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三毛:一個最願意接近死亡的作家

2023-01-10由 築學君 發表于 林業

三毛是一個怎樣的作家

提起三毛你會想到什麼?

天才?女文豪?演講家?……

但是你知道嗎,

拋卻光環,她也只是膽小鬼、懦夫、神經病,是一個只敢用絲襪上吊的可悲者

三毛原名陳懋(mào)平(後改名為陳平),浙江人,一生著書無數,是中國文壇為數不多的女作家,與冰心、張愛玲等齊名。

她1943年生於重慶,1948年隨父母遷居臺灣,1967年赴西班牙留學,後去德國、美國等,1991年自殺於臺北醫院,年僅48歲……

哪一個三毛才是真正的三毛?

三毛:一個最願意接近死亡的作家

或許從她的童年故事裡我們可以得到想要的答案。

愛看殺豬,也愛試探死亡

殺人和殺豬有什麼區別?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個話題。

如果一個人十分樂於看殺豬,還喜歡看豬從害怕、恐懼到絕望的過程,你會不會認為這個人是個變態或者心理有病?

如果這是一個小孩,你會不會覺得這個小孩是魔鬼和死神的化身?

三毛就是這樣一個小孩,一個只有七八歲卻喜歡看殺豬的小孩。

每逢殺豬的時候,別的小朋友都會跑到大人懷裡,直到豬嚥氣了都不敢睜開眼睛,更有的孩子一聽見殺豬就會躲著藏起來,生怕晚上豬來索命。

但是三毛就不一樣了,哪裡有殺豬她就去哪裡,這似乎是她童年生活裡的一種樂趣。

三毛看殺豬也和別人不一樣,別的人看殺豬都會遠遠地看,她卻總是愛湊得很近。

據三毛爸爸回憶說,她總是喜歡彎腰和豬齊平,目不轉睛地盯著豬的眼睛,在刀進去豬閉上眼睛的那一刻,三毛臉上會露出滿意的表情,小小的瞳孔裡會放出一種特別的光亮,似乎這是一件非常令人愉悅的事。

那一瞬間三毛眼睛裡的光亮實在是太過可怕,三毛大姐憶起那個時候的三毛都會後背發涼,實在是太過於驚悚,彷彿她就是一個變態的殺手,邊殺人邊看著流出的血哈哈大笑。

三毛對於豬的死沒有同情,沒有害怕,她有的只是好奇,為什麼豬在那一瞬間死掉了,為什麼一個生命就這樣消失了。

那時的三毛自然不知道緣由,對於死亡她只是好奇,所以她做出了比看殺豬更可怕的事情——試探死亡。

重慶家裡都會有存水的大水缸,有一次大家正吃著飯,突然聽見咚的一生,大家跑過去一看才發現三毛把整個身子都倒進了水缸裡,只留下一雙腳在外邊劃拉。

大家嚇壞了,急忙拉她出來,但是她卻哈哈大笑,彷彿剛才只是一件小事而已。

據三毛父親回憶,從那以後三毛經常掉到水裡。有一次三毛甚至掉到枯井裡摔斷了腿,但是救她上來的時候她不哭也不鬧,反而看著膝蓋說原來肉下的脂肪是這個樣子。

死亡對於幼年的三毛來說具有極大的吸引力,甚至影響到了她的一生。

三毛幼年的這些自殺未遂都給她的未來產生了極大影響。

三毛似乎從來沒有逃離過死亡,死亡就像一塊磁鐵一樣,深深地吸引著她,以至於後來她終於以一雙絲襪結束了生命。

小孩子對這個世界總有著好奇心,越長大好奇心越重。

童年是他們摸索學習的過程,他們會模仿會學習,而一旦他們模仿學習的東西是有害的,那結果會非常糟糕吧,就像三毛一樣,縱然她才華橫溢,也逃不過自殺的命運!

墳地裡住著我的好朋友

小孩子的玩心總是很重的,愛玩是孩子的天性。

小朋友們大多喜歡湊在一起,而且他們都特別喜歡去遊樂園玩。

但是幼年的三毛不一樣,她幾乎沒有玩伴,也不喜歡和別人交流,總是一個人默默地待在一邊。

不過她也有自己的遊樂場——墳地。

在三毛兩歲的時候,他們家附近有一座荒墳,別的小孩兒都不敢過去,她卻總是喜歡去墳邊玩泥巴。

墳地就是三毛的遊樂場,等她大了一點後也常常愛跑到荒墳裡去玩。

和其他的孩子相比三毛的這種愛好十分令人費解,一個兩歲的孩子竟然不知道害怕!

也許三毛去墳邊玩只是好奇,但是長大了一點後,她就好像喜歡上了墳地一樣,那似乎就是天堂。

長期不與人交流,三毛的性格也十分孤僻。

我們常說孤單是會生病的,更何況是一個小孩子。

我們大人要是一個人待久了,心裡也會變得非常的落寞,變得十分消極,甚至對生活和生命都失去信心。

三毛的性格怪異而又孤僻,我想墳地的這段經歷就是根源之一。

有一個幼兒科學家曾經說過:我們不是因為愛才照顧小孩,我們是因為照顧他們才愛。

或者我們也可以這樣說,是因為習慣才讓我們愛。

就像我們常說的細水長流和日久生情都是如此。

我們對待事物也是一樣的,比如背了很久的書包,玩了很久的玩具,跑了很久的步……

你可能會說你十分愛他們,但是實際上是因為和他們相處久才有了感情。

小時候的三毛經常待在墳地,所以她對墳地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小時候的三毛經常一個人獨處,所以她喜歡獨處,性格也越來越孤僻。

三毛一個人浪跡天涯,當遇到荷西的時候才有了改變。

三毛:一個最願意接近死亡的作家

荷西是西班牙人,樂觀開朗。

三毛在馬德里留學時與他相識,後來兩人結婚定居於撒哈拉,在一起度過了很多甜蜜的日子。

跟荷西在一起的三毛性格開朗了很多,常常會大笑。

荷西就是三毛的救命稻草,是荷西給了她安全感。可不幸的是,荷西三十歲時潛水身亡。

荷西死後,三毛更加孤僻和絕望。

雖然她也曾經試著救贖自己,跟朋友聊天、寫書、到處做演講,但是這些好像都沒有用,所以最終三毛追著荷西去了天國。

拾荒小妹妹

三毛小時候有一個特殊的癖好——撿破爛。

她十分熱衷於收集破爛,小彈珠、破瓶子甚至是掉落的狗牙齒都是她破爛箱裡的寶貝。

這種愛好可能和她的經歷有關,三毛是抗戰末出生的兒童,時局不穩,父母經常會帶著他們搬家。

在搬家的過程中三毛特別喜歡收集東西,她也喜歡路上的過程,因為會有很多新鮮玩意兒。

讀小學的時候,作文老師讓他們寫自己的理想。

三毛寫道:我希望做一個拾破爛的人。

老師見了這樣的文章自然是十分生氣,三毛一改再改最終還是改成了要做醫生老師才滿意。

後來三毛的文章中寫道,那個時候的老師並不知道她其實不想做醫生,而老師也沒有改掉她心中堅強的信念。

相反,三毛對於拾荒更加熱愛,雖然不以這個為職業,但是這個習慣卻根深蒂,什麼都改變不了。

三毛家裡經常堆著她撿來的東西,父母自然也是十分生氣因為這堆破銅爛鐵佔據了很多地方,於是他們經常會把它丟掉。

但是每次三毛都會和他們爭執,直到他們保證不會再丟她的東西為止。

……………………。

孩子出生的時候就像一張白紙,周圍的人可以在上面寫寫畫畫,而父母和老師無疑是最重要的筆。

三毛特別喜歡流浪,也許就是因為那段搬家經歷;她後來被死亡帶走,最初也可能是因為當時對殺豬的好奇。

童年的三毛好奇心無疑是非常重的,她對世界都很好奇。

但是很遺憾的是,她周圍的人似乎都忽略了這種好奇,讓它肆意生長,最終一發不可收拾。

幼年的孩子思維是混亂的,它們只是靠著自己的好奇心探索這個世界,而父母這個時候就應該起引導的作用。

否則就像牆上的藤蔓一樣,他們的未來會瘋狂到你無法想象。

當三毛小時候喜歡一個人在墳地玩的時候,父母沒有重視,而當她喜歡看殺豬並且自己試著自殺的時候,父母也沒有跟她解釋對其進行引導。

如果三毛的爸媽帶她走出那個墳地去遊樂場,如果他們告訴她死亡的哲理,我想三毛就不會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三毛:一個最願意接近死亡的作家

當然也有人會說如果沒有這些,三毛還會不會寫出那樣的作品?

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的是:為人父母,子女平安幸福最為重要。

三毛是不快樂的,她缺乏安全感、害怕孤單,所以她十三歲就早戀,希望找個人依靠。

三毛:一個最願意接近死亡的作家

換個角度想,三毛的自殺、抑鬱、自閉似乎在童年都是有跡可循的。

從她的作品我們可以看出,她對生命其實是愛得炙熱而濃烈的,但是可惜父母沒有給予足夠的迴應,姐妹、老師也沒有。

所以她選擇流浪,直到遇見荷西。荷西無疑是救贖她的良藥,可是很可惜,他最終死了,所以三毛似乎又回到了童年的那個墳地,就像那被殺的豬一樣,難過、害怕、絕望——死是唯一的解脫。

三毛是天才,但也是個不幸的天才。

為人父母,大家都不想自己的孩子如三毛一樣沒有安全感、孤單、抑鬱、甚至自殺。

所以,在孩子還是一張白紙的時候,在他們對這個世界極度渴望的時候,做他們的明燈,做他們的大傘,做他們漂泊的港灣,讓他們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