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秘境之眼·人類之友 日曆|螽斯:蟲中歌唱家

2023-01-09由 交匯點客戶端 發表于 林業

枯葉螽斯是什麼蟲

編者按:

野豬下山了!“猴紙”到我家陽臺了!野生動物進城的訊息頻現社交媒體。事實上,我們身邊居住著眾多本土野生動物,它們與我們為鄰,我們卻鮮少了解它們。瞭解、友好、相伴,萬物方能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新華日報·交匯點聯合江蘇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站、江蘇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南京市水產科學研究所、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等推出“秘境之眼·人類之友”日曆專欄,帶您一起透過紅外相機、動物觀察者等的視角,去關注既熟悉又神秘的“動物鄰居”。生物多樣性,是人類家園的生存基礎、生機所在,每到節氣日,我們還將邀請節氣官來進行當日的特選推介播報。今天,一起來認識螽斯。

秘境之眼·人類之友 日曆|螽斯:蟲中歌唱家

身軀健碩,善於鳴唱

螽斯是一種體型較大的鳴蟲,俗稱“蟈蟈”。它們體長40毫米左右,身體多為草綠色,也有灰色,雖然長得很像蝗蟲,但卻是獨立於蝗蟲外的另一物種。螽斯的左翅覆蓋於右翅之上,後翅稍長於前翅。雄性螽斯的前翅長著發音器。前足脛節基部有一對聽器,後足腿節十分發達,有4節足跗節,產卵器呈刀狀或劍狀。

螽斯之中,只有雄性會“唱歌”。雄性螽斯的“樂器”長在前翅上——在左覆翅的臀區有一個圓形的發音銼,銼周圍有的翅脈,中間橫貫一條加粗的翅脈作為音銼,音銼上有許多小齒。在它們的右覆翅,有著邊緣質地較硬的刮器,音銼與刮器相互摩擦,就能產生美妙的聲音。由於音銼的大小、齒數、齒間距各不相同,各個螽斯發出的聲音也不同。雄性螽斯發聲頻率通常在870赫~9000赫之間,整個夏天它們能摩擦前翅5000萬~6 000萬次。

螽斯有什麼習性?

螽斯喜歡棲息於農田或灌木叢中。它們有植食性或肉食性之分,也有的是雜食性。其中,肉食性的螽斯會被人類用作控制農業害蟲數量。螽斯用不同的鳴聲達成不同的目的。求偶時,雄性螽斯會和數只同類“引吭高歌”,發出一種多音節或單音節構成的唧唧聲。這時,雌性螽斯聞聲趕來,挑選歌聲洪亮者作為自己的“戀人”。

螽斯鳴聲除了用來吸引異性,還能起到自衛和報警的作用。當兩隻雄性螽斯相遇,它們會高唱“戰歌”,擺好架式,搖動觸角,逼對方後撤。如果身邊出現異常或危險情況,螽斯會發出“警報”鳴聲,警告其他螽斯。

歌聲不應被困在竹籠裡

螽斯是中國文化裡的“常客”。三千年前《詩經》中的《七月》《草蟲》《螽斯》等篇目,是世界上最早記載螽斯的文字。《螽斯》中這樣寫道:“螽斯羽,薨薨兮,宜爾子孫,繩繩兮……”展現了載歌載舞的歡樂場面,整篇文字都在歌頌螽斯的種族興旺。從文學的角度看,這是生產力低下時,人們對生命繁衍的企盼,是一首祝頌繁衍生息的喜慶民歌。由此產生的成語“螽斯衍慶”成了喜賀子孫滿堂的吉祥語。

中國人歷來視螽斯為寵物。宋代人開始廣泛畜養螽斯,到了明代,從宮廷到民間養螽斯已較為普遍。不少讀者在童年也有這樣的經歷——秋天的下午,一些商販會扛著一串竹籠在校門口等孩子們放學,販賣竹籠裡的“蟈蟈”。但是,陰暗的竹籠畢竟限制了“歌唱家”的行動。我們應該減少對螽斯的捕捉,讓它們動聽的歌聲在灌木、鄉野自由飄蕩。

採寫:金亦煒

製圖:曹家瑞

圖片: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