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歲時草木記|屬於七夕的那朵花,不是玫瑰竟是它

2022-09-15由 封面新聞 發表于 林業

樨在古代指什麼

封面新聞記者 劉可欣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轉眼,又到七夕。儘管現在人們大都認為,七夕是屬於浪漫愛情的節日,但作為一個文化內涵極為豐富的傳統節日,七夕的含義遠不止於此。七夕代表著女性對於智慧和勤勞品質的嚮往,也由此衍生出了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習俗。而在西南地區,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習俗,就是用鳳仙花染指甲。

歲時草木記|屬於七夕的那朵花,不是玫瑰竟是它

鳳仙花(圖源網路)

七夕節用鳳仙花染指甲的習俗,在四川綿陽市鹽亭地方誌的《鹽亭縣誌》中有記載:“七月七日為乞巧節。以鳳仙花染指甲。”清代朱象賢在《聞見偶錄》中也有記載:“七夕,婦女採鳳仙花搗染指甲,紅如琥珀可愛。”將紅色、玫紅色的鳳仙花碾碎,加上明礬後敷在指甲上,用葉子包起來,以棉線捆緊,包上四五個小時後取下。如此重複疊加,便可得到“天然美甲”。經過鳳仙花染好的指甲紅潤明亮,時間久的,甚至可保持數月不褪。

在《紅樓夢》第51回“薛小妹新編懷古詩 胡庸醫亂用虎狼藥”中,就有賈寶玉房中丫鬟晴雯使用鳳仙花染指甲的描寫。受了風寒的晴雯從幔中伸出手來,那胡大夫便看到“這隻手上有兩根指甲,足有三寸長,尚有金鳳花染的通紅的痕跡”。此處的“金鳳花”,根據註解便可知是“鳳仙花”。這種“美甲”方法,自古就得到女子們的青睞。“俗染纖纖紅指甲,金盆夜搗鳳仙花”便能說明這種習俗的盛行。可惜的是,關於習俗源於何時,並沒有明確的記載,有古籍中寫到是宋朝,也有人考證始於唐朝,眾說紛紜。

歲時草木記|屬於七夕的那朵花,不是玫瑰竟是它

鳳仙花(圖源網路)

鳳仙花是鳳仙花科鳳仙花屬植物,在7-10月期間都會開花。因為其花朵“頭翅尾足俱具,翹然如鳳狀”,因此被稱為鳳仙花。除此之外,鳳仙花還被稱為“指甲花”,它的種子被稱為“急性子”。被稱為“指甲花”,自然是根據其用途命名。而“急性子”的得來,則是因為它傳播種子的方式。

隨著鳳仙花的種子逐漸成熟,包裹著種子的寬紡錘形蒴果便會隆起,蓄勢待發。待成熟後,黑褐色、圓球形的種子就會被“忽地”彈射出去,一副“急不可耐”的樣子。因此便得了這個有趣的稱呼,急性子。雖然看似“性格”不太靠譜,但是鳳仙花種子在藥性上卻格外靠譜。鳳仙花自古就被當作藥材使用,種子和根均能入藥。

《本草綱目》記載,急性子常作破血、消積、軟堅之用,“噎食不下”“咽中骨哽”“牙齒欲取”的情況,都可以使用急性子。下廚的過程中,也可以加入數粒,使得肉質和骨頭軟爛得更快。但書中也有記載,蟲、蜂、蝶均不靠近鳳仙花,“恐亦不能無毒也”。因此,關於鳳仙花的使用,還是謹慎為好。

在農村,不少家庭都會選擇在門邊、牆角種上幾株鳳仙花。一說是因為鳳仙花微毒,這種毒性讓蛇不敢靠近;一說是因為鳳仙花有奇怪的味道,這種味道讓蛇避之不及。加上鳳仙花極好養活,開出的花朵也豔麗,因此家家戶戶都會養上一些。

歲時草木記|屬於七夕的那朵花,不是玫瑰竟是它

惲壽平所繪鳳仙花 《花卉圖冊》 現藏於湖南博物院

雖然鳳仙花現在已經普遍被認為是指甲花,但實際上,“指甲花”的正主另有其人。“蜀中奇才”李調元在山水遊記《南越筆記》卷十三中就曾寫到:“指甲花似木樨,細而正黃,多須,一花數出,甚香。粵女以其葉兼礬石少許染指甲,紅豔奪目。唐詩‘彈箏亂落桃花片’謂此。一種金鳳花,亦可染,名指甲桃。葉小如豆,花四瓣,層層相對。”由此可見,金鳳花和指甲花並不為同一種植物。這種“似木樨”的植物,指的是可能原產於東非和東南亞的散沫花。

散沫花生長在廣東、廣西、雲南、福建、江蘇、浙江等地,花期在6月至10月,花有馥郁的香氣。但與鳳仙花不同的是,散沫花用作紅色染料的部分,並不是花朵,而是葉子。花則用來提取香油,製作香膏,用於化妝品中。想必因為用途相似,花期又相近,才被混稱為“指甲花”。

無論是鳳仙花還是散沫花,都體現了古代女子們對於美的追求。正是這種對美好事物的期待與嚮往,造就了體現女性勤勞與智慧的七夕節。

歲時草木記|屬於七夕的那朵花,不是玫瑰竟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