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南宋偏安一隅,農業生產是怎樣實現“蘇常熟,天下足”的?

2022-09-15由 史家之韻 發表于 林業

偏安一隅的偏什麼意思

南宋統治時的地區,只是偏安於我國南方一隅,在這半壁江山中,農業的發展迅猛,反而實現了“蘇常熟,天下足”的現象,那麼,南宋是如何這一盛況的呢?

北宋滅亡時,由於宋金戰爭的影響,許多北方的人民為了躲避金兵的擄掠,紛紛扶老攜幼,逃到江南,使得沒有經受戰火燃燒的南方地區戶口人數驟然增加。

在這大量南遷的人口中,除了一部分士族外,大多數都是從事各種生產的勞動人民,使南方的勞動力大大增加。

南宋偏安一隅,農業生產是怎樣實現“蘇常熟,天下足”的?

北宋時,南方的許多地方還沒有開發出來,這些來自北方的勞動力到來,對南方農業生產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據《宋史·食貨志》記載:“南渡後,水田之利富於中原,故水利大興。”南宋前期,經過幾十年的辛勤勞動,不僅修復了戰爭中遭受破壞的大量耕田,還興建了許多的水利設施。

據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統計,江東共修陂塘溝堰22400餘所,淮東修治1700餘所,浙西修治2100餘所。一些阻塞的河道也得到疏通。

水利設施的大量興修,不僅增加了灌溉面積,減少了水旱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威脅,還使南方的耕地面積,尤其是水稻田的面積,大為擴大。

南宋偏安一隅,農業生產是怎樣實現“蘇常熟,天下足”的?

美麗的圩田

在興修水利的過程中,許多水草叢生的荒澤被墾闢成田地。僅湖州一境,因修築堤岸,十萬畝草蕩變為新的可耕之田。

兩浙地區還把許多旱地改造成水田。海堤的修築,則使淮東、兩浙、福建等路出現大量的海退泥田。福建沿海人民還自發圍墾了許多海灘。浙江溫州的廣大海濱,更是無不耕之地。這些新墾闢的農田,有許多的水稻田。

水稻田面積擴大最為突出的,是圩[wéi]田的耕墾比北宋時期更加普遍、更加大規模的出現。

圩田,指的是有土堤包圍能防止外邊的水侵入的稻田。南宋對圩田的整修極為重視,不僅下令凡有官圩田的州縣,通判和縣令都帶兼管圩田的官銜,命令各州縣把缺壞的圩岸疾速修復,還委派大量擁有私人圩田的地主為圩長,讓他們在每年秋後集中人手增修圩岸。

南宋偏安一隅,農業生產是怎樣實現“蘇常熟,天下足”的?

南宋詩人楊萬里,專門寫有《圩丁詞》十首,描繪了當時江南水鄉人民廣泛興修圩田的動人情景:

《圩丁詞》 其一

圩田元是一平湖,憑仗兒郎築作圩。

萬雉長城倩誰守,兩堤楊柳當防夫。

《圩丁詞》 其六

年年圩長集圩丁,不要招呼自要行。

萬杵一鳴千畚土,大呼高唱總齊聲。

《圩丁詞》 其七

兒郎辛苦莫呼天,一歲修圩一歲眠。

六七月頭無滴雨,試登高處望圩田。

南宋偏安一隅,農業生產是怎樣實現“蘇常熟,天下足”的?

像這樣壯觀的場面,在江淮水鄉隨處可見。經過這樣大規模修築的圩岸,圍湖造田,使水稻田的面積大大增加,給南宋的農業生產帶來了產量方面的激增。僅廣德湖的圩田700多傾,每年收的稻穀就不下數十萬斛。

在南宋時期,南方耕地面積的擴大,還表現在有更多的荒山被墾闢成梯田。據現存的南宋地方誌《四明志》說,浙東奉化縣的農民把荒山都累石塹土,建成梯田。江西袁州的山坡更是禾田層層而上,直至山頂。

楊萬里經過江南東路的信州永豐縣(今江西廣豐)時,看到這裡每個山嶺都開闢成梯田,直至山頂,賦詩:

《過石磨嶺,嶺皆創為田,直至其頂》

翠帶千環束翠巒,青梯萬級搭青天。

長淮見說田生棘,此地都將嶺作田。

南宋偏安一隅,農業生產是怎樣實現“蘇常熟,天下足”的?

南宋時,不僅耕地面積擴大,農業耕作技術也有所提高。當時江南的水田地區,還出現了一種名為“靠田”的田間管理辦法:

當秧苗長得壯茂時,把水放幹,讓陽光暴曬,促使稻根深扎,然後再放水入田。稻苗經過“靠田”後,能迅速生長,即使遇到旱災,也可以抱著成熟。

經過“靠田”的水稻,上田畝產谷可達五六石。這種科學的田間管理辦法,直到近代還有許多地區的稻農所採用。

南宋半壁江山的農業生產,經過這許多方面的改變,農業收成獲得大量的提高,發展最為突出的地區,是以太湖為中心的江浙地區。

南宋偏安一隅,農業生產是怎樣實現“蘇常熟,天下足”的?

太湖地區原來的發展基礎本來就好,又因為是南宋統治的中心地區,從北方遷到這裡的人口又特別多,勞動力比其他地區充足,農田水利的興修、土地的墾闢、圩田的修建都比其他地區多,精耕細作程度也比其他地區高。

因此,江浙地區的農業生產,無論是單位面積產量,還是總產量,都超過了其他地區。其中,浙西地區更是水稻的集中生產地,《宋史·食貨志》就說:“蘇、湖、常、秀所產”的稻米“為兩浙之最”。

當時,在太湖地區已經有了“蘇湖塾,天下足”(指蘇州和湖州)及“蘇常熟,天下足”((指蘇州和常州)的諺語流傳。一旦這兩個地方的糧食豐收,就足以解決全國人口的糧食問題。

本文參考文獻:《宋朝史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