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匠心手藝人の中國故事

2022-12-03由 匠心手藝 發表于 林業

古代的金線是怎麼做

匠心手藝人の中國故事

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做技藝高超又美麗的東西,無論是繪畫還是器物。對於從抽象表現主義開始的美國式現代藝術,強加哲學又毫無功力,我總覺得是理過其辭,淡乎寡味,無論如何也心儀不起來。

匠心手藝人の中國故事

匠心手藝人の中國故事

其實現代藝術是我少年時期天天浸淫於其中的,年紀漸長,反而對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手藝好奇起來,汪曾祺回憶沈從文提及某種文物時常是讚歎不已。馬王堆那副不到一兩重的紗衣,沈先生不知說了多少次。刺繡用的金線原來是盲人用一把刀,全憑手感,在金箔上切割出來的。沈先生說起時總是感動極了,我也感動,對別人說起好多次。又得知原來現在世界上造精密儀器的方法,還是中國古代的失蠟法。馬未都講他得到過一隻很美的古董碗,以為是皇帝用的,沒想到原來是普通百姓用的碗。這讓他對文物產生了興趣,也使我對傳統工藝的造物之美有更深的認識。可明清以降,經過迭次的極端革命,加之文革造成的文化斷層,審美斷層到一個幾近悲哀的地步。那種仿明式傢俱,假大理石和酒吧燈光的組合我在很多人家裡都領教過。

匠心手藝人の中國故事

匠心手藝人の中國故事

匠心手藝人の中國故事

匠心手藝人の中國故事

林語堂曾說,中國人在科學上“無論如何不能自命不凡”,而在哲學上“永遠不會給西方留下一個持久的印象”,在社會組織上“孔學過於刻板,道學過於冷漠,佛學過於消極”,只有藝術上中國是獨特的,中國人“明白同一棵樹的早晨與夜晚、明朗的白天與迷霧的清晨,影子和色彩是怎樣的不同”,生活本身的藝術化是中國文化中最經久不熄的品質,曾經在江南得到了最為充沛的表達,而現在則早已煙消雲散。

近代設計思潮把社會責任,環保,科技都丟給設計師,造型和美感忽然就在設計教育中被忽略了。

匠心手藝人の中國故事

匠心手藝人の中國故事

我一直不覺得美該被忽視,且不說西方有過“懂得在戰爭中保留美術館的君主,就不會發動戰爭”的說法,近代辜鴻銘也認為“禮”與其翻譯作“rite”不如譯作“art”,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鑑激刺感情之弊,而專尚陶養感情之術,則莫如舍宗教而易以純粹之美育”。以物品陶冶性情,撫慰心靈,會不會也讓人更良善謙和文質彬彬似君子呢。

無論東方西方,藝術都是有錢有勢官宦貴族富商的玩物,這些人的品位決定了由名家名作構成的藝術史。在中國,由於文人入仕,而且皇帝老兒也多是半個飽讀之士,藝術和造物都多少有點文人趣味。中國文人的作為並不止於寫詩寫書,凡是他們用的東西,都被品評過,改造過。所以你看咱們的紫砂壺就比雕花鑲邊亮晶晶的銀茶壺要洗練淡逸有韻致的多。他們不但自己挑選品評,有時候還自己設計,嵇康打鐵,朱笑天做木工,趙佶不但舞弄舞弄丹青,還愛把夢見的東西變成真的。

匠心手藝人の中國故事

匠心手藝人の中國故事

匠心手藝人の中國故事

匠心手藝人の中國故事

有一次徽宗夢見雨過天晴,醒來便下一道諭旨“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所以你看汝窯的東西這麼美麗,都是能工巧匠克服困難做出來的。清代的幾位皇帝處理一千三百萬平方公里泱泱大國的政事之餘,還特有閒工夫把玩自己用的器具,便是一點花瓶上的紋樣,木刻上的落款不滿意,也下令工匠一改再改改到滿意為止。這樣的上行下效,結果是連貧農窮書生家裡也拾掇的雅緻,貧也講究個清字,什麼叫為濁富不若為清貧,就是家裡東西少,但是維持的像樣,窗明几淨的。

古代的物品為什麼好看,還跟都是手工做的有關,海德格爾:“在每一件作品中所包含的每一個手的動作都貫穿著思的因素,手的每一舉措皆於此因素中承載著自己,一切手的作品都根植于思。”手帶著幾十萬年進化得來的靈活靈巧,古代一逢盛世,就出現巧手奪天工的神匠。現在有些工廠根本不做設計,從圖紙到機器生產,全然沒有經過手的撫摸,沒有拿在手上整體感受,生產出來的東西讓人一愣地醜。

當然我不是說所有的現代設計都糟糕,至少一些價格便宜的東西幾乎是細節上粗濫,搭配上刺目,難道廉價就活該不美,花大錢才能請到好設計師?

匠心手藝人の中國故事

匠心手藝人の中國故事

匠心手藝人の中國故事

匠心手藝人の中國故事

大眾的美感是一個基礎,審美缺席造成了今天的產品良莠不齊。我們可以慢慢的把它們拾回來,但是不一定只能從西方的設計和藝術裡汲取養分。米蘭,紐約設計展覽裡頭那些有點怪的設計,那些看起來不怎麼樣的設計,是要有一整個設計史的觀看經驗才能看出其間趣味的,不適合大部分國人欣賞。反而是要對中國文化有真正的認同感,浸潤於其間,才能真的做出好的中國設計。

匠心手藝人の中國故事

匠心手藝人の中國故事

匠心手藝人の中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