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59年前曾帶領鄉親肩挑背扛俢電站,張富清將長眠生前艱苦奮鬥16年之地

2023-01-13由 極目新聞 發表于 林業

河水什麼地流表示聲音

極目新聞記者 李博

通訊員 劉曲 張宏

12月22日,極目新聞記者從張富清家屬處獲悉,根據老人生前遺願,明日火化後,骨灰將擇期安葬在來鳳縣三胡鄉獅子橋水利水電工程旁的土地上。

59年前,時任來鳳縣三胡區副區長的張富清,帶領當地百姓肩挑背扛、築壩俢渠,耗時22個月建成來鳳縣首座水利水電工程。三胡百姓在全縣率先用上電燈,幾千畝良田“飲”上汩汩清泉。

土家山寨 亮起電燈

59年前曾帶領鄉親肩挑背扛俢電站,張富清將長眠生前艱苦奮鬥16年之地

獅子橋水利水電工程

22日下午極目新聞記者趕到獅子橋水利水電工程。老虎洞河水流潺潺、響聲清透,彷彿訴說著老人59年前的艱苦奮鬥故事。在水利水電工程上游的大壩旁,便是老人即將安息的地方。

“當時,三胡是全縣最早用上電的鄉鎮!”三胡鄉黨委書記向學紅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上世紀60年代初,當地照明全靠每戶每月半斤煤油供應,不少老百姓買不起煤油,只能“打黑摸”。

為解決三胡集鎮及周邊百姓照明問題,張富清在一次察看半山灣水渠的途中,途徑獅子橋劉家壩處,產生了在此築壩修渠、灌溉發電的想法。

1963年3月,工程立項上馬。整個工程專案預算為16。27 萬元,包括在上游修建高一座8米的引水土石重力大壩;大壩下修建600米水渠 ,用於發電和灌溉;在下游修建劉家壩發電廠房一座,安裝配套輸電線路工程。張富清帶領400多名社員,拿著鋤頭、鋼釺、簸箕便開了工。

由於“三年自然災害”剛過不久,農村物資匱乏,大家的伙食幾乎沒什麼油水。張富清的愛人孫玉蘭,將家裡積攢幾年的2斤多菜籽油送到了指揮部食堂。

1964年12月,工程竣工投用,土家山寨家家戶戶點亮電燈,百姓們自發跳起擺手舞,狂歡至深夜。

如今,水土石重力大壩和水渠已修葺一新,劉家壩發電廠房還保留原樣,當年使用的發電機組仍儲存完好。三胡鄉政府還在水渠旁俢起了“英雄路”,方便各地幹部群眾前來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徵收土地:

一上午便做通8戶百姓工作

“生前我們多次徵求父親的意見,他都表示要葬在來鳳,葬在他工作過的地方。”張富清長子張建國告訴極目新聞記者,老人在三胡工作了16年,對當地很有感情。

向學紅說,為了日後建設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鄉政府計劃把大壩旁的6畝土地進行徵收。前不久得知老人病情惡化,村幹部便上門給老百姓做工作。

6畝土地所涉及的8戶村民紛紛表態支援,村幹部做工作僅用了一上午時間。“老英雄曾經為三胡奉獻了這麼多,如今能夠長眠在這裡,我們都應該支援!”村民劉兵告訴極目新聞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