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它是古代“米中之王”,因產量低被淘汰,但病變後卻成美味

2022-11-29由 禾木報告 發表于 林業

紅蓮米是什麼

導讀:它是古代“米中之王”,因產量低被淘汰,但病變後卻成美味

“五穀雜糧”這個詞大家都聽過,但很多朋友或許不知道,在我國古代的時候,五穀並非是五穀,而是六穀,它們分別是

稻、黍、稷、粱、麥、菰

,這裡面的

稻、黍、稷、粱、麥

指的是水稻、黃米、小米、高粱、小麥,這些在如今都很常見,可這裡的菰是什麼?為何會被除名呢?

實際上這個菰也是一種糧食作物,在我國古代的時候,有著很高的聲望,被譽為“米中之王”,而且它的種植歷史也十分的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就被我國的古人們食用了。

它是古代“米中之王”,因產量低被淘汰,但病變後卻成美味

(種植的菰)

菰結出來的籽叫做“菰米”,在古時也被稱作“雕胡米”,和咱們常見的米,也就是水稻的籽完全不一樣,它長得很長,顏色偏黑褐色,雖然不夠美白,卻被古人們視為美味,認為它香氣撲鼻,滑嫩爽口,因而到了漢代的時候,菰米被列為九種“至味”之一。

等到了唐代時,菰更是被大量種植,唐代的大詩人李白就在詩中寫過“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此外,杜甫的筆下也寫過“滑憶雕胡飯,香聞錦帶羹”,可見菰米在當時有多麼受喜愛。

它是古代“米中之王”,因產量低被淘汰,但病變後卻成美味

(菰產的籽,叫做“菰米”)

然而菰米雖然好吃,卻因種種原因,人們對它的馴化種植始終不如水稻、小麥那麼成功,其產量一直很低,即使經過千年,到了現代這個科學技術十分發達的年代,菰米的產量也只有每畝10到25公斤左右,這點產量都沒法與唐代時的水稻、小麥相比。

作為人們賴以生存的糧食作物來說,適應性好、產量高才是王道,因而菰米並不算一種合格的糧食作物,它的那點產量不能讓人們吃飽飯,所以到了宋代之後,菰就因為產量太低被淘汰了,沒人種植了,甚至還被列入了饑荒時期的救荒植物。北宋的蘇頌在《本草圖經》裡就寫到:“至秋結實,乃雕胡米也。古人以為美饌,今飢歲,人猶採以當糧。”

它是古代“米中之王”,因產量低被淘汰,但病變後卻成美味

(菰米感染黑穗病後,莖部膨大成紡錘狀)

菰米雖然被淘汰了,使得如今很多人都不知道它還曾是“米中之王”,但菰在如今卻依舊被大量種植,原因是它感染病菌之後,會長出一種美味的蔬菜,那便是“茭白”,在民間也稱作茭兒菜、茭筍、高筍、茭瓜等。

實際上在我國唐代末期的時候,農民們在種植菰時就發現,菰的莖部感染黑穗菌之後,會膨大,這膨大的部分不僅可以食用,味道居然也很美味,可菰一旦感染了這種病菌,就不結穗了,也就不能產出菰米了,因此在當時也沒受到人們重視。

後來到了宋代、明代時,由於氣候變冷,再加之菰已經被淘汰了,所以茭白也沒了下文。

它是古代“米中之王”,因產量低被淘汰,但病變後卻成美味

(農民採收菰病變的莖部,即茭白)

簡單點來說,茭白就是菰感染黑穗病之後所長出來的一種蔬菜,是一種病態產物,如果是玉米、小麥感染這類黑穗病,就會導致減產甚至絕收,可是在菰身上卻可以變廢為寶。

我國的農業研究者們覺得菰的這種特性可以利用起來,於是到了近十幾年,菰就又開始被大量種植了,當然,種植並不是為了收穫菰米,而是讓它感染黑穗病來長出茭白。茭白也不負農業研究者所望,果然成了人們喜愛的水生蔬菜之一。

其實人們喜歡茭白,不僅僅因為茭白好吃,還因為茭白的營養價值十分豐富,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E、微量胡蘿蔔素和礦物質等,同時還有著清解熱毒、利溼退黃、補虛健體的食療價值。

它是古代“米中之王”,因產量低被淘汰,但病變後卻成美味

(採收的茭白)

總而言之,菰雖然因為產量太低被淘汰了,可它病變後卻成了美味,依舊發光發熱,為人們做出了貢獻,所以大家在吃它的時候,還是應該瞭解下它,你認為呢?

現如今正是茭白採收及大量上市的季節,正是當吃的季節,不知大家是否買茭白來吃了呢?你覺得茭白如何做好吃呢?歡迎留言分享交流哦!

它是古代“米中之王”,因產量低被淘汰,但病變後卻成美味

新鮮現摘農家高山茭白高筍時令蔬菜月子下奶茭瓜交白野生新鮮茭白

¥

16。52

拼多多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