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揭秘|18米高“祝福祖國”花果籃咋搭建?哪些新品種亮相花壇?

2022-09-25由 新京報 發表于 林業

灌木規格怎麼表示

在宏偉的天安門廣場,正在搭建中的“祝福祖國”花果籃漂亮又大氣,吸引遊客駐足拍照。在長安街上,造型各異的花壇色彩鮮豔,一些新品種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據介紹,搭建高18米的巨型花果籃,需要提前製作一個1:20的花果籃小模型,在模型上進行插制,並透過3D掃描等技術形成數字花籃,為真正的搭建提供定位輔助。即將亮相的百個花卉新品種中,不少品種將根據花壇的不同寓意進行集中擺放。

關注1

高18米的大花果籃是如何製作搭建的?

北京城建園林花木公司花藝師李海波介紹,他們從設計師手中拿到的花果籃效果圖是南北兩個方向的平面圖,花藝師需要加以深化,使花果籃變得立體。

他們首先會製作一個1:20的花果籃小模型,高18米的花果籃縮小後不到一米高。花藝師會購買或定做小的模擬花果,在模型上進行人工插花,透過這一環節,他們將要用到的花果品種、規格、顏色、數量等資訊統計出來,以便為下一步建模型和加工製作提供依據。插花完成後,花藝師還會進行3D掃描。“掃描出來的不是完整的立體模型,我們修復模型之後將呈現數字花籃,為真正在廣場上搭建花籃進行定位輔助。”

如何讓花果籃給人花團錦簇、碩果累累的感覺?李海波說,插花時會先將花果籃輪廓和焦點花進行定位插制,大概有20枝模擬花。在插制順序上,大模擬花從下往上插,小的作為填充花卉的花從上往下插。“這是從加工工藝安全考慮出發進行的處理。”

儘管縮小版花果籃模型已將花果位置固定,但在現場還原放大仍然存在難度。李海波解釋說,模擬花內部是不鏽鋼骨架,外面罩著過膠布或PU材料,存在彈性,所以它們插在乾花泥中有2-3釐米的誤差,但放大後,誤差可能達到40-60釐米。為了防止“走樣”,花藝師在現場會分三層插制,中間一層是核心造型,要確保無論如何插制,整個花籃仍然保持周正的輪廓。

籃內主花材選取的水果多達10種,水果製作使用了玻璃鋼材質,看起來顏色更漂亮且有光彩。但由於玻璃鋼材質是硬的,也給安裝定位帶來了一定難度。“我們必須先為水果預留位置,否則空間小了擱不進去。”

揭秘|18米高“祝福祖國”花果籃咋搭建?哪些新品種亮相花壇?

花果籃小模型。受訪者供圖

關注2

哪些新品種將首次亮相?

今年百個新品種將首次亮相天安門廣場和長安街。參與本次國慶花壇佈置任務的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先哲表示,百個新品種包括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品種、鄉土植物和國外引進的品種三類。

花園小菊“絢秋”系列的最新品種、秋海棠“巖”系列、孔雀草“橙韻”、月季“新時代”、狼尾草“麗秋”、知風草“盈逸”、一串紅“彩鈴紅”、圓柏“蒙林蘭柏”、小檗“冰川紅葉”等30餘個自主選育新品種集中亮相,創歷史之最。

大葉鐵線蓮、毛蕊花、偏翅唐松草、兩頭毛等24種在華北地區土生土長的鄉土植物,具有產業化的潛力,被選中參加此次盛會。引自國外的彩色針葉樹、花灌木、花壇花境植物新品種,也將全方位應用在花壇佈置中。“這三類花卉將配合花壇的主題集中擺放。” 張先哲說。

東單東北角“創新發展”花壇有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寓意。“30多個自主選育的新品種有一半以上將集中放在這個花壇,因為這很契合創新發展的主題。”

來自華北地區的土生土長的鄉土植物抗性強,將被集中放在東單東南角寓意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協調發展”花壇。

外來引進的品種,多數將被放在東單西北角的“開放發展”花壇,這個花壇寓意構建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其他花壇也有這些新品種擺放,只是在相應主題花壇中用得比較集中。”她補充說。

關注3

如何調控花期,滿足“國慶檔”需求?

菊花是短日照開花植物,很多品種自然花期在國慶後,尤其是原來引進國外的品種自然花期較晚,而自主研發的花園小菊“絢秋”系列能在“國慶檔”盛開。

“有的菊花開花早,有的則比較晚,我們透過雜交育種的方式,篩選出能夠在國慶前自然開花的新品種。”張先哲說,花園小菊“絢秋”系列新品種的研發要實現三個目標。

首要目標是自然花期提前,要求能在9月25日進入盛花初期,在“十一”期間盛開。其次,品種的抗性要強。要滿足“國慶檔”需求,就需要經歷七八月的高溫和雨季,能扛住高溼高熱的氣候,否則成品率會非常低。第三是生產要方便,要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花朵緊密緊緻,不用人工摘心或修剪,就能夠自然成球。

“我們自主選育‘絢秋’系列,基本就按照這三個目標進行。”張先哲說,雜交育種自2011年就已經開始,經過10多年的反覆雜交、篩選,才最終獲得一批較為穩定的新品種。“一個新的品種培育出來後,必須要觀察它的穩定性,比如看第二年、第三年是否還能符合預期。這麼多目標集中到一個品種上其實很不容易。”目前,“絢秋”小菊已連續幾年在天安門廣場上應用,花期非常穩定。

月季也是花期調控應用典型例子。月季盛花期通常在5月,10月時花很少。工作人員透過前期在苗圃裡的花期調控,使月季能在國慶期間盛開,形成花團錦簇的效果。

關注4

藍色花材應用難題如何突破?

以前,可應用於立體花壇的藍色花材很少。“這主要是指立體花壇缺少微型‘藍色開花’穴盤苗材料。微型穴盤苗是製作造型細膩的立體花壇主要材料。”張先哲介紹。

常規秋季的藍色花卉主要是串蘭、香彩雀,這些都是線條型的,不適合立體花壇穴盤苗形式,現在增加六倍利、美女櫻、草海桐、角堇,透過技術手段,使這些品種能夠在穴盤苗階段就可以開花。

張先哲表示,實現的方式主要有三種,包括引進耐熱性更強的新品種,夏季生產也能有較高的成活率;研究生長調節劑的應用,控制株型,立體應用效果更好;使花卉在穴盤苗階段就可以持續開花。

“前年我們就開始小規模生產嘗試,技術成熟後開始大量應用。但從設計角度講,藍色的花材用得相對比較少,主要還是紅粉花色的花材。”

據介紹,在共享發展、協調發展以及健康生活主題花壇中,都有微型藍色開花穴盤苗的身影。按照設計效果圖,將呈現藍色景觀效果。

關注5

花壇材料工藝應用了哪些新技術?

除了花卉本身的亮點之外,花壇相關的材料和工藝也實現了技術突破。針對立體花壇結構負荷大、泥炭用量高等問題,技術團隊開發出快速發泡和成型的新型專用基質。

張先哲介紹,目前立體花壇通常使用的是以泥炭為主要原料的配方基質,隨著立體花壇元素越來越豐富,雕塑感越來越強,泥炭越來越難以滿足造型輕盈、動感強的立體元素的塑造,因此,質量更輕、植物更容易生長、塑型更便捷的基質,成為開發的目標。

新型基質的研發工作從3年前就開始了,此前一直處於探索和嘗試的階段,今年是第一次大規模在立體花壇上應用新型基質。

經過三年多的比選、反覆試驗配方,開發出的立體花壇新型基質可以實現節約泥炭70%、種植層減重35%、持水能力提高100%以上,從而節約養護用水,提高用工效率,也使立體花壇造型更為快速、精巧、精準,有望逐步替代傳統工藝做法,使立體花壇工藝更加綠色。

作為國慶花壇的有機組成部分,模擬花也有了材料上的改進和創新。PU材質的模擬花,顏色更鮮豔,漸變色彩更自然,造型逼真,融合性更強,但傳統材料阻燃性和模擬效果存在矛盾。為解決此矛盾,技術團隊持續進行大花籃PU材料模擬花的改進,目前透過最佳化模具、調整阻燃劑濃度解決了傳統材料阻燃性和模擬效果的矛盾,成功實現了1。6米直徑的大型PU模擬花製作。

此外,花壇設計要白天看花,夜間賞燈,在不搶佔主景觀“風頭”的情況下,需要一些比較暗的、柔和的燈光效果。今年花壇的夜景照明,克服了柔性LED燈帶作為輪廓燈造型不精準的難題,使夜間燈光效果更加柔和均勻,燈帶和花壇景觀更好地融為一體,提升了花壇的觀賞體驗。

關注6

花壇花卉如何養護?

如何根據10月的天氣變化,及時對花卉進行養護?

張先哲告訴記者,專門的養護團隊將對花卉景觀進行保障。養護最基礎的工作就是保障花卉植物材料的水分,根據植物狀態、天氣情況進行澆水養護,定期施肥,及時修剪殘花,觀察病蟲害情況,保障花卉景觀效果。

立體花壇灌溉的難度在於植物品種豐富,需水性往往有差異,所以常採取自動和人工補水方式進行。其中,自動灌溉設定土壤感測器的閾值,達到閾值自動開啟,手動灌溉就是根據常規經驗,人工開啟灌溉閥門。對於個別植物將進行人工補水。

新京報記者 張璐 葉紅梅

編輯 白爽 校對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