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秘境之眼·人類之友 日曆|中華螳蠍蝽:螳螂捕蟬我捕魚

2022-09-18由 交匯點客戶端 發表于 林業

螳蠍蝽能養嗎

編者按:

野豬下山了!“猴紙”到我家陽臺了!野生動物進城的訊息頻現社交媒體。事實上,我們身邊居住著眾多本土野生動物,它們與我們為鄰,我們卻鮮少了解它們。瞭解、友好、相伴,萬物方能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新華日報·交匯點聯合江蘇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站、江蘇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南京市水產科學研究所、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等推出“秘境之眼·人類之友” 日曆專欄,帶您一起透過紅外相機、動物觀察者等的視角,去關注既熟悉又神秘的 “動物鄰居”。生物多樣性,是人類家園的生存基礎、生機所在,每到節氣日,我們還將邀請節氣官來進行當日的特選推介播報。今天,一起來認識中華螳蠍蝽。

秘境之眼·人類之友 日曆|中華螳蠍蝽:螳螂捕蟬我捕魚

昆蟲裡的捕魚能手

中華螳蠍蝽是一種半翅目昆蟲,也叫螳蛉蝽,屬於肉食昆蟲,體長40~45mm。它們俗稱“水螳螂”,這是因為它們有著螳螂相似的外觀,但生活在水中。它們的體色呈黃褐色,體型及各腳都較為細長,看上去像水中的竹竿。它們頭部細小,複眼發達,鐮刀狀的前腳尖銳有力、非常發達——這是它們的捕獵“武器”。

宋代詩人楊萬里有一首詩《水螳螂》。其中“前怒兩臂秋竹竿,後拖一腹春漁船”生動描繪了中華螳蠍蝽的外形;“柳上螳螂工捕蟬,水上螳螂工捕鱣”則點出它們的食性——常在水中捕食魚類。

中華螳蠍蝽有什麼習性?

生活在水中,中華螳蠍蝽怎樣呼吸?這要得益於它們腹部末端長有細長呼吸管。把這根“管子”伸出水面,它們就可實現“呼吸自由”。中華螳蠍蝽,平時棲息在靜水域的水草叢間,以守株待兔的方式捕捉小魚、小蝦、蝌蚪、孑孓等水中生物,以刺吸式口器吸食獵物的體液。由於喜食孑孓(蚊子的幼蟲),它們對控制蚊蟲數量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水上漂”輕功是如何做到的?

在鄉村有生活經歷的讀者,對中華螳蠍蝽有著相似的印象——善於彈跳,在水面上輕輕一蹬便能退去幾尺。這一方面由於它們大腿肌肉發達,小腿中空,身體輕盈。另一方面,它們的身體是天然“快艇”,正如楊萬里詩中所言“後拖一腹春漁船”,中間寬、兩邊窄,因此在水面上活動時受到阻力較小。

採寫:金亦煒

美編:鄭誠

圖片來源:南京江豚水生保護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