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季 湖南一對夫妻誤食毒蘑菇雙雙住進ICU

2022-09-22由 星辰線上 發表于 林業

預防毒蕈中毒的最有效措施是什麼?( )

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季 湖南一對夫妻誤食毒蘑菇雙雙住進ICU

(樊麥英副主任醫師為蘑菇中毒患者採用呼吸面罩輔助通氣。圖片由通訊員提供)

星辰線上6月12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胡偉男 通訊員 梁輝 田晶晶)

近來,湖南雨水豐沛,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季,誤食毒蘑菇中毒的事件屢見不鮮,湖南省人民醫院急診一科近兩週就收治10名野蘑菇中毒者。

6月2日,湖南永州的老陳從自家後山摘了不少野蘑菇回家,中午和老伴吃了一大碗蘑菇炒肉。不料,當天晚上兩人均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的症狀,在當地醫院被診斷為“毒蕈中毒”,因為病情嚴重於次日轉至湖南省人民醫院急診一科。此時,兩人均已出現嚴重的肝衰竭、凝血功能障礙及腎衰竭。入院後,急診醫護人員緊急為兩人進行血液灌流和血漿置換,並將兩人收入EICU進一步救治。透過大劑量靈芝、水飛薊賓、二巰基類等解毒藥物的使用,以及血液灌流、血漿置換等血液淨化治療後,夫妻兩人病情終於漸趨平穩。

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季 湖南一對夫妻誤食毒蘑菇雙雙住進ICU

(灰花紋鵝膏有著樸素的外表,菌蓋中等大小,直徑5至10釐米,劇毒。資料圖。圖片由長沙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陳典 陳豔 提供)

“除了平時吃過的幾種蘑菇外,還採了2種平時沒見過的蘑菇”,老陳事後回憶,問題可能就出在這兩種沒見過的蘑菇上。湖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真菌研究室陳作紅教授在查看了老陳手機裡的蘑菇照片後指出,其中就有劇毒的“灰花紋鵝膏菌”和“假褐雲斑鵝膏菌”。陳作紅教授表示,“灰花紋鵝膏菌”所含的主要是肽類毒素,主要損害肝臟和腎臟,其

所含毒素對人體的致死量為每公斤體重0.1毫克,“1株蘑菇所含毒素就足以使一個成年人死亡”。

“每年5~7月是毒蕈中毒的發病高峰,今年6月以來,我們科就收治了10名蘑菇中毒患者,分別來自永州、邵陽、岳陽等地農村”,湖南省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韓小彤教授介紹,這些中毒者誤食的灰花紋鵝膏菌、裂皮鵝膏菌和假褐雲斑鵝膏菌都是湖南地區最常見的毒蘑菇。有些人是在出現不適一兩天後才到醫院就醫,由於病情危重轉到長沙,其中不少人出現了嚴重的肝功能和腎功能損害,更嚴重者還合併有凝血功能障礙和全身多臟器衰竭,救治時間較長,救治難度也很大。

韓小彤表示,毒蕈中毒的救治關鍵在於儘早清除體內毒素,包括採取催吐、洗胃、導瀉等措施,血液淨化治療清除毒物是目前有效的治療方法,越早進行毒物清除,治療效果越好。

目前,臨床上針對毒蕈中毒的毒素尚無特效的解毒劑

目前,臨床上針對毒蕈中毒的毒素尚無特效的解毒劑

毒蘑菇又稱毒菌或毒蕈,屬大型真菌類,誤食可引起急性中毒。我國目前存在的毒蕈有500餘種,其中毒性極強可致死的有30餘種,呈現地域性、季節性發病,常有家庭聚集和群體性發病的特點。部分品種中毒病死率高,其中具有肝毒性的鵝膏菌屬品種中毒病死率高達 80%。蘑菇中毒已成為我國食源性疾病中病死率最高的一類急症。

毒蕈(毒蘑菇)中毒在臨床上有

,其中以肝損型最為嚴重。其臨床表現複雜多樣,多數患者以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症狀為中毒始發表現,隨後可因攝入毒蘑菇所含毒素不同,產生不同的靶器官損害,甚至衰竭而死亡。目前,臨床上針對毒蕈中毒的毒素尚無特效的解毒劑。

7種類型:胃腸毒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急性肝損害型、急性腎衰竭型、橫紋肌溶解、光過敏性皮炎型

中毒事件頻發,聽聽權威專家解讀

食源性疾病是當前影響中國食品安全、危害公眾健康的最主要因素,而誤食毒蘑菇中毒是我國食物中毒事件中導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湖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真菌研究室陳作紅教授介紹:“近年來,我們透過調查大量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發現,在我國導致死亡的毒蘑菇種類,主要是一些含鵝膏毒素的劇毒種類和亞稀褶紅菇。”含鵝膏毒素的劇毒種類包括鵝膏菌屬中的致命鵝膏、灰花紋鵝膏、淡紅鵝膏、淡紅鵝膏、假淡紅鵝膏,盔孢傘屬中的條蓋盔孢傘,環柄菇屬中的肉褐鱗環柄菇,這些種類引起嚴重的急性肝損害;紅菇屬的種亞稀褶紅菇多引起橫紋肌溶解。

陳作紅教授指出,蘑菇形態千差萬別,對於非專業人士,往往無法從外觀、形態、顏色等方面區分有毒蘑菇與可食用蘑菇,也沒有一個簡單的標準能將有毒蘑菇和食用蘑菇區分開來。因此,為避免蘑菇中毒,老百姓最好不採不食野生蘑菇。

湖南省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韓小彤主任強調,一旦食用野蘑菇後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一定要及早就醫,最好帶著吃剩的蘑菇或者蘑菇照片就診,以便專家對蘑菇種類和毒性進行鑑別;另外,蘑菇中毒存在假愈期,千萬不要因為噁心、嘔吐等不適減輕就掉以輕心,因為胃腸道症狀緩解後,仍可能存在肝、腎功能損害。

毒蕈中毒的有效防控措施主要是預防誤採誤食,韓小彤教授建議,在毒蕈中毒事件高發的農村地區,尤其是在中毒高發季節,應開展有針對性的宣傳教育,如利用廣播、電視、微信等平臺釋出蘑菇中毒防治知識,將防控知識宣傳到每家每戶和幼兒園、中小學校;同時加強醫療機構及臨床醫務人員對蘑菇中毒診治的認識,早診斷、早治療是降低毒蕈中毒病死率的關鍵。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