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小皮餵養:輔食過敏了?這個“鍋”米粉不背!

2023-01-13由 新華經濟 發表于 林業

對大豆過敏會有什麼症狀

概要:

“米粉過敏”困擾,真相大白!

在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平臺,以及各種母嬰社群、媽媽群裡,總會聽到新手媽媽們抱怨:“給寶寶精挑細選的第一口輔食——嬰兒米粉,吃完竟然過敏了!”媽媽們見到寶寶不適難免焦慮,並且往往歸結是米粉惹的禍。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婦幼保健中心組織並實施的《城市嬰幼兒過敏流行病學調查專案》顯示,0-24月齡嬰幼兒的媽媽曾自認為寶寶有過敏現象的比例為40。9%。而《中國兒科雜誌》的調查結果披露,中國0-24月齡嬰幼兒食物過敏發生率為 5。6%-7。3%。由此可見,媽媽們的“以為過敏”與經醫學診斷的“實際過敏”有著巨大的差異鴻溝。

小皮餵養:輔食過敏了?這個“鍋”米粉不背!

由於嬰幼兒身體機能發育尚未完全,免疫系統也處於持續構建的階段,對於新接觸物質自然會有一段適應過程,但新手媽媽誤把長疹子、腹瀉、便秘、吐奶之類的症狀籠統地當作過敏,從而怪罪於食物並盲目改變餵養方式的做法並不可取,因為這有可能影響寶寶的輔食新增進度,導致攝入的營養不夠均衡全面。

新手父母應該如何正確看待食物過敏、進行科學餵養,不妨從四個維度來建立正確的認知。

維度一:4-6個月新增輔食可降低過敏風險

“過敏主要和基因、環境等因素有關”,科信食品與健康資訊交流中心主任鍾凱在《嬰幼兒食物過敏能否預防?》一文指出, 大部分的嬰幼兒過敏並非食物引起,織物、洗護用品、塵蟎、花粉等也是常見導致過敏的原因。但相當多的媽媽會首先懷疑食物,尤其是剛開始添輔食時。畢竟,食物看得見,而環境致敏物,往往更隱蔽。

那麼,是否有必要因為擔心過敏而推遲新增輔食呢?

現有的科學證據表明,4-6個月新增固體輔食是有利於降低孩子過敏風險的。早於4個月或晚於6個月,都會增加過敏風險。鍾凱建議,家長要抓住剛開始新增輔食的這段“脫敏”關鍵視窗期。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指出,我我國7~24月齡嬰幼兒貧血高發,鐵缺乏和缺鐵性貧血可損害嬰幼兒認知發育和免疫功能,新增富含鐵的輔食是保證嬰幼兒鐵需要的主要措施。

以電商網站口碑排行榜上常年名列第一的Little Freddie(小皮)有機大米粉為例,新增的是可直接被人體吸收的二價鐵富馬酸亞鐵,若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指出的以奶衝調米粉的方式,每天兩餐小皮米粉可滿足寶寶接近90%的鐵需求,搭配肉泥、肝泥、菜泥等含鐵豐富的食物一起食用營養更均衡。

小皮餵養:輔食過敏了?這個“鍋”米粉不背!

維度二:輔食新增由少到多,由稀到稠

家長應如何在輔食階段科學餵養?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兒童營養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王碩,在《寶寶食物過敏了嗎?》一文中建議家長,每次只引入一種新輔食,每次少量新增,讓寶寶適應2~3天,密切觀察是否出現不良反應,適應一種食物後再新增其他新的食物。新增成功的輔食要保持日常攝入以維持其耐受性,逐漸達到食物多樣化。

鍾凱也提醒,給孩子購買食品時,注意看標籤上面的配料和過敏原資訊,初新增的輔食配料簡單一點好。

以小皮米粉的配料表為例,食材只有大米一種,符合專家建議的“每次只引入一種新輔食”的要求;除了大米,其餘為鈣鐵鋅和維生素,有助於寶寶生長髮育;並未新增容易引起過敏的牛(羊)奶、大豆、堅果、海產、麩質等常見過敏原,符合“輔食配料簡單”的要求,因此適合作為寶寶的第一口米粉。

小皮餵養:輔食過敏了?這個“鍋”米粉不背!

值得注意的是,從新增米粉開始,需參考產品包裝上的建議食用量,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原則。若米粉一次喂得太多,米粉沖泡得太稠,或者新增米粉的同時,還加了輔食油等其他食物,都可能引起寶寶不適。

維度三:初添米粉長疹子拉肚子不等於過敏

嬰幼兒在學會說話之前,只能用哭鬧或動作表達不適,因此會讓媽媽各位擔心。有些媽媽反映,吃了某品牌的高鐵米粉後,寶寶身上出現紅疹,或者是腹瀉、便秘、吐奶等情況,懷疑是米粉過敏而不敢再吃。其實,這些症狀往往與食物的關係不大,即使有關也可能是食物不耐受。

小皮餵養:輔食過敏了?這個“鍋”米粉不背!

拿1歲以內嬰幼兒常見的溼疹來說,無論是否食用米粉或其他新食物都有可能出現。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兒童營養研究中心的王曉燕醫生在《這真的是過敏嗎》一文中指出,嬰幼兒溼疹的主要原因是早期的面板結構不完善,面板的屏障功能不全,並不是過敏反應,也不需要盲目的迴避很多食物。這時要做的是好好潤膚,幫助寶寶的面板鎖住水分,同時抵擋外界的刺激。

北京營養師協會理事、註冊營養師顧中一也在《溼疹 = 食物過敏?食物不耐受又是什麼?》的科普文章內指出,有包括嬰幼兒接觸新的食物可能出現的消化道不適,不一定是過敏。哪怕和食物有關也可能是食物不耐受。 比較簡單的區分辦法就是看出現症狀時的攝入量。如果是過敏,只吃一點點也會“啟動”過敏反應,症狀嚴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如果是對某種食物不耐受,還是可以吃一些而沒有任何症狀的,只有當超過一定量時才可能出現胃腸道症狀。

維度四:正確認知遵醫囑,心態穩定不焦慮

對於不具備專業知識的普通大眾來說,對於各種症狀可能缺乏精準區分與判斷的能力。鍾凱建議家長,不要盲目懷疑食物過敏而回避食物,也不要網上看了點百度、知乎、小紅書就自行診斷,可透過“迴避/激發”的辦法確認過敏原——如果對某個食物過敏,停止食用症狀就會好轉和消失,過2星期再次小量嘗試又會出現過敏症狀。一旦確認了過敏原,就需要在飲食中迴避。

王碩指出,如何迴避、如何替代、如何確定再次引入的時機和引入食物的劑量梯度,都需要臨床醫生結合兒童體格生長、營養狀況和臨床檢查結果綜合判定。因此,及時就醫問診十分重要。如果能夠記錄好患兒飲食日記(如母乳餵養還需記錄媽媽每日飲食),既有助於家長自己理清線索,也能在就醫時為醫生診斷提供很大的幫助。

具體來說,飲食日記記錄的內容可包括以下方面:(1)可疑食物和攝入可疑食物的量;(2)攝入食物到出現症狀的時間(精確到分鐘或小時);(3)在其它時間進食相同食物是否出現相同症狀;(4)最後一次出現症狀距現在的時間;(5)症狀出現的頻率;(6)有無食物汙染或變質的可能性;(7)是否有其他可能的誘發因素,如運動、藥物等。

王曉燕提醒,預防過敏固然重要,但也不能誇大過敏的判斷和範圍。但不恰當的過敏判斷,盲目迴避多種食物,致使可食用的食物種類減少,有可能影響孩子能量、蛋白質和微量營養素的攝入,導致其出現營養不均衡,嚴重的可致營養不良。

寶寶們的健康長大,需要家長在育兒經驗與餵養知識上不斷積累,在輔食新增過程中,保持理性的判斷與穩定的心態至關重要。過敏問題本身因人而異,與每個人的基因及環境都密切相關,切忌盲目上網查案例套症狀,避免因為過度焦慮而做草率判斷,影響寶寶在生長髮育關鍵時期的正常營養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