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武漢“倉埠遺址群”考古報告來了,初步認定……

2022-12-03由 長江日報 發表于 林業

灰白組織0.1是什麼意思

武漢“倉埠遺址群”考古報告來了,初步認定……

井山村龍王墩。 長江日報記者許魏巍 攝

倉埠如其名——糧倉、商埠。它背靠大別山西麓,斜倚倒水,倉溪河貫通全境,陸路北上中原,水路南下長江,明清以來就是鄂東糧食和商品的重要集散地。散佈各村的明清至民國傳統建築星羅棋佈,儲存完好,一道宏偉的城牆基址則訴說著當年倉埠古鎮的繁華。

長江日報11月3日報道了考古團隊在武漢市新洲區倉埠街發現距今3000年前“西周環壕遺址群”的訊息,這是目前長江中游發現的唯一一處“四城並立”的西周遺址群,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11月3日,長江日報記者再次來到現場探訪了“倉埠遺址群”,一睹遺址群“真容”。

荒土墩下發現大墓

武漢“倉埠遺址群”考古報告來了,初步認定……

曾家墩遺址。

一座3米高的土墩孤零零地“蹲”在井山村中央,四周環繞著村民小樓。土墩遍佈蒿草荊棘,記者上下一趟,硬刺劃過衣服,蒼耳沾滿褲腿。墩頂有一塊平臺,3棵細長的樹直刺天空。據村中老人講,早年村民在平臺上舞過龍燈,後來就荒了。

“這就是一個荒土墩嘛!”帶著疑問,記者請教了村裡的一位80多歲的長者。據他回憶,當年村邊一彎池塘如月,村裡共有7個土墩環繞池邊,稱作“七星抱月”,後來其他6個土墩被平了,只剩這個最大的荒土墩。不過,這個土墩有個霸氣的名字:龍王墩。

考古人都知道,“墩”“堆”常常就是古代墓葬封土、遺址的稱呼,“七星墩”“唐朝墩”“三星堆”“馬王堆”……許多個考古遺址都用“墩”“堆”取名,而這個“墩”叫“龍王”,也預示來頭不小。正是因為這個名字引起了考古團隊的注意。

武漢“倉埠遺址群”考古報告來了,初步認定……

考古團隊聯想起《周禮》中的墓葬規制,所謂“七星抱月”其實是一個墓葬群,應該有兩個大的夫妻墓再加上一群小的陪葬墓,墓葬中甚至可能還有車馬儀仗坑。

記者從倉埠街道文化站事後徵集來的一張《夏氏族譜》裡的插圖中看到了老人描述的情景。那是一張清代翻刻的老地圖,地圖上清楚標明瞭村裡兩座大土墩和一排小土墩的位置,和考古專家的推測一模一樣。

考古團隊在龍王墩背面做了一個剖面探測,鏟刮出1米多高的土壤自然斷面,斷面清晰地顯示出不同顏色的土質層。指著幾個月前發掘留下的這個斷面,考古專家向記者一一細數:最上層是灰紅色土,土質疏鬆,屬於後代的人工堆積;下一層是黃灰色土,土質細膩,是當年的地上封土;再下一層是黃灰色夾灰白土,土質硬密,是當年的地下封土;最下層是黃褐色、灰黃色、紅褐色等五花土,是墓道的填充土。斷面顯示,這是一個人工堆積的封土無疑,而墓葬至今儲存完好。武漢市還沒有發現過這麼早這麼大的古墓。

武漢“倉埠遺址群”考古報告來了,初步認定……

龍王墩大墓及其附近墓葬分佈。

2022年7月,武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許志斌所長、武漢大學科技考古研究中心陳官濤教授、新洲區博物館胡曉斌館長組織專家學者團隊,對龍王墩、曾家墩、寨墩等土墩(崗地)進行了考古調查勘探,並形成了《倉埠街龍王墩、曾家墩、寨墩考古調查勘探工作報告》。在考古報告中,記者找到了他們獲取的勘探資料和出土的一批文物資訊:

龍王墩位於倉埠街道井山村龍王墩灣,其東距倒水河約100米,東北約6公里為武漢市文物保護單位——山善灣東周墓群。現場測量,龍王墩是一個近似圓形的土墩,直徑約23米,分佈面積約440平方米。墩頂距地表垂直距離約3米。

透過進一步的鑽探,考古隊在距離現存墩頂5。5米處發掘出了青膏泥層,青膏泥厚0。6~0。8米,並發現了以沙石填埋作為墓葬的防潮、防盜層。

根據上述資訊,考古團隊推斷龍王墩土墩為墓葬封土,其下埋藏著一座高等級貴族墓葬。墓葬東西向,墓葬坑口東西長約20米,南北寬約15米,墓道在墓坑西側中部,墓道寬1。78米,長約4米;原始封土直徑35~38米,分佈面積約1000平方米。

根據墓葬形制及既往考古資料,考古團隊推測墓葬周圍或有車馬坑分佈。

在建築工地找到城牆

武漢“倉埠遺址群”考古報告來了,初步認定……

考古發掘出土的寨墩文化層。

有大墓必有大城,是考古界的經驗。以“墩”為線索,考古團隊又對周邊村子裡帶“墩”的地名進行了重點勘查,很快得到迴應:周邊幾公里範圍內的五峰村有“寨墩”,寶店村有“曾家墩”,陶崗村有“廟墩”,林江村有“大墩”。這些墩和龍王墩不同之處在於都是沿倉溪河或其支流分佈,形制巨大,周圍有壕溝環繞,呈現明顯的西周時代遺址特徵。

記者隨後來到了離龍王墩最近的林江村“大墩”。放飛無人機飛過上空,可以看到倉溪如帶,大墩呈半圓形聳立於田野之中,鬱鬱蔥蔥,古壕溝雖已乾涸,但形狀清晰可見。倉溪在遺址南部由西北折向東南,形成一個巨大的拐彎,古人正是利用河道拐彎、水流放緩的地段,切開黃土臺地,修環壕、築高臺,再引倉溪河之水入環壕,一座巍峨高聳的環壕古城便渾然天成。古人築城選址中的“山—丘—水—城”生態智慧在此一覽無餘。

看完大墩,記者又來到寶店村的“曾家墩”。曾家墩遺址位於倉埠街寶店村慧恩禪寺內,北距東倉溪河約150米,東約200米為寶店村張家咀灣。一個現已停工的大型施工現場,曾經在開挖地基時翻出了埋藏地底的熟土,裡面夾雜著大量夾砂紅陶、灰陶、黑皮陶,還有泥質灰陶、紅陶片。考古團隊拼接這些陶片後,辨認出其中的器形有鬲、盂、盤、豆、罐等,紋飾以細繩紋為主,少量細繩紋上有附加堆紋。

更重要的是,土裡有大量泛紅燒土塊,這是古城牆基的標誌。順著挖掘機挖過的地方,記者也看到了當年城牆基址的原貌。考古專家介紹,古人築城奠基,一般用火燒方式強化硬度。“曾家墩城牆基址最少有3層夯土,每層土都用火燒硬。”他說,越厚實和精細加工的城基,也就越能承載高大的城牆。

據考古報告稱,曾家墩遺址是一個高約6米的橢圓土臺,東西長100米、南北寬75米、面積達7500平方米,是4座遺址中最大的。城基有3層夯土:一層為黃褐色夾灰白土,土質細膩、堅硬,厚0。6~0。9米;一層為黃褐色土,土質較緻密,厚0。1~0。15米,夾雜大量紅燒土塊及草木灰;一層為灰白色土,土質較緻密,厚0~0。3米,夾雜少量紅燒土顆粒。根據現場採集到的大量遺物分析,專家認為,曾家墩是一座西周時期的遺址。

兩處遺址儲存完好

武漢“倉埠遺址群”考古報告來了,初步認定……

曾家墩遺址出土的陶片。長江日報記者許魏巍 攝

考古報告中還記錄了考古團隊對寨墩和廟墩的調查資訊。透過這份報告,記者得以瞭解到“倉埠遺址群”一些更詳細的資訊。

寨墩位於倉埠街五峰村何夾灣以南450米一近橢圓形崗地上,北臨倉溪河,東距曾家墩遺址2。2公里,南北長約55米,東西寬約35米,分佈面積約1900平方米。考古團隊從崗地中心呈“十”字以5米1孔進行鑽探,發現了厚度超2米以上的灰黑色土層。土層土質疏鬆,含少量夾砂紅陶、黑皮陶片,可辨器形為罐、鼎足,鼎足呈柱狀,有刀削痕跡。分析出土陶片、鼎足,專家推斷該遺址年代為西周時期。考古團隊在遺址邊緣外圍還發現了一寬4。5米、深2。7米的環壕遺址。

結合現場調查和鑽探確認,考古團隊認為寨墩遺址文化層堆積達5米以上,其與曾家墩遺址距離相近,且時代一致,推測兩者之間或有一定聯絡。

廟墩遺址位於陶崗村東南,北臨東倉溪河。遺址由環壕和土墩兩部分組成。土墩原高5~6米,2011年當地為蓄東倉溪河之水,取廟墩之土修建降龍壩,將土墩降低近4米。專家從地形觀察,其環壕寬15米左右,採集陶片有鬲足、灰陶罐口沿等。

廟墩、寨墩、曾家墩、大墩,形制相似,時代一致。也就是說,西周時代的先民在更早的人類聚居點基礎上掀起了一個築城的高潮,4座城池,互為掎角,守望相助。綜合幾處遺址所得到的資訊,考古報告初步認定:“龍王墩為一東周時期墓葬,曾家墩及寨墩為西周時期遺址。此三處文物點均為新發現,對研究本地區周代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均有重要意義,具有很高的文物保護、科學研究、宣傳教育、展示利用等價值。”

(統籌:諶達軍 餘坦坦 文字:長江日報記者周劼 通訊員盧發生)

【編輯:符櫻】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