟效益會有所提高。

高粱在整個生育期中,會遇到很多的病蟲害,比如常見的蟲害有地下害蟲(蠐螬、螻蛄、地老虎等)、蚜蟲、粘蟲、螟蟲等等,害蟲發生時期、危害症狀、危害嚴重程度以及預防和防治辦法都有一定的區別,而高粱蚜蟲作為危害較大並且比較常見的害蟲之一,本篇內容,小幫手就和大家詳細說說。

種植高粱常見的一種害蟲,隱蔽性強不易防治,這3點錯誤需避免

高粱蚜蟲為何危害大?

蚜蟲在農作物種植中比較常見,不僅是高粱上會出現,我們常見到的小麥更多,蚜蟲在不同區域的叫法有區別,比如在我們豫東區域,就會稱為“密蟲”,原因之一是由於蚜蟲體積較小,並且聚集性發生,一株葉片上,能有成百上千只蚜蟲,比較密,所以稱為“密蟲”,而有些區域也稱為“膩蟲”,所以,大家要知道,指的都是蚜蟲。

蚜蟲自身的繁殖能力比較強,比如夏季溫度相對較高時(大概25度左右),4-5天即可繁殖一代,而在春秋季節,溫度相對低一些(大概15度左右時),10天左右即可繁殖一代,而一年的時間,大概能繁殖15-16代,在一些特定區域,代數還有可能增加,不要小看上述數字,據資料統計,一隻雌蚜蟲,從孵化後開始計算,能產生數以億計的蚜蟲,然後產生的雌蚜蟲,再經過繁殖,大家可以想一下這個數字,非常之龐大。

種植高粱常見的一種害蟲,隱蔽性強不易防治,這3點錯誤需避免

高粱蚜蟲哪些情況下發生較嚴重?

蚜蟲的特性是喜暖怕冷,因此,每年的5-9月份是它的發生高峰期,以豫東區域來說,假如小麥和高粱輪作的種植方式,5月份的時候危害小麥,而到了下半年7-9月份,對高粱造成危害。

根據觀察高粱蚜蟲的地塊,發生嚴重的原因主要有2點,其一是氣候因素,其二是田間的天敵數量,其中第一點因素佔比較重,氣候因素一般情況下主要指的是溫度和溼度,當溫度在25-28度之間,田間相對溼度在60%-70%時,利於蚜蟲的發生及繁殖,危害相對也會越嚴重,尤其是乾旱出現時,高粱自身的生長受影響,抗性降低,再加上利於蚜蟲的發生,危害更加嚴重,有句俗語說“天旱愛起膩”,就是這個意思。

種植高粱常見的一種害蟲,隱蔽性強不易防治,這3點錯誤需避免

田間害蟲多,如何判斷是否為高粱蚜蟲危害?

蚜蟲作為刺吸式害蟲,主要是以吸食高粱葉片、莖杆以及嫩穗的汁液危害,蚜蟲的危害主要分為2種,一種是直接危害,一種是間接危害。間接危害指的主要是蚜蟲可以作為田間一些病害的載體,加大病害的危害,而直接危害則導致高粱出現不正常的症狀,在實際種植過程中,大部分的農戶主要是在乎直接危害,並且易觀察,因此,本篇內容主要說的是蚜蟲直接危害的症狀。

分辨高粱蚜蟲的危害,首先要觀察葉片,蚜蟲剛發生時,會在葉片的下部危害,隨著蚜蟲的增多,會慢慢向上擴散,蚜蟲在吸食汁液的過程中,會分泌出大量的蜜露,分佈在葉片以及莖杆上,進而影響葉片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影響高粱的正常生長,從外觀判斷,高粱植株矮小,葉片捲曲。隨著蚜蟲的危害加重,觀察高粱的莖杆、葉片,會出現發紅現象,導致莖杆彎曲、脆弱,如果是高粱穗期時蚜蟲危害嚴重,會導致高粱無法抽穗,或者能抽穗但是不開花,“禿脖” “瞎尖”現象出現,嚴重影響高粱的產量和品質,更壞的情況,可能直接絕收。

種植高粱常見的一種害蟲,隱蔽性強不易防治,這3點錯誤需避免

目前防治高粱蚜蟲存在的幾個問題

蚜蟲抗性越來越大

主要原因有2點,其一,防治蚜蟲時,常年使用單一的藥劑,導致蚜蟲的抗性越來越大,其二,結合第一點,效果不好怎麼辦?加大劑量,加大劑量後,過了一兩年,效果又不好,怎麼辦?繼續加大劑量,形成了一個惡性迴圈,最終導致蚜蟲一年比一年難防治,成本越來越高,效果卻越來越差。

蚜蟲接觸藥液較少

蚜蟲一般在葉片的下部以及背部較多,隱蔽性較強,在打藥過程中,有些農戶喜歡只打上部,或者噴施不均勻,就會導致沒有蚜蟲的區域,藥液噴施較多,而蚜蟲集中的區域,藥液則很少,進而影響防治效果。

蚜蟲不多不打藥

由於蚜蟲較小,再加上剛發生時,主要集中在下部,不易被發現,及時被發現,又由於體積小,也不會引起特別大的注意,因此,在蚜蟲發生的初期,不去噴施藥劑進行防治,錯過了最佳的時期,而到了田間蚜蟲大面積出現後,再進行防治,不僅難防治,還會增加成本,並且防治效果還不一定好。

種植高粱常見的一種害蟲,隱蔽性強不易防治,這3點錯誤需避免

高粱蚜蟲如何正確預防和防治

針對高粱蚜蟲的預防和防治辦法,本篇內容主要說農戶們常用的化學藥劑措施,預防的話,建議播前使用拌種劑進行拌種,對於高粱後期出現的蚜蟲,起到很好的預防效果,常用藥劑用吡蟲啉拌種即可,價格不貴效果還較好。

到了生育期時,高粱田間出現蚜蟲後,可用的藥劑非常多,比如吡蟲啉、啶蟲脒、高效氯氟氰菊酯、噻嗪銅、烯啶蟲胺、吡蚜酮、氰戊菊酯、噻蟲嗪等等,不過,在選擇藥劑時,要注意該藥劑在當地的抗性,舉個例子,比如啶蟲脒相對比較便宜,有些農戶喜歡用啶蟲脒來防治蚜蟲,而連續幾年單一使用啶蟲脒後,蚜蟲對啶蟲脒的抗性就會增加,再繼續使用啶蟲脒後,防治效果會降低,要麼增加劑量,要麼更換藥劑,而小幫手建議更換藥劑使用,不要一直透過增加劑量來提高防治效果。

種植高粱常見的一種害蟲,隱蔽性強不易防治,這3點錯誤需避免

以上就是關於高粱蚜蟲的全部內容,希望種植高粱的朋友,能夠透過本篇文章,瞭解蚜蟲的習性、學會判斷蚜蟲的危害、知道如何預防和防治蚜蟲的藥劑以及避免防治蚜蟲的錯誤問題,雖然不能說完全不讓高粱受到蚜蟲的危害,最少要把蚜蟲的危害控制到最小,這樣的話,為最終的豐收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