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熊貓森林”裡的機遇與挑戰

2022-09-19由 湘湘帶你看社會 發表于 林業

箭竹耐寒嗎

【環保筆談】

能在大熊貓棲息的森林中旅行,恐怕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設想一下:高大的冷杉樹上垂下條條松蘿,清澈蜿蜒的溪流中倏忽而現細鱗鮭和山溪鯢的身影,連綿的木竹和箬竹長滿平緩的溪谷,然後在接近山脊的位置被更加堅韌、耐寒的箭竹所替代,幾隻大熊貓安靜地生活在茂密的竹林深處……靜立在這樣的“熊貓森林”中,能給親近自然的心靈帶來巨大的滿足感。很幸運,從2005年開始,我有機會在這個東起陝西秦嶺、西至甘肅和四川的“熊貓森林”裡工作,追蹤野生動物數量和棲息環境的變化成為我們的職責。當這片森林棲息地成為我國首批五個正式設立的國家公園之一時,我心中的長久期待終於變為現實——當然,更多的還是看到其中蘊藏的發展機遇和麵臨的困難挑戰。

大熊貓國家公園給我的第一個印象是廣袤。這是一個面積廣闊的國家公園,超過2。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覆蓋了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的87。50%和大熊貓棲息地面積的70。25%,至少641種脊椎動物和3446種植物在此生存。相關研究顯示,投入大熊貓保護,可以帶來價值可觀且多樣的生態系統服務;以大熊貓為目標物種的保護投入,可以惠及與之同域分佈的其他大量野生動植物。雖然大熊貓國家公園以單一旗艦物種大熊貓命名,但如此大的面積意味著依託大熊貓國家公園,我們擁有更多機會來留存山地生態系統的原真性與完整性。

範圍大、涉及地域廣,也給大熊貓國家公園的保護和管理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比如,原有的67個自然保護區中,既有管理制度相對健全的國家級和省級自然保護區,也有低級別、缺少資源的其他機構,還有50個國有林場、15個森工企業、3個省屬林業局,要想協調、整合和統一管理,談何容易?再比如,在超過2。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熊貓分佈在一些孤島狀的棲息地斑塊上。相關研究發現,近年來大熊貓重引入專案的順利實施,為部分隔離小種群的復壯與種群間交流創造了有利條件,但從長遠來看,恢復孤島狀破碎化棲息地之間的連通性仍然充滿挑戰。復旦大學的研究團隊也發現,不同的野生動物存在不同的棲息地需求,例如亞洲黑熊和林麝等需要更獨特的保護方案,以維持長久生存。儘管建立大熊貓國家公園的初衷是更好地整合自然保護區,在更大尺度的國土空間上維持生態系統的完整功能,但從美好的願望到落地的統籌管理方案,還需要長期艱苦的探索和創新。

大熊貓國家公園給我的第二個印象是“共存”。傳統的自然保護區把人類活動隔離在保護區核心區以外,但大熊貓國家公園既包括野生動物棲息地,也包括社群、村莊、公路和其他人類活動區域——這樣的設定可以實現人類和生物多樣性共存,更好地貫徹自然保護和經濟建設共贏的可持續發展思路。我們切實看到保護大熊貓對周邊村民生活水平的促進與改善。例如,隨著節能灶、沼氣池等清潔能源被引入當地社群,人們減少了對薪柴的砍伐;在大熊貓棲息地社群,逐漸開展中藥種植試點和新式養蜂產業,生產的綠色產品被直接送到成都、北京和上海這些大城市的超市專櫃出售。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魏輔文院士團隊的研究表明,大熊貓保護工作每年的投入在2。5億美元左右,但大熊貓及其棲息地的生態系統服務產生的價值每年可以達到26億至69億美元,是保護投入的10倍。這一結果說明,透過對大熊貓的保護,我們有機會使千萬共生於這片水土的生命共享利好。

相關研究顯示,大熊貓國家公園試點區社群人數多、貧困程度相對較高,園區內及周邊居民採集薪柴、散放家畜等仍是大熊貓棲息地重要的干擾型別,很多生產活動存在涉及面廣、人群貧富差距大、缺乏其他替代生計等問題。復旦大學研究團隊的系列研究揭示,無論是旅遊或施工建設,還是散放家犬,都顯著壓縮了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因此,未來大熊貓國家公園的關鍵挑戰,是在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同時,更好地協調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找到長期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

大熊貓國家公園給我的第三個印象是“奉獻”。在十幾年的大熊貓研究中,是向定乾、羅春平、李貴仁、沙馬牛布這些保護一線工作人員拉著我,蹚過溪流、穿越密林,完成一次又一次有驚無險的野外工作。以他們為代表的自然守護者,日復一日地頂風冒雪穿行在崇山峻嶺之間,將野生動物監測、反盜獵、反盜伐、防火、森林撫育等工作扛在肩頭。時光荏苒,他們在慢慢變老,而新加入巡護、監測的年輕人卻沒有得到足夠補充。此外,在現行的人事招聘、考核與管理制度下,獲得正式編制有難度,導致不少常年奮戰在荒野的戶外工作者還是臨聘或非正式人員。一方面,我希望他們可以獲得更好的生活待遇;另一方面,我也擔心投入和回報不對等,會影響隊伍的穩定性和工作積極性,進而影響國家公園的長期建設成效。

未來仍然有諸多挑戰,面臨氣候變化等大尺度環境變化,以及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帶來的環境改變,我相信大熊貓國家公園將對園區內的生態系統、動植物種群、棲息地恢復與修復實現長遠有效保護,最終支援我國生態文明建設。

(作者:王放,系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來源:光明日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