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中國歷史上那些有關足球的有趣又神奇故事,大部分人都還不瞭解?

2023-01-11由 木棉畫語 發表于 林業

誠在甲骨文裡怎麼寫

很多人都聽說了足球在中國的起源叫蹴鞠,那蹴鞠的起源又是什麼呢?

蹴鞠也就是踢球,踢球的前身是來自於祖先的生存活動,狩獵謀生。

中國歷史上那些有關足球的有趣又神奇故事,大部分人都還不瞭解?

最初人類的食物並沒有現在這麼豐富,不像如今人類是站在食物鏈的頂端。原始時代人需要透過各種方法獲取生存下來的食物,否則就要捱餓,甚至死亡。

遠古時代,人類最初用石頭砸動物,砸死一隻動物就有食物吃。後來發展用繩索飛石球,陶球打野馬吃,在山西許家窯舊石器文化遺址,出土大量野馬遺骸,還有石球。這些野馬據專家稱就是被石球砸中的或被絆馬索擒住。隨著人類圈養動物畜牧業發展,原始扔石球狩獵方式變得越來越少,慢慢扔石球,踢石球就成了人類模仿原始狩獵生存方式一種遊戲。

中國歷史上那些有關足球的有趣又神奇故事,大部分人都還不瞭解?

赫哲族就發展一種叉草球的遊戲,也是原始狩獵方法演化而來,編一個草球在地上滾來滾去,然後相互用獵魚的叉子叉草球,叉中為勝,未叉中為負。由此可知,如今人們很多遊戲,都是對原始生存方式模擬。

那麼,中國足球,蹴鞠又是怎麼興起的呢?漢代劉向《別錄》說:“蹴鞠者,傳言黃帝所作……”

1973年長沙馬王堆遺址出土了帛書《十大經·正亂》。此書記載黃帝發明蹴鞠的神話故事。

當時黃帝與蚩尤兩個部落發生衝突,最終黃帝戰敗蚩尤,並把蚩尤殺了,為了洩憤,還將他剖屍,取出蚩尤的胃囊,充足氣,當作皮球踢來踢去。於是開啟中國蹴鞠的歷史大門。當然這是一個有些殘忍的傳說,未必是真實的,但足以說明中國足球史確實很早。

中國歷史上那些有關足球的有趣又神奇故事,大部分人都還不瞭解?

到商朝時代,有甲骨文記載卜辭,稱:“庚寅卜,貞:乎品舞,從雨。”品就是蹴鞠的意思,品舞即為蹴鞠舞。這句話是說庚寅這天商王占卜,順利:人們跳蹴鞠舞來祈雨,上天就會下雨的!

春秋戰國時期,《史記·蘇秦列傳》記載:齊國“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彈琴擊築,鬥雞走狗,六博蹋鞠者”。說明當時中國很多地方都開始流行蹴鞠,尤其是齊國人,也就是山東臨淄那個地方特別流行踢足球。

到漢魏時期,暫時沒有戰禍,國家選擇休養生息,人民安居樂業。出現社會經濟繁榮昌盛景象,促使蹴鞠遊戲遍及全國。

這在《西京雜記》記載:劉邦當上皇帝后,想把親爹劉太公接身邊享天倫之樂。誰知道他到長安皇宮後成天悶悶不樂。皇帝兒子一問才明白,老父太公在沛縣老家過習慣了鬥雞,蹴鞠的遊樂生活。於是劉邦建立一座仿造沛縣新城,設定專門的蹴鞠室,並把豐邑老百姓都接過來。劉太公繼續過上了“鬥雞、蹴鞠為歡”的日子,這才心滿意足。

中國歷史上那些有關足球的有趣又神奇故事,大部分人都還不瞭解?

在桓寬《鹽鐵論》有記載:“貴人之家,蹋鞠鬥雞。”漢武帝在上林苑平樂館還修有球場,漢成帝是個大球迷,幾乎是沉迷於蹴鞠。《鹽鐵論·國病》曰:“康莊馳逐,窮巷蹋鞠。”到處能看到平民百姓在小巷子裡踢球。並有“寒食蹴鞠”說法,寒食節指清明節前後才是踢足球的最佳季節。而且漢代皇帝大多都熱愛蹴鞠,個個都是足球迷。由於蹴鞠有其對抗性與競爭性,不僅僅是一場遊戲活動,也成了軍人體能訓練,軍事訓練的重要專案。

在劉向《別錄》就記載:‘蹴鞠者,傳言黃帝所作,或曰:起戰國時記黃帝蹴鞠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有材也。今軍無事,得使蹴鞠,有書二十五篇。’”

可見當時沒有戰事,國家鼓勵透過蹴鞠來保持強健的體魄。蹴鞠受到各個階層人的追捧。

中國歷史上那些有關足球的有趣又神奇故事,大部分人都還不瞭解?

甚至還出現蹴鞠狂熱份子,因痴迷蹴鞠而猝喪命的。《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古代名醫淳于意替安陵一個公乘項看病,再三叮囑他要注意休養,不要再外去踢球了,他就是不聽,結果當場吐血身亡。這可謂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史可考的狂熱“球員”。

東漢還建立專業球場,有一套球規。東漢李尤的《鞠城銘》就有說明球場的建造為長方形,四周是牆,兩隻半月形球門遙遙相對,鞠域一半各有六個球員,全場共有十二個球員,裁判要按比賽規矩,公正嚴明的評判勝負,球員要心平氣和接納輸贏,服從裁判,以踢進球門球數的多少來決定勝負,等等。

漢代名將霍去病在行軍之餘,往往就以蹴鞠來訓練軍隊戰鬥力。

《漢書·霍去病傳》有記載,霍去病出徵塞漠,“卒乏糧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踢鞠”。

中國歷史上那些有關足球的有趣又神奇故事,大部分人都還不瞭解?

劉歆在《七略》一書中說:“蹋鞠其法律多微意,皆因嬉戲以講練士,今軍士羽林無事,使得蹋鞠。”

敦煌曾出土過一個鞠,內填絲綿,外用細麻繩和白絹搓成的繩捆紮成球形,這個鞠應當就是邊郡軍士舉行蹴鞠訓練的例證。

到三國時,蹴鞠仍然是軍隊中主要的訓練運動之一。《太平御覽》說:“漢末三國鼎峙,年興金革,士以弓馬為務,家以蹴鞠為學。”

唐朝時期是中國蹴鞠歷史開始進入高潮時期,製作蹴鞠的材料和技術都更加先進,改為八片皮革球,內建動物毛或者內以豬尿包(膀胱)充氣,改為皮氣球。唐朝女子也加入了蹴鞠的隊伍,並且女子更加熱愛蹴鞠遊戲。

中國歷史上那些有關足球的有趣又神奇故事,大部分人都還不瞭解?

唐駢《劇談錄》雲:“時春雨新霽,有三鬟女子,可年十七八,衣裝藍褸,穿木屐,立於道側槐樹下,值軍中少年蹴鞠,接而送之,直高數丈,於是觀者漸眾,超獨異焉。”這些十七八歲少女都會踢球,而且技術很高。可見蹴鞠當時盛行天下。

而且還經常舉行蹴鞠比賽,獲勝者還有獎賞。韋莊雲:“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閒分白打錢。”這首詩反映的就是裁判(上相)給優勝者發獎金。一般在自由場地踢球,無球門,稱“白打”。

王建的《宮詞》之八十一寫道:“寒食內人長白打,庫中先散與金錢。”描寫的就是寒食節,宮中女性在踢足球的場面,還有獎金髮。王維《寒食城東即事》說:“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裡。”描寫了少男少女一起踢球盪鞦韆的景象。

杜甫《清明》詩中也說:“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在遠漂泊多久都還是喜歡蹴鞠和鞦韆,而且大家習俗都差不多。

中國歷史上那些有關足球的有趣又神奇故事,大部分人都還不瞭解?

宋朝時期是中國足球歷程的真正輝煌的時刻,蹴鞠的工藝由之前八片皮變成十二片皮,製作的重量,材料都有規格,種類竟然達到了四十種之多。這進一步加速蹴鞠的全面普及,和踢球技術的提高。

《宋志·禮志》介紹,宋朝的尚書省專門制定了蹴鞠儀式,把它列進了宮廷慶典活動當中。

當時宋朝上上下下從朝廷,官貴達人到老百姓,大大小小節日,皇帝祝壽,富人生日等等慶祝活動都安排蹴鞠遊戲。還出現了專門靠踢球為謀生的藝人,並且社會上有成立專門蹴鞠社團。 如圓社、打球社等。

宋朝的皇族與官僚們對足球的喜愛幾乎到了痴迷程度。有些是愛踢球有些是愛看球。北宋蘇漢臣的《宋太祖蹴鞠圖》就描繪宋太祖與其弟趙光義、宰相趙普等六人用白打方式蹴鞠嬉戲的場景。

宋徽宗趙佶更是個球迷,他每日喝酒宴會上觀看宮女蹴鞠,還賦詩道:“韶光婉媚屬清明,敞宴斯辰到穆清。近密被宣爭蹴鞠,兩朋庭際再輸贏。”

中國歷史上那些有關足球的有趣又神奇故事,大部分人都還不瞭解?

南宋的孝宗趙眘對蹴鞠近乎迷戀到痴狂的地步,有事沒事把將士招來踢球,把國家大事拋之腦後,還不聽勸。“時召諸將蹴鞠殿中,雖風雨亦張油帟,布沙除地。群臣屢以宗廟之重,不宜乘危,交章進諫,弗聽”。

宋朝官員舉行宴會,必有歌舞、蹴鞠表演。蹴鞠成了一種社交遊戲。孟元老《東京夢華錄》雲:“舉目則鞦韆巧笑,觸處則蹴鞠疏狂。”《清明上河圖》上也繪有蹴鞠場景。《水滸傳》中的北宋時期的高俅就是蹴鞠高手。王明清的《揮麈後錄》也記載,高俅出身於圓社,因球技高超,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當了殿前都指揮使,高俅應該可以說是最早的“著名球星”了。

宋人還記載了專門的蹴鞠技法的《蹴鞠圖譜》《蹴鞠譜》《事林廣記·戊集》。如《蹴鞠譜》上說“腳頭十萬踢,解數百千般”,就是說“肩、背、拍、拽、捺、控、膝、拐、搭、鐮”等十種基本踢法,稱為“十踢”,在七百年前中國就建立了完整的踢球技法系統。

中國歷史上那些有關足球的有趣又神奇故事,大部分人都還不瞭解?

《武林舊事》中記載的南宋球會“圓社”,即“齊雲社”。是當時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足球社團,所謂“人間博戲,爭如蹴鞠風流,世上會場,只有齊雲瀟灑”(《蹴鞠譜》)。當時稱球門為“風流眼”。

宋人劉邠的《中山詩話》也記載了另一個因踢球而揚名的秀才柳三複,據說他球技出眾,為了謀個一官半職,他打探到宰相丁謂很喜歡踢球,他天天等候在宰相府球場的圍牆外,終於有一天等到球飛出了牆外,柳三複撿起球並以還球為名進了相府,在拜見丁謂時,他演繹一番高超的球技,把球拋在空中,一面跪拜,一面用頭、肩膀、後背等部位顛球,球一直未落地,丁謂見此大悅,當場給了柳三複一個官職。

中國歷史上那些有關足球的有趣又神奇故事,大部分人都還不瞭解?

《蹴鞠譜》還向人們介紹了蹴鞠是一種老少,男女皆宜的健康的娛樂活動,以及如何透過蹴鞠來健身,防病,養生的功效。蹴鞠是“壯士習運之能,英傑遊戲之學”,“健體安身可美”“肥風瘦癆都罷”“精神爽”“消長日”“度永年”,是說蹴鞠起到強身健體美體,預防疾病,修身養性的作用,並將蹴鞠比喻為“發汗散”“化食丹”。

在七百年前,人們就充分認識到透過足球娛樂活動來培養健身防病的思想情操,真的是思想意識先進啊!

元明時期,蹴鞠活動逐漸走向純粹娛樂遊戲,並與青樓妓女腐敗娛樂社交活動結合。元朝人喜歡觀看蹴球伎表演,主要目的在於欣賞和娛樂,這就促使蹴球伎以技藝為資本。主要以婦女踢球作為技藝供人欣賞。擅長蹴鞠的婦女被稱為“蹴球伎”,還出現了“女校尉”。關漢卿《鬥鶴鵲·女校尉》曲雲:“茶餘飯飽邀故友,謝館秦樓,散悶消愁,唯蹴鞠最風流,演習得踢打溫柔。”薩都剌《妓女蹴鞠》散曲中說:“畢罷了歌舞花前宴,習學成齊雲天下圓。”蹴鞠活動變成與歌舞一樣,都是宴會上的娛樂欣賞的伎藝。

中國歷史上那些有關足球的有趣又神奇故事,大部分人都還不瞭解?

妓女們常常以足球為娛樂客人的手段。“佔場兒陪伴了英豪”,大都是“謝館秦樓”“鳴珂巷裡”的“絕色嬋娟”。明通鑑》記載,擁兵三吳、稱兵割據的吳王張士誠的弟弟張士信,“每出師,不問軍事,輒攜樗蒲(一種賭具)、蹴鞠,擁婦女酣宴”。可見蹴鞠已經成為放蕩,墮落,風流的行為結合一起了。

所以元代出現了對蹴鞠活動的批判。王結《善俗要義·戒遊惰條》雲:“頗聞人家子弟,多有不遵先業,遊蕩好閒,或蹴鞠、擊球,或射彈、黏雀。”

朱元璋稱帝之後,因此傳下聖旨,嚴厲禁止軍人踢球。但朱元璋的聖旨也只能禁止軍人踢球,並沒有扭轉足球的娛樂風氣。

中國歷史上那些有關足球的有趣又神奇故事,大部分人都還不瞭解?

《金瓶梅》第十五回就有描寫西門慶在麗春院看妓女李桂姐踢球的事:西門慶吃了一回酒,出來外面院子裡先踢,又教桂姐與兩個圓社踢。“一個捎頭,一個對障,拗踢拐打之間,無不假喝彩奉承”。

明朝時期,皇室仍然鍾愛踢球活動,尤其是婦女兒童喜愛玩,在明杜堇《仕女圖》上,繪了三個婦女蹴鞠形象。由於明代皇帝中明思宗喜歡蹴鞠,他納了一位田貴妃,就是以踢球出名。這三個婦女就是田貴妃在宮中與其他宮女踢球場景。明末人王譽昌的《崇禎宮詞》詩曰:“天邊自結齊雲社,一簇彩雲飛便停。”可見當時深宮圍牆中經常有婦女踢球娛樂。

到了清代,蹴鞠活動已主要變為婦女、兒童的遊戲活動。踢球活動逐漸走向下坡路,《紅樓夢》名著中有記錄蹴鞠遊戲的場景。第二十八回中有這樣的描寫:焙茗“往東邊二門前來,可巧門上小廝在甬路底下踢球”。但清明節仍然有保持踢球活動習慣。中國體育博物館有收藏清代五彩蹴鞠紋高足碗。

中國歷史上那些有關足球的有趣又神奇故事,大部分人都還不瞭解?

據說清代有愛好溜冰的滿族人曾將蹴鞠與溜冰結合起來,發明了一種稱為“冰上蹴鞠”的運動形式,作為禁衛軍的訓練專案,這不過是兩千多年輝煌的蹴鞠歷史最後的迴光返照而已。後來清代有關蹴鞠活動的書面記載越來越少,寥寥無幾,慢慢就沒落無聲。

足球在中國五千年曆史文明記載中走過了兩千年的興起流行到輝煌沒落的歷程,一定發生過不少有關足球賽事和故事,還有很多關於足球的繪畫。即使今天我們國足在國際賽事上往往不大如意。但這改變不了足球發明於我們中國這樣的歷史事實。1958年國際足聯主席親口承認:足球起源中國!

中國歷史上那些有關足球的有趣又神奇故事,大部分人都還不瞭解?

中國蹴鞠文化的存在,發展,沒落有其時代背景意義,蹴鞠在中國歷史不僅有其娛樂價值,還有著其健身的價值,兵法戰略價值,還有著社交價值等等。希望我們後代人吸取其精華價值,去其糟粕。

我們瞭解了中國足球歷史,足球文化,才能增加民族自尊,自信,自愛。一個民族興起,首先是民眾要建立起文化的自信自強的心理。希望大家一起共同傳承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與藝術智慧。

此處為了紀念中國兩千年輝煌的足球歷史,出上聯:

神州蹴鞠,勿忘風流千古史。

下聯敬請五湖四海朋友們賜香留墨!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