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慈利縣:復耕複種“添活力” 荒地搖變“致富地”

2022-12-04由 紅網 發表于 林業

丘陵田地適合種植什麼

紅網時刻張家界8月13日訊(通訊員 譚佳佳 唐熙清)今年的盛夏,慈利縣零溪鎮燕子橋村格外“紅火”,150畝的洞溪辣椒長勢喜人,夏收時節,成片的紅,一望無際。保守估計當地辣椒的畝產量在700斤,按當前市值計算,預計總收入45萬元以上,純收益達30萬元。走進村子,村民們喜悅的笑臉隨處可見。

這是2022年3月份以來,慈利縣實施耕地恢復,提高糧食產能,帶動本地經濟的縮影之一。目前,慈利縣荒地復耕複種工作正穩步推進。2022年全縣復耕複種撂荒耕地任務18000畝,截至目前,已完成耕地恢復11336畝。

一村一策,“米袋子”抓得牢,“錢袋子”拎得穩

接到耕地恢復年度任務後,慈利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縣政府攜有關部門迅速深入各鄉鎮開展調研,對耕地保護和恢復、嚴格落實耕地“非農化”和“非糧化”、違法用地清零和新增違法用地零增長等問題現場進行“解剖麻雀”。按照“穩妥有序、先易後難、科學管理、實事求是”的原則,採取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分類實施耕地恢復。

被譽為“中國天然硒谷”的慈利縣,生態環境資源條件優良,水源條件優越,十分有利於天然富硒米的種植。二坊坪鎮二坊坪村境內四面環山,屬典型丘陵地貌,適合水稻等農作物的生長。當地政府在接到耕地複種任務後,積極動員、廣泛宣傳。“誰種糧、誰受益”的標語直擊人心,堅持“地有人種、田有人管、責有人擔”,僅村裡本地的5名種植大戶,就承包種植了水稻200多畝,解決拋荒撂荒地100多畝。

南山坪鄉地處慈利縣西南部,多為山區,海拔較高,旱地面積較多,適合種植烤煙等旱地經濟作物。南山坪鄉積極鼓勵本地種植大戶,透過集中流轉承包拋荒耕地、無人耕種地,承包人自主出資恢復耕種條件,集中整治。僅桃花、犀牛兩個村就以此種模式恢復347畝種植旱地經濟作物,達全鄉年度恢復任務的52%。

小田並大田,適度規模化經營讓荒地變“寶地”

地還是這些地,如何讓這些地重新恢復生命力,慈利縣政府花了一番狠功夫。對於縣域類荒地“七零八散”、村民“孤軍奮戰”的情況,當地政府不斷探索“小田並大田,適度規模化經營”的模式,鼓勵鄉鎮採取流轉撂荒地,採用集中恢復整治的方式落實耕地複種。

楊柳鋪鄉堅持“宜耕則耕”,本著“戶戶做好思想工作,塊塊做好種植安排”的原則,積極探索“流轉+整治+耕種”模式。以申中村為例,村裡聚焦集中連片撂荒耕地,將100多畝荒地統一流轉給一個大戶種植烤煙,減少原來的地埂和畦溝,新的地埂畦溝不再是地界,而是應排灌需要而設。同時便於規模化、機械化操作,有效地解決了土地管理粗放、產量偏低的問題。預計產量在400斤/畝,產值約7200元/畝。帶動附近村民30餘人在家門口就業,人均增收約3000元每年,極大調動了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業熱情。

莊稼一枝花,高素質農民來當家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慈利縣培育了一大批懂技術、懂運營的“新農人”,給傳統農業注入了新活力。在復耕複種的工作中,透過“藏糧於地、藏糧於技”逐步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慈利縣堅持技術先行、科技支撐,要求技術人員多走訪、多檢視、多比對,逐村分析、逐戶幫扶、逐地指導,為每村、每戶、每個地塊提供必需的技術指導,確保各村能“因地制宜、因地施策”,科學種植,提升成片、零散恢復耕地的“含綠量”,提高耕地恢復後的“含金量”。如二坊坪村每年開展種植技術培訓2次以上,聘請省農科院專家授課,推廣科學種田,糧食產能大大提高,水稻畝產量提升200斤以上、每畝增收400元左右。

零溪鎮燕子橋村的農作物種植大戶,以前去巡地,出門得帶乾糧,風水日曬,沒幾個小時,地是看不完的。現在的他們只需要用手機就有無人機代替他巡地,十幾分鍾就可以巡查百畝田地,一覽無餘,哪裡有問題,哪裡缺什麼清清楚楚。用無人機定期開展巡地,採用人機結合巡地模式,有力解決了拋荒撂荒問題。

眾人拾柴火焰高,多方資金籌措讓復耕有保障

全縣大面積實施耕地恢復,資金是一個大問題,各鄉鎮集中連片整治尚可流轉、承包,但零散地塊整治有心無力,已發展成林果業的要恢復成耕地,補償無能為力,解決復耕資金成當務之急。

在瞭解這些困難後,各鄉鎮積極克服“等、靠、要”思想,主動作為,“各顯神通”。有的自籌資金,如楊柳鋪鄉華嶽村、龍躍村、楊柳社群集中攻堅,村(社群)自籌支付一半耕地恢復費用,降低恢復成本,克服了資金不足、產業衝擊等問題。有的“招商引資”,如楊柳鋪鄉申中村引導當地鄉賢投入600萬元,一舉解決了全村專案資金問題,投資者有收益,群眾得實惠,耕地也得到及時恢復、高效利用,一舉三得。有的發揮鄉村振興幫扶後盾單位的優勢,因勢利導發展產業,如零溪鎮燕子橋村在駐村幫扶隊的幫助下,投資15萬元種植150畝洞溪辣椒。

動態監管,好機制啟用一池春水

接到耕地複種的任務後,全縣統一機制、統一部署,成立工作專班,由縣自然資源局耕保股專門負責統一排程、彙總、上報。各鄉鎮按照全縣統一模式,成立工作專班統籌排程耕地恢復進度;各村聯村幹部堅持一週一彙報,工作專班一週一排程,及時組織人員現場核查核實,幫助解決各種疑難雜症。強化動態監管。各村將耕地恢復情況逐日上報,各鄉鎮統計進度後一日一報表,縣自然資源局耕保股將全縣工作進度一日一彙總、一日一排名,然後反饋工作專群,不僅全縣、各鄉鎮、各村工作進度一目瞭然,還為積極推進耕地恢復營造了比拼趕超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