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橘紅”大姐,辛苦了

2023-01-05由 身邊24小時 發表于 林業

橘紅粉是什麼東西

一把鐵鍬修整道路,一身“橘紅”迎戰風霜,一手老繭換來長路平坦。春防洪水、夏治翻漿、秋除雜草、冬保暢通,這就是一名養路工人的日常工作。她用雙腳丈量路途,用奉獻書寫人生,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一干就是18年。

她叫袁金芳,37歲,河南省濟源示範區公路管理局水運道班班長,曾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交通系統勞動模範等多項榮譽稱號。

18年來,上班第一件事是巡路

清理路面拋撒,排查路面病害

初冬,清晨6點,室外的空氣泛著一絲絲涼意。

總檯記者見到袁金芳的時候,她已經換好工裝,正在清理貨車拋撒到路面的石子。一雙滿是老繭的手熟練地用掃帚將石子聚攏,再用鐵鍬鏟進垃圾袋,放到三輪車上。

“橘紅”大姐,辛苦了

△袁金芳在寒冬雪天裡清理路面

袁金芳說,她每天上路的第一件事,是要把他們道班11。2公里的路段巡查一遍。

路面拋撒是袁金芳在工作中最常遇到的一種情況。她負責的焦克路位於濟源與焦作交界處,河南306省道上,道路周邊彙集了各類建築材料等大中型企業數十家。這一路段也是晉煤外運的主要通道,晝夜車流量達18000多輛,而且主要是貨車。“如果路邊有行人在走,過來一輛大貨車速度特別快,擠著一個石子打出去,會直接傷到人。還有小轎車走到這上面容易滑,導致側翻。”袁金芳說。

在清理完拋撒到路面的石子後,袁金芳騎上電動車繼續巡路。在很多人眼裡,公路養護員等同於環衛工。其實不然,這只是最基礎的一個環節。“我們公路養護最重要的工作是路面病害的排查,每天巡路重點就是檢視路面病害有沒有新增。比如坑槽,如果不及時修補,會擴大面積,使得路面變成坑坑窪窪的狀態。所以發現病害要第一時間處理,保證路面的平坦。”袁金芳說。

草木修剪、清理邊溝

每年汛期是她工作最緊張的時段

道路養護是一項系統、精細的工程,包含的專案繁雜。

袁金芳既是道路觀察員,也是清潔員,更是草木修剪工。進入冬季,為了道路兩旁的行道樹、苗圃安全越冬和來年萌芽,袁金芳要揹著近20斤重的除草器和剪刀進行冬季修剪。

“橘紅”大姐,辛苦了

△每年從5月到11月公路雜草清除都是袁金芳的重要工作

袁金芳經過短暫的休整,馬不停蹄地開始另一項工作——清理公路兩旁的邊溝。冬日的午後,氣溫也只有個位數,但短短10分鐘,她的額頭已經滲出細小的汗珠。

每年汛期,是袁金芳一年中工作最緊張的時段。她負責的焦克路柿檳鐵路立交橋下穿涵洞地勢低窪,每次下雨都需要開啟水泵才能保障道路暢通。

2021年7月,濟源突降暴雨,柿檳鐵路立交橋積水嚴重。“它是方圓兩三公里最低的地方,四面八方的汙水排下來,樹枝、垃圾袋、垃圾、泥沙,全都有。當時我們這邊需要拿著鐵鍬一鍬一鍬鏟過去,積水高度大概一米二三,在腰以上。”袁金芳回憶說。

當時情況緊急,橋下積水不斷上升,袁金芳毫不猶豫跳到汙水裡,用手去掏下水道里的塑膠袋和雜物,一干就是兩個多小時。“當時感覺拿著工具找不到下水孔,我就直接把臉貼著水面,把胳膊伸下去,用手直接掏了。把垃圾掏上來,把淤泥往邊上摳一摳,水就能下去。”

“橘紅”大姐,辛苦了

△暴雨後袁金芳在進行涵洞清淤

家中三代投身祖國公路建設

她把道路當成家一般愛護

“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重複的事情認真做”,這是長輩對袁金芳的叮囑,也是要求。

新中國成立後,袁金芳的爺爺袁善圖為支援國家建設,加入公路建設隊伍,從最開始鋪石子路,再到修建水泥路,為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奉獻了自己的一生。1980年,袁金芳的父親袁乃國接替袁善圖的班,成了家中第二代養護工人,袁金芳則是家裡的第三代。

“橘紅”大姐,辛苦了

△袁金芳的三件套:電動車、掃帚、鐵鍬

19歲到37歲,戴上安全帽,頂烈日冒嚴寒,風裡來雨裡去。這些單調、枯燥的工作,袁金芳一干就是18年。18個寒暑,她用辛勤和汗水延續路的平安,守護路的暢通,她把養護路段當成施展身手的舞臺,儘管這個小小的舞臺塵土飛揚。

“我對路是有特別深的感情的,說白了就是當做自己家孩子在管養。就是那句話,‘人在路上,路在心中’,可以說,我也是把道班當成了家。”袁金芳說,“外地的司機師傅過來的時候,他們會說,‘河南的路隨便跑,真得勁’,我感覺這種話對於我們來說是最大的鼓勵,也是最大的支援。”

【來源:中國青年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