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肘猴子”你看過嗎?表演時原來有這麼多講究

2022-09-19由 隴上非遺 發表于 林業

肘是多少米

“肘猴子”你看過嗎?表演時原來有這麼多講究

作者:藍書包

說起木偶戲,大概沒有不知道的,那一張張精緻的臉,小巧玲瓏的身材,靈活多變的舞姿,曾經吸引了多少代人。尤其是在娛樂貧乏的年代,給多少人帶來了快樂!目前流傳於甘肅的木偶戲,多為提線木偶,而在永昌的木偶戲,卻被稱為“肘猴子”。

“肘猴子”你看過嗎?表演時原來有這麼多講究

永昌木偶戲俗稱“肘猴子”

木偶戲用木偶來表演故事,是傳統藝術之一,在我國古代又稱傀儡戲。木偶戲歷史悠久,普遍的觀點是:“源於漢,興於唐”。三國時已有偶人可進行雜技表演,隋代則開始用偶人表演故事。

在永昌當地,人們把木偶戲稱為“肘猴子”。根據當地的相關資料記載,木偶戲傳入永昌比皮影戲遲。據說在清朝初年,西安一位範師傅來武威演出木偶戲,數年後傳到了永寧堡(現水源鎮永寧村),劉舂林掌得盛班時就能演出木偶戲了。

一般在白天演出

“木偶人”身高約二尺,身軀為一個木製的十字架,用紙漿做好頭面殼和衣冠套在十字架上;頭比人的拳頭稍大,也是用紙漿做成生、淨、醜、旦各種臉譜,鑲上眼珠、下頜;盔甲、衣袍、手腳等完全按照傳統戲角色的裝飾製作;木偶手雕刻為空心握拳狀,安裝在一細木杆上,通入袍袖,刀槍、馬鞭等裝入空洞中。

“肘猴子”你看過嗎?表演時原來有這麼多講究

木偶戲一般配合皮影戲在白天演出,表演的場所和皮影戲相近,只是把房棚門口下部分遮起2米左右高,以不露出演員為宜;上部分空開約六米為前場臺口,臺口兩側各置如大指粗細的鐵管筒,以備木偶人物插放。房棚中間,掛一帳幕,左右有門,懸一門簾,可以“出將入相”。木偶人上場作整冠、甩袖、捋鬍鬚、擠眼、裂嘴、跪拜、舞劍、弄槍、揮鞭躍馬等多種動作。同時演員們根據劇情或唱或白,或叱吒,或敘話,出出進進,如同“大戲”,所以在當地有“肘猴子照著大戲唱”的說法。

“肘猴子”你看過嗎?表演時原來有這麼多講究

木偶戲多用秦腔曲調演唱

木偶戲班子一般有五至八人組成。負責人叫“班長”,主演一人,稱“把式”,表演動作叫“提線”。演員的助手叫“入線”,拉板胡、二胡的各一人,打鑼敲鼓的一人。所演劇目多為中國歷史故事,也有民間編排的地方小戲,演出頗具風趣。

“肘猴子”你看過嗎?表演時原來有這麼多講究

永昌的木偶戲都用秦腔曲調演唱,個別摺子戲也有用眉戶劇曲調演唱的,用清河一帶的方言道白。木偶戲在永昌以家族為單位,長期在民間演出,同地方風情風俗結合,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和特徵。其形式靈活多樣,曲目具有多元性特徵。

“肘猴子”你看過嗎?表演時原來有這麼多講究

已建成傳習所專門儲備人才

2011年3月,永昌木偶戲被列入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專案,朱王堡鎮王篤中先生被確認為木偶戲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肘猴子”你看過嗎?表演時原來有這麼多講究

由於永昌縣木偶戲傳承人年事已高,藝人隊伍“青黃不接”,木偶戲面臨逐漸消亡的嚴峻考驗。為進一步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提高傳承人演唱技藝,擴大傳承人隊伍,朱王堡鎮成立了木偶戲傳習所,為保護傳統文化創造了條件,有利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展。目前,木偶戲傳習所已經透過展演木偶戲接受了市、縣文广部門考核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