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防範外來入侵物種,桂林這樣構築三道防線

2022-10-08由 人民融媒體 發表于 林業

如何預防外來物種入侵

本文轉自:桂林生活網

最近,一種名為“鱷雀鱔”的怪魚,頻頻登上熱搜。它是外來入侵物種,“老家”在北美洲,長著和鱷魚一樣的短吻和兩排匕首般鋒利的牙齒,號稱“一條就能吃掉整湖魚”。

記者從相關部門瞭解到,鱷雀鱔也曾在桂林現身,除此之外,桂林也出現過其它外來入侵物種的身影。那麼對於這些外來入侵物種,桂林是如何防控的、採取了哪些應對措施?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

鱷雀鱔多年前曾在桂林現身

鱷雀鱔近期引起關注,是因為它在河南汝州中央公園雲禪湖裡出現了:它生性兇猛又缺乏天敵,號稱“一條就能吃掉整湖魚”。為了抓到它,工作人員將雲禪湖20多萬立方米的湖水排幹,終於在8月26日將兩條鱷雀鱔抓住,並做無害化處理。

緊接著,各地發現鱷雀鱔的新聞頻頻出現。8月25日,廣西桂平市農業農村局在西山風景區蓮池內捕獲2條鱷雀鱔,隨後進行了無害化處理。有媒體統計,近半年以來,國內至少已經捕捉到19條鱷雀鱔,涉及12個省區市。

桂林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鱷雀鱔是一種淡水巨型食肉魚,只要是水裡的活物幾乎通吃,而且它的魚鱗堅硬,讓它沒有競爭對手,一旦被隨意放生到天然水域,會對水體生態系統帶來滅頂之災。“而且鱷雀鱔的牙齒鋒利,非常兇猛,很容易傷人。”

該負責人表示,2020年,鱷雀鱔就被列為我國禁止放生或遺棄的主要外來物種。今年,農業農村部等相關部門制定《關於印發外來入侵物種普查總體方案的通知》,對10種主要外來水生生物進行全國性普查,也包含了鱷雀鱔。此外,在《桂林市農業外來入侵水生動物普查面上調查參考清單》中,鱷雀鱔也名列其中。

“七八年前,有執法人員在桂林一水塘裡發現過鱷雀鱔,當時進行了有效處置。這幾年,桂林再沒發現過鱷雀鱔。另外在花鳥市場,也沒有看到這種幼魚出售。”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桂林海關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海關部門對外來入侵物種的管理職責包括實施口岸檢疫監管、開展境外風險預警、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打擊跨境外來物種違法行為等。目前,口岸進口渠道沒有截獲相關物種,桂林目前沒有發現鱷雀鱔入侵。

這些外來入侵物種也不陌生

到底哪些物種會被稱作“外來入侵物種”?

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外來入侵物種是指傳入定殖並對生態系統、生境、物種帶來威脅或者危害,影響我國生態環境,損害農林牧漁業可持續發展和生物多樣性的外來物種。

“福壽螺、牛蛙、克式原螯蝦(小龍蝦)、柑橘大實蠅、曼陀羅、鳳眼蓮(水葫蘆)……它們都被列入了我市農業外來入侵水生動物、外來入侵病蟲害、外來入侵植物普查面上調查參考清單。”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這些物種適應能力很強、種群迅速繁殖,會嚴重影響本地生物的多樣性。

紅火蟻也被列入了調查參考清單之中,屬於外來入侵物種。去年10月底,市民朱先生在龍門大橋附近釣魚時被紅火蟻咬傷,沒多久便全身發癢、大面積出疹子,甚至休克。所幸他及時就醫才轉危為安。

據瞭解,紅火蟻會將毒囊中的毒液注入人的面板,毒液裡含有生物鹼、小分子蛋白等毒性物質,極易對人造成過敏反應,從而引起蕁麻疹症狀的過敏性休克,甚者可能導致死亡。

桂林是柑橘生產的最適宜區,也是全國最大的柑橘產區。不過,桂林種植戶們要防控的外來入侵病蟲害有好幾種,其中柑橘黃龍病就是危害柑橘生產的最危險的傳染病。柑橘感染黃龍病後,輕則產量逐年下降,重則引起病樹3至5年死亡,大片柑橘園摧毀。

構築防範外來入侵物種的三道防線

今年8月1日起,由農業農村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海關總署聯合釋出的《外來入侵物種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施行,提出了防止外來入侵物種的三道防線:源頭預防,監測預警和治理修復。

據瞭解,在這三道防線中,源頭預防佔據首位。海關部門和農業部門是“源頭預防”外來入侵物種的主力軍。

桂林海關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桂林海關機場辦事處有效利用X光機檢查、檢疫犬搜查、人工巡查、網上監督、公眾舉報的方式,嚴厲打擊非法郵寄和攜帶植物種子種苗、逃漏檢等違法行為。

農業方面,則要進一步規範引種管理。農業、林業部門如因品種培育等特殊需要從境外引進農作物和林草種子苗木、水產苗種等外來物種的,應當依據審批許可權辦理進口審批與檢疫審批。屬於首次引進的,引進單位應當進行風險分析,並向審批部門提交風險評估報告。

要做好第二個防線監測預警,首先就是要掌握外來入侵物種狀況。目前,我市農業農村局已經啟動農田、漁業水域區域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工作,並組建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工作推進組,3個專項工作組對我市農業外來入侵物種進行大清查,以此構建外來入侵物種資訊資料庫,幫助分析外來入侵物種對經濟、生態和社會的影響,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措施,為科學防控提供基礎資料支撐。

透過每十年一次全國普查,構建全國外來入侵物種監測網路,開展常態化監測。省級以上農業農村、林業草原等主管部門和海關應當加強監測資訊共享,分析研判外來入侵物種發生、擴散趨勢,及時釋出預警預報,指導開展防控。

第三道防線是治理修復。這些年,我市就外來入侵病蟲害防治開展了不少工作。

近年來,我市大力推廣柑橘黃龍病防控“三板斧”(統防柑橘木蝨、清除柑橘黃龍病病樹、種無病苗),積極建設柑橘黃龍病綜合防控示範區,樹立示範樣板,柑橘黃龍病防控工作走在全區前列。目前,我市已對全市柑橘黃龍病阻截防控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大力開展病株普查,摸清發病及失管果園的情況,廣泛動員果農主動清除病株,對於不配合的病園和戶主外出的病園,嚴格依法依規限期進行強制清除,不留死角隱患;要抓住蟲口密度下降的有利時機,集中進行2次以上撲殺柑橘木蝨行動,持續壓低木蝨蟲口密度;不斷最佳化區域佈局,推進失管果園治理,淘汰一批“三低”柑橘果園,發展一批柑橘新優品種,引導開展柑橘產業調整。

在紅火蟻的防範上,我市也下了不少功夫,全市農業農村系統及時開展紅火蟻調查、監測、防控、宣傳、培訓。去年,市農業農村局要求各縣(市、區)做好紅火蟻的監測和普查工作,加強對當地生產的帶土植物的產地檢疫,做好防控技術措施。今年5月初,象山區農業農村局積極對接桂林市植物保護站開展紅火蟻防控工作,在技術人員指導下對紅火蟻窩進行施藥。

不得擅自引進、釋放或丟棄外來物種

記者注意到,在“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中,小龍蝦、牛蛙等不少人鍾愛的美味佳餚也名列其中,在菜市就能買到。記者進一步查閱資料瞭解到,牛蛙是我國公佈的第一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中唯一的脊椎動物。

“這類外來入侵物種要重點監測和防控在野外發現的種群。”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

廣西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武正軍教授說,如果牛蛙馴養後出現逃逸,或者遇到行情不好養殖戶棄養的情況,其憑藉適應能力強、食性廣、天敵少、壽命長、繁殖能力強的特點,會在野外建立新種群,易於入侵和擴散,會對生態平衡造成較大的破壞和威脅;而小龍蝦適應性強,種群增殖速度快,食性廣泛,對像水稻等水生、半水生作物有災害性破壞,且小龍蝦會打洞,對水利工程也有破壞作用,小龍蝦的野外種群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外來物種。

武正軍告訴記者,外來入侵物種如果在我國找到適宜的生存環境,會大量繁殖建立種群,同時對原有的生態系統造成危害。以鱷雀鱔為例,它位於食物鏈的頂端,會直接捕食所在水域的各種魚類,如果不及時處理,可能造成該水域魚類物種的滅絕。同時,外來入侵物種會競爭棲息地,例如福壽螺比本地螺生存能力強,即使在無水和無食物的惡劣條件下,成螺也能以休眠方式生存下來。福壽螺已於2003年被國家環保總局列為首批入侵中國16種危害最大的外來物種,對農業危害性極大,同時,福壽螺也是一種人畜共患寄生蟲病如卷棘口吸蟲、管圓線蟲等病的中間宿主,若烹飪方法不當,生食或未熟透食用,可能造成寄生蟲感染,威脅人體健康。

此外,外來入侵物種可能攜帶寄生蟲和致病菌,而本地物種對於這些寄生蟲和致病菌缺少抵抗而容易感染某些疾病,從而影響本地物種的正常生長、繁殖。

“外來入侵物種一旦定殖、入侵成功,徹底根除難度大,嚴重影響入侵地生態環境。”武正軍表示,對於外來入侵物種的預防,最重要的就是在源頭上做好防範。

值得廣大市民注意的是,《辦法》中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引進、釋放或丟棄外來物種。

近年來,不少熱心市民自發到江邊或湖泊水庫邊開展放生活動,有的人就會購買巴西龜進行放生。而巴西龜是明令禁止用於增殖放流的外來物種之一。因為放生或者無意間的逃離飼養環境進入水域,將會對水域的其它水生物造成很大威脅。。

武正軍建議,要廣泛開展外來入侵物種的宣傳,讓廣大市民知曉什麼是外來入侵物種,存在什麼危害,從而做到不買賣、不隨意放生,同時,在野外發現外來入侵物種及時向相關部門報告,由專業人員採取科學的方式予以清除。“也建議相關部門結合本地監測情況,加強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動態調整,強化對外來物種全過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