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五蓮縣小古家溝村:一方鄉愁如墨,十年逐綠棲居

2022-11-21由 金臺資訊 發表于 林業

水葫蘆能在糞水中生長嗎

深秋的清晨,東方剛剛泛起魚肚白,一縷淡淡的晨光灑下,喚醒了沉睡的大地。

在遠處飄來的一聲聲雞犬鵝鳴聲中,五蓮縣洪凝街道小古家溝村,偶爾有幾處人家的屋頂上燃起了縷縷炊煙,那嫋嫋的白色炊煙瀰漫在老屋的上空,彷彿飄渺的雲霧徐徐升起,屋前的那棵掛滿果子的歪脖子柿樹就浸染在了這一片朦朧裡,一切靜謐而美好。

83歲老人馮啟梅在給老伴泡好一壺清茶後,便起身來到院子裡,先清掃一下落葉,再拿起水桶給房前屋後的花花草草澆澆水,這一習慣,老人已經保持了整整十年。雖然村裡人有專門的保潔環衛工定期來打理這些花草樹木,還有網格員每天來巡邏監督,但馮啟梅就是樂意自己動手。

五蓮縣小古家溝村:一方鄉愁如墨,十年逐綠棲居

“村裡給我們創造了這麼好的環境,我們很感激,力所能及地把自己門前屋後打掃乾淨,也算是給村裡作貢獻了。”馮啟梅笑著說。

在小古家溝村,有著同樣想法的不止馮啟梅一人。

“十年前,我們村可沒像現在這麼好看,那時候啊全是土路,一颳風,迷得人都睜不開眼,自從種下了這些綠葉子,村裡乾淨多了。”

“這些綠葉子把我們村打扮得讓前後左右村都羨慕,我們現在出去倍有面子。”

“因為我們村漂亮,外村的姑娘都願意嫁來我們村,我們村的小夥子們可不愁找媳婦呢!”

這是村民們的心聲,也是真實寫照。

“為了這片綠,我可是打了不少的‘嘴仗’,現在想想,一切都值了!”說這話的是小古家溝村黨支部書記申永娟。

當我們走進古家溝社群服務中心時,申永娟正在把一盆盆開得旺盛的夏菊搬出來曬太陽,花盆很重,但申永娟幹得卻很起勁。

申永娟帶我們在村裡轉了一圈,實地感受了一下這個擁有“省級文明村”、市級“美麗鄉村”等多個榮譽稱號的小村莊。

小古家溝村鄰近縣城,靠近222省道,交通便利,區位優勢良好。但在數年前,村裡髒亂差也是出了名的。

轉機出現在2010年的春天,在林業部門的扶持指導下,村裡投入70多萬元綠化專用資金,整治村居村貌。他們精心挑選了具有代表意義的黃楊、紅葉石楠和大葉女貞3個品種的綠化苗木,分別按低、中、高3個高度層次種植在村裡的大街小巷。

“就拿這黃楊來說吧,俗話說‘家有黃楊,世代棟樑’,黃楊木是君子的代表,象徵著高尚的品格,一般三代人守護才能成材,我們是想給子孫後代留下點東西。”在上任黨支部書記前,作為村“兩委”成員的申永娟看著那一棵棵苗木種下去,再看著它們一點點長大、一點點移植,直到滿眼綠色。

剛栽種那會兒,申永娟一天的工作就是步行著穿梭在村裡,不停地處理突發情況,“申委員,這片地裡有個大石頭搬不動啊。”“申委員,我家有事,今天不能去栽樹了。”“申委員,老王家的牛正在吃剛種下去的苗木,說了也不聽!”……

申永娟就親自去搬石頭、去刨坑栽樹、去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做群眾思想工作。半年多時間裡,申永娟穿破了4雙鞋、瘦了7。5公斤,臉上曬破了皮,手上磨出了繭,天天啞著嗓子和大傢伙吃在一起、幹在一起。

“我們村裡能有這樣的變化,多虧了有個好支部帶領!”這是79歲老人張龍玉的心裡話。

在綠化建設的同時,村“兩委”幹部、黨員村民代表帶頭清理起街道衛生。藉著這個好勢頭,村裡又開展了路面硬化、亮化工程,通上了自來水,整改電路,從此漫天“蜘蛛網”變身別樣“五線譜”。2018年,村裡又把小巷子全部透水鋪裝,在每家每戶前栽上葡萄,搭上葡萄架。

每到盛夏,一串串葡萄在“綠蓋”之下像寶石一樣,掛在家家戶戶門前,偶爾伸手摘下一顆,放進嘴裡,酸甜酸甜。

為了保持良好的衛生環境,村裡實行了網格化管理,村民們自己推選出各自網格的管理員。“網格管理員就是我們的左鄰右舍,大傢伙都是一輩子的老鄰居了,誰也不想給管理員添麻煩,所以大家都很自覺地保持自己家房前屋後的衛生。”一位村民這樣說。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的生態環境既是自然財富,也是經濟財富。

2018年初,一家賣本地農產品的電商入駐位於小古家溝村北側的五蓮縣電商創業孵化基地,需要不少勞動力。48歲的張先芬組織起村裡的婦女一起來基地打工,因為離家近,電商平臺的老闆又都給現錢,所以很受村民們歡迎。

除了電商創業孵化基地外,還有不少廠子、公司都被這裡的環境所吸引,紛紛前來入駐發展,這其中有年產值近千萬元的食品廠,也有承包大片土地發展桂花種植的桂花培育中心。

“村委跟我們有約定,勞動力優先使用小古家溝村人,我們廠最多的時候有百十口,就算農忙的時候也得有六七十口,村民們在我們這兒人均年收入近4萬塊錢。”五蓮縣食譽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如是說。(秦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