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倉稟實 科技強農

2023-01-05由 青海日報 發表于 林業

0.1公頃等於多少米

倉稟實 科技強農

→豐收的喜悅。

倉稟實 科技強農

↑青稞機械化收割。

倉稟實 科技強農

↓青稞豐收。

倉稟實 科技強農

蠶豆豐收。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堅持把強化科技創新作為助力鄉村振興,推動農牧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圍繞發展壯大優勢特色產業,搭建平臺,組建團隊,完善體系,破解瓶頸,厚植創新沃土,著力增強科技對現代農牧業的支撐能力,為青海現代農牧業發展注入強大活力,優勢產業競爭力不斷增強,農牧業科技之花碩果累累。

良種良技,構建產業新格局

8月下旬的青海高原,陽光依然熾烈。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全國最大的綠色有機青稞種植基地,一眼望不到邊際的青稞在微風中起伏,昭示著豐收的到來。

“因為長期實行農藥化肥減量,發展有機農業,堅持‘耕二休一’,土壤肥沃,今年我們的青稞基本上沒受旱情影響,長勢良好。”望著眼前的大田,青海三江集團貴南草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裴生春滿是欣慰。

初步建成了青稞“育繁推”一體化示範基地的貴南草業公司,規模種植的青稞有200多個品種,崑崙14號和崑崙15號是兩個主推品種。

“對旱作農業而言,優質適宜的種子和科學的種植技術至關重要,可以有效保障青稞生產實現穩產、增產、優質。為此,我們貴南草業與省農林科學院建立了企院合作關係,強化種植和生產環節的技術支撐,促進育繁推一體化發展。去年,我們的良種青稞,大面積平均畝產達到500公斤,這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來說堪稱奇蹟。”裴生春很自豪。

“現在青稞品種改良,畝產比原來高很多。加上今年青稞的價錢也比往年高,我們合作社今年的收入肯定不低。”說起種植青稞帶來的收益,共和縣塘格木鎮曲宗村村民公保,也是滿臉笑容。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我省青稞產業標準化、產業化、品牌化高質量發展道路越發明晰,這其中,種業的發展功不可沒。小種子承載著糧食安全的“國之大者”,立足青海、面向青藏高原,經過多年努力,我省農牧業科技創新麥類平臺青稞功能研究室育成6個多元青稞品種,其中糧草雙高品種崑崙14號是青海省第一個透過國家鑑定的青稞品種;高產糧用品種崑崙15號在高產示範田畝產達到621公斤,創造了青海省青稞最高產量紀錄。同時為畜牧業提供了補飼飼料支撐,推動了青稞第四次品種更新;崑崙17號,是青海省育成的第一個黑色加工專用青稞品種,該品種的育成對於提升產品的附加值,促進青稞加工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科技工作者多年的潛心研究,幾代育種人的拼搏努力,已使我省青稞科研水平走在全國前列,青稞種植面積和產量逐年遞增,種植面積超過120萬畝(8萬公頃),約佔全國青稞總產的20%以上。

新品種的推廣,在生產上發揮了顯著的增產增收作用,良種率覆蓋達到98%,種植戶增收1。8億元,為青稞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技支撐。

“我們與貴南草業公司、互助青稞酒股份公司透過聯合育種、品種轉化、技術支援等形式開展全方位合作,以品種為紐帶,貫通產業鏈,初步構建起了青稞‘育繁推’一體化育種模式,促進了高原特色種業的發展。還向互助青稞酒股份公司轉讓青稞品種1個,是青海省第一個實現品種權轉讓的作物品種。”省農林科學院研究員、國家麥類改良中心青海青稞分中心主任吳崑崙介紹。

從最佳化和創新耕作制度、實現糧飼雙高促進農牧業協調發展等現實需求入手,我省科研工作者積極研發青稞與豆科作物復混種模式、青稞糧苗草三用和有機肥替代化肥等耕地用養結合、農牧一體化的綠色高效技術8項,初步構建了高寒區青稞綠色高效生產技術體系。

“從高產糧用、糧飼兼用到加工專用,從傳統的農家品種選拔,到生物技術為主的自育高產品種、自育高產高品質兼顧品種,再到現在的多元、優質品種階段,我省青稞的發展離不開優良育種的支撐。”省農林科學院青藏高原農產品加工重點實驗室主任、研究員楊希娟表示。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鼓勵支援科研院所聯合企業開展種質資源基礎性、公益性和應用性研究,搭建種業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犛牛、藏羊、油菜、青稞等育種創新基地,鼓勵種業企業開展技術研發和新品種選育,建立聯合攻關機制。

“依託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和青海省農牧業科技創新平臺,農林科學院以良種選育為基礎,以院所+種企+農戶的運作模式,積極探索‘試驗示範基地+科技小院+科技特派員+三區人才’科技示範服務機制,建立了規模化、標準化、現代化的育、繁、推種業體系。”省農林科學院院長金萍表示。

科技成果,推進強農富民

8月,蠶豆豐收的季節。互助土族自治縣加定鎮扎隆口村,600畝(40公頃)青蠶豆進入採收階段,田間地頭一派喜悅繁忙。

“現在每天差不多有10個人在地裡收蠶豆,一天能收20多畝,每人每天有120元的工資。現在蠶豆品種好,收成高,根據去年價格預計,今年僅蠶豆種植收入大概就能增收15萬元。”村黨支部書記祁興壽說。

今年,海東市樂都區洪水鎮村民李國基種了1。5畝(0。1公頃)鮮食蠶豆,雖受乾旱天氣影響,但每畝的產量仍然達到1500公斤,按照每公斤0。5元的價格,1。5畝地的蠶豆收入可達4500元。

“等地裡的蠶豆都收完了,我就準備種上白菜和娃娃菜,等到10月份還能再賣一茬。”李國基很高興。

2021年,青海省蠶豆產業科技創新平臺聯合國家食用豆產業體系科學家團隊與樂都省級轉化基地,在專案資金支援下,在樂都區以青蠶21號等鮮食菜用蠶豆新品種開展試驗示範工作,為東部農業區鮮食菜用蠶豆發展提供品種保證,打造鮮食蠶豆基地,2022年全區種植面積近4000畝(266。7公頃)。

蠶豆是糧菜飼肥兼用作物,也是輪作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作物,還是保障優質飼草(料)和農田生態環境以及區域農牧民增收的優勢作物之一。但在很長曆史時期內,由於蠶豆生產全程機械化和化學除草等“卡脖子”問題,嚴重製約青海蠶豆產業發展。

如今,隨著蠶豆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應用,蠶豆種植已轉變為全新的富民產業,這是農業科技點石成金的力量。

“我們選育了青蠶16號、青蠶18號和青蠶19號3個適於機械化種植收割的專用品種,結合‘旱作農業區蠶豆覆膜栽培技術’‘青海13號蠶豆覆膜種植技術’,逐步實現蠶豆在旱寒農業區高產高效雙重突破,種植效益突破每畝2000元,累計增收達3000萬元以上,且有效改良了旱作農業區貧瘠土壤。”國家食用豆產業技術體系蠶豆育種崗位科學家、青海省蠶豆產業首席專家劉玉皎介紹。

據瞭解,自2015年以來,省蠶豆產業科技創新平臺遴選了青蠶14號、青海13號、馬牙蠶豆三個主導品種,以及蠶豆機械化播種、機械化收割、配方施肥、地膜覆蓋種植、田間雜草化學防控等5項主推技術,在全省蠶豆產區示範推廣。累計推廣面積30萬畝(2萬公頃)以上,創經濟收入4億元以上。

2020年,青海省級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蠶豆高效生產技術整合與示範”專案,透過選育適於機械化生產的蠶豆品種、研究適於蠶豆生產的聯合收割機、整合適於機械化生產化學調控技術,成功實現了蠶豆全程機械化,解決了蠶豆生產效率低、生產成本高的“瓶頸”問題,為實現全省蠶豆規模化種植提供了強力的科技支撐。透過專案實施,實現了機械化聯合收割、蠶豆田間化學除草以及海拔2900米左右的高寒農牧區蠶豆種植3項“零的突破”。

“蠶豆機械化聯合收割和化學控草零的突破,生產效率提高20倍以上,每畝成本降低300元以上,節約生產成本30%以上,累計節約成本1500萬元。”劉玉皎說。

“經過多年努力,我省透過‘引進、熟化、整合、研究攻關、會診、收集、示範、調查研究’8種方法,形成農牧業‘技術庫’,從中遴選形成省級主導品種主推技術名錄,確定縣級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各產業平臺依託自身科研力量,與企業及其他科研團隊積極合作交流,展開科技攻關,研發培育了一批新技術、新品種、新產品。”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李青川介紹。

科技“活水”,助冷水魚產業轉型升級

七月的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查汗都斯鄉美如仙境,黃河水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在新建村五稼禾生態農牧開發有限公司的冷水魚養殖場,一排排網箱中金鱒魚、虹鱒魚悠然自得。

幾年發展下來,五稼禾公司的“黃河循鱒”品牌越來越亮,產品逐漸向規模化、品牌化發展。不斷髮展壯大的企業也吸引了附近不少村民來這裡務工。

“去年公司銷售額達到1000多萬元,主要銷往北上廣深等城市。現在公司掌握了自繁魚苗技術,魚苗主要銷售給縣內各個養殖點,降低了他們的魚苗運輸成本,也提高了成活率。公司為村民常年提供臨時性就業崗位,包括洗漁網、真空包裝冷水魚等,平均一人一年能有8000元的收入。”公司董事長何乙布拉告訴記者。

冷水魚養殖技術的進步,豐富了百姓的餐桌,也帶動了一方致富。目前,我省冷水魚大水面網箱養殖和陸基養殖已經成為全省沿黃流域農牧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抓手。全省冷水魚養殖戶發展到28家,三倍體虹鱒在沿黃流域的共和、貴德、尖扎、化隆、循化養殖實驗區面積穩定在26。67公頃,年產量達到1。5萬噸,三倍體虹鱒產量已達到全國的37%,是全國最重要的三倍體虹鱒養殖基地。

“現有養殖技術與國際同步,虹鱒魚良種率達到了100%,養殖技術體系建設為全省乃至全國的鮭鱒魚養殖產業起到了示範和引領作用。”青海大學生態環境工程學院院長、產業平臺首席專家李長忠表示。

與國際先進技術同步更新,讓青海的鮭鱒魚養殖技術和裝備始終領先全國。自引入鮭鱒魚,從引種、培育到生產養殖,我省開展了多項科學研究。

由20多位省內專家和30多位省外專家組成的青海省農牧業科技創新冷水養殖產業技術轉化研發與水生生物保護平臺,在水生生態保護、苗種培育、營養調控和餌料研發、疫病防控、漁業養殖裝備、魚品加工等方面透過技術引進、熟化和聯合攻關。

據瞭解,專家團隊研發攻克的三倍體虹鱒網箱養殖技術,成功在青海省內推廣應用,縣級技術採用率達到100%;三倍體虹鱒營養調控技術,首次將青海本地優質的飼料原料應用在高附加值的鮭鱒魚養殖產業中,實現了虹鱒養殖飼料原料的當地化、飼料配方的本土化以及飼料加工和養殖技術的自主創新。開發出的三倍體虹鱒飼料與國外商業飼料在成活率、生長速度、飼料利用方面無明顯差異,飼料價格卻降低了20%以上。

同時,三倍體虹鱒養殖場生物安全管理技術推廣與應用,能夠更有效地預防疾病傳播,使外來物種入侵所帶來的危害最小化,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圍繞青海省水生生物和生態保護、土著魚類資源保護和恢復、青海冷水魚養殖產業發展關鍵技術和產業發展思路等需求,產業平臺攻克了青海湖裸鯉、花斑裸鯉等土著魚類的人工增殖放流技術,實現了年人工增殖放流分別達到2000萬尾和100萬尾的目標。”李長忠介紹。

截至目前,我省冷水魚養殖產業已經確立了“大水面網箱養殖提質增效、陸基漁業轉型升級”的新發展思路,全力推進28家網箱養殖企業的提質增效和24家陸基養殖企業的轉型升級,開展陸基養殖和網箱養殖相結合的接力養殖模式創新,養殖週期將縮短至24個月,努力向實現“十四五”期間青海冷水魚業達到年產3。5萬噸的目標邁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青海創新探索了“農科教結合橫向聯合、產學研對接一體、省縣戶縱向貫通,上承國家、下接基層,科研-推廣-應用同頻共振”的基層農技三級平臺推廣模式,率先在全國構建了“省級平臺-縣級應用平臺-技術指導員-示範戶”的“技術推廣快速通道”,讓新技術、新品種得到快速有效推廣。

“2019年由全省十大產業科技創新平臺聯合申報的‘青海省農牧業科技三級平臺推廣模式創新與實踐’榮膺2018年度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合作獎,標誌著我省以‘三級平臺’為框架的農牧業科技推廣機制得到了農業農村部和全國同行的認可,成為全國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和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亮點。”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鞏愛岐表示。

青海高原,越來越多的農牧產業因為科技加持而“脫胎換骨”轉型升級。展望未來,一幅幅村莊美、產業強、農民富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在徐徐鋪展……

(本版圖片均由青海省農業農村廳科技教育處提供)

倉稟實 科技強農

《青海日報》(2022年09月08日 第8版:農牧)

宣告:以上內容除註明來源稿件外,均為青海日報原創稿件,未經書面許可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