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鼓勵探索遺產對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巨大潛力

2022-12-27由 新京報 發表于 林業

聯合國什麼時候提出人類應該走可持續發展

日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和國際竹藤組織(INBAR)聯合舉辦了主題為“竹鄉碳計:世界遺產地減碳與低碳發展的新路徑”的線上研討會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保護的新視野”系列講座第三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鼓勵探索遺產對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巨大潛力。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鼓勵探索遺產對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巨大潛力

世界遺產對促進可持續發展有哪些作用?據介紹,世界遺產地及其所蘊含的森林、竹林、海洋以及活態遺產等為人類應對氣候變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例如,世界遺產地森林的總面積為6900萬公頃,約為德國疆域的兩倍,擁有生物多樣性豐富的生態系統,在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同時,還儲存了大量的碳。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氣候變化問題行動戰略2018-2021》提出,應利用遺產和文化多樣性,找到應對氣候變化的適當方法。今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透過50週年之際提出了“下一個50年:世界遺產作為人文精神、韌性和創新的源泉”的倡議,鼓勵探索遺產對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巨大潛力。

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之一,中國“雙碳”目標的實現是全球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關鍵。中國擁有56處世界遺產地以及豐富的自然和文化遺產,可以積極發揮遺產資源優勢以促進低碳減碳發展。

據多位遺產地和保護地負責人介紹,近年來,中國支援開展森林、草原、溼地等碳匯計量監測、鼓勵將符合條件的碳匯專案開發為溫室氣體自願減排專案,探索建立體現碳匯價值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目前,包括大熊貓國家公園、黃山、九寨溝、貴州赤水丹霞在內的保護地和世界遺產地已開展多項工作,積極探索低碳減碳發展和可持續管理的路徑。

新京報零碳研究院 程維妙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王愷一

編輯 陳莉 校對 李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