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肺癌患者:我能活多久?

2023-01-03由 胸外科趙曉建醫生 發表于 林業

傷口化膿可以用汞溴紅溶液嗎

肺癌患者:我能活多久?

肺癌在我國發病率、死亡率均第一,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被確診為肺癌的患者,最關注的問題,我還能活多久?

5年,對於肺癌患者來講是一道坎,如果能跨過5年就被稱為“臨床治癒”。

你知道腫瘤治療為什麼有“5年生存率”這個概念嗎?

“五年生存率”,不少患者不瞭解, “難道得了肺癌,只能活5年?”。

簡單的說,5年生存率是指某種癌症經過各種綜合治療後,生存五年以上的患者所佔的比例。其實,五年生存率也是臨床上可以反映某種癌症嚴重程度、進展快慢或兇險程度的一個指標。在醫學上,也用這個指標來評價癌症治療效果。這裡的5年生存率包括5年內復發轉移但生存期均超過5年的患者,既包括無瘤生存也包括帶瘤生存。轉移和復發大多發生在根治術後3年之內,約佔80%,少部分發生在根治後5年之內,約佔10%。所以,各種腫瘤根治術後5年內不復發,再次復發的機會就很少了,故常用5年生存率表示各種癌症的療效。

肺癌患者:我能活多久?

5年生存率是個統計學概念,實際上,確診癌症後,活到5年以上的人隨處可見。

早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幾乎達到100%,5年生存率已不再是一個令人驚恐的指標。

2021年發表在肺癌殿堂期刊的一項研究,旨在評估原位腺癌、微浸潤腺癌的遠期生存結果。篩選1998年-2010年在日本國家癌症中心接受手術的肺癌患者。最終從4768個研究物件中,篩選出524名患者。其中,207名原位腺癌(AIS)、317名微小浸潤性腺癌(MIA);295例接受標準肺葉切除,229例接受亞肺葉切除(包括137例肺段和92例楔形)。最終,在長達10年的隨訪期內,沒有一例患者出現復發!

如果在術後5年沒有出現復發轉移,再次復發的風險就很低了,可以認為是臨床治癒,但不代表完全沒有復發風險。

2021年4月2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在會上公佈了2020年我國的十大癌症,並且介紹說隨著我國醫療質量和診療能力的提升,惡性腫瘤的5年生存率已經從10年前的30。9%提升到目前的40。5%,提高了近10個百分點。個別惡性腫瘤,比如食管癌,5年生存率已高於部分發達國家。

例如晚期肺癌在單純化療年代的中位生存期僅1年左右,意思是隻有50%的患者能活過1年時間,5年生存率也不到5%。但隨著治療手段的進步,晚期肺癌的治療水平大大提高,在免疫治療時代,晚期現癌的5年生存率也提高了3-4倍,達到20%左右。5年生存率越高,意味著治療水平越高,治療效果越好。

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約30%患者的腫瘤細胞PD-L1表達TPS≥50%。KEYNOTE-024試驗資料顯示了現在這部分患者可以有31。9%的5年生存率,也就是1/3可以活過五年,是歷史資料的6倍以上,已經可以說是肺癌“慢病化”了,這是一個很大的提高。

別拿機率的事預估生存期。“我只30%的5年生存率啊……”,這種想法是不對的。5年生存率是一個對總體人群的預估、預期,對於個體而言,不必將總體的預估機率往自己頭上套。雖然是同一種腫瘤,還是有個體差異,即使5年生存率僅有5%的癌種,也有可能術後生存5年以上(臨床治癒),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那5%。因此,面對腫瘤,不要盲目恐慌或者輕易放棄治療。

確診肺癌後,不同的分期,治療手段和後續疾病的發展不同。

對於最早期(IA期)的肺癌,大多是無明顯症狀,而且往往是體檢發現的,這種情況下手術是首先治療手段,IA期的肺癌,均不需要後續化療,術後定期複查。對於IB-III期的肺癌,在確診後,有些可以直接手術,術後行藥物輔助治療,有些遇需要先進行手術前藥物、放療等新輔助治療,待腫瘤縮小後再行手術,術後再行鞏固治療

不論是哪種情況,同樣需要在5年之內,定期複查,防止復發,即使出現復發轉移也能早發現早治療。而對於初診即為晚期不可手術的肺癌,有部分患者是可以透過藥物轉化治療,達到可手術的標準,同樣有機會達到根治。另有一些患者則進入到藥物長期的維持控制中,在兼顧患者生活質量的同時,控制腫瘤的發展,延長生存時間。

在臨床中,5生存率越高,說明該疾病治療效果越好;而5年內不復發既體現了治療的效果,也反映了腫瘤本身的生物學行為惡性度並不是那麼高,治癒率較高。

5年之後可以高枕無憂了嗎?

NO!

5年之後,腫瘤仍有復發或轉移的風險。

因此,5年之後依然不能放鬆警惕,需根據醫生要求注意健康生活方式,定期複查。這樣即使發現復發轉移,也可以早期診斷、及時治療與控制,從而延長生存以及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