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曾經的歲月:那是一個百家爭鳴的時代

2022-09-14由 戈多的嘆息 發表于 林業

知命之年代表多少歲

老子第三章(一)

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

曾經的歲月:那是一個百家爭鳴的時代

批完孔子批墨子

用今人的眼光看老子,這老人家也算得上是一位老憤青了。上一章節批的是孔子的言教,這一章節批的是墨子的尚賢。

春秋顯學,皆不入老子的法眼。

  不上賢,使民不爭。

這說的最是墨子。墨子尚賢,確切地說是尚士。這位仁兄是殷商後人,滿腹經綸沒得說;他自己也算是貴族世家了,一定是經歷了人生的起起落落,所以,儒家的那一套仁義禮智信,在墨子滄桑的目光中,太虛頭巴腦了。你說仁愛,他就說義利;仁是嘴上春秋,義是要利他的,你說你愛我,沒什麼可驚喜你,把房鑰匙交出來,那才是真愛。

孔子講親親,墨子講賢士,這有什麼不同呢?

仁者,人也;親親為大。

親親是貴族,周天子分封天下,封的就是親親,以親親為大,那等於說是親親才是治國的根本,你把親親都得罪了,這天子也就別混了。

墨子尚賢,確切地說是親士;士是精神貴族,也就是那個時代的中國的知識分子。尚賢等於是把治國的權利交給了“專家”,是專家治國。我們今天說的 精英治國,其實,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是精英治國,知識分子永遠是依附性的;在這種意義上,孔子的親親是傳承,墨子的尚賢親士則是時代的產物,因為春秋戰國正是中國知識分子叱吒風雲的時代。

曾經的歲月:那是一個百家爭鳴的時代

士的形成,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非常獨特的現象

孔子之前沒有所謂計程車。

因為在孔子之前,只有官學,沒有私學,沒有私學,也就沒有士。那時所說的“君子”,不是什麼江南才子,統統都是貴族,他們既是物質貴族,也是精神貴族,也就是說在孔子之前,精神貴族與物質貴族還沒有分離出來;那時的老百姓,完全沒有高考這種的焦慮,因為根本沒有資格去學習知識,知識掌握在貴族手中,而墨子是失去了貴族身份的知識分子,這大約就是墨子尚賢背後的邏輯吧?

平王東遷之後,王朝衰敗,孔老夫子開啟了私教,且有教無類,這就把知識從貴族手中解放了出來,這在歷史上叫“王官失守”。

擱到現在,這孔子就是“雙-”的物件。

私學興起,精神貴族與物質貴族徹底分裂了,兩袖清風的平民也有了文化,成了自我感覺良好,實際上卻一無所有的兩袖清風的精神貴族,這些精神貴族就是士。儒家與墨家是春秋時代士階層的兩大潮流,並稱春秋顯學。

儒家與墨家對社會的政治生活,都是干預主義,特別是墨派計程車,有極強的組織性,勤苦而忠義,堪稱中國最早的幫會組織成員。

不上賢,使民不爭

。這尚賢與社會的爭鬥又有什麼邏輯關係呢?

曾經的歲月:那是一個百家爭鳴的時代

士的背後也是利益集團

墨子尚賢,不是叫一聲老師就完事了,要真心相待;儒家的真心,說聲我愛你,我愛死你們了,光有獎狀沒獎金,這太虛偽了;墨家重義,義是利他主義,且要見諸於行動,光賣嘴皮子不行。就像現在年輕人抱怨老闆,我跟你談加薪,你跟我談理想,這不行,在哪個時代都不行。尚賢要給身份、給奉祿、給封地,這就成了巨大的誘惑,所以會去爭,所以老子才會說:

不上賢,使民不爭。

墨子學派組織嚴明,是中國幫會的祖宗。

如果讓墨子的賢士治世,那天下就成了幫會天下了。

這一個爭字,背後就是殘酷的勾心鬥角,就是名利場上的厚黑學,賢士最後全成了小人,歷史上超一流的小人,從趙高到何紳,哪一個不是皇上眼中的賢士?

所謂時勢造英雄,春秋戰國造就了中國計程車階層,而士的叱吒風雲也成就了百家爭鳴的文化盛景。春秋戰國,五霸七雄,拼的是國力,也拼的是人才;戰國時期,齊有孟嘗君、趙有平原君、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著名的四公子門下,都是食客數千,這些食客就是士,各諸侯國都在招攬能人志士,雞鳴狗盜之徒都不放過。

士在那個時代的確是窮人改變命運的一條出路。

曾經的歲月:那是一個百家爭鳴的時代

約束自己,就能天下太平嗎?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

不以難得之貨為貴,盜賊就安份了嗎?不為可欲所動,民間就不亂了嗎?

孟子講一個推字,由已之心推他人之心,由他人之心推天下之心,我愛我家,人愛人家;孟子推的是人之常情。

老子也是一種推定,由我不尚賢、不貴物、不見欲,推他人不尚賢、不貴物、不見欲,這可是兩回事了,這不合人之常情,老子怎麼就不明白呢?

以老子的智慧,他又怎麼可能不明白?

不尚、不貴、不見,這話不是對老百姓說的,那是對帝王的約束,不是帝王的你本來也一無所有,沒資格行帝王之術,也沒有資恪守三無主義裝清高。所以,讀老子書,一定要清醒,清醒老子的語境是帝王術,不管你是賣油郎,還是胡屠戶,都儼然要把自己當成了帝王,才入得了老子的境界。

帝王的一言一行都是大法。帝王不尚賢,賢士就算有機會從政也得不到封地,那就老老實實地為人民服務吧,這種為人民服務的苦差事,誰還會去爭?

帝王不貴難得之貨,等於說一切寶貝都隨行就市,也沒什麼要冒死去盜竊的必要了,慈禧太后如果不帶走那麼多寶貝,孫殿英也不至於去挖她的墳。

見,現也;欲,色也。

衛靈公不帶著南子招搖過市,宮廷也不會有那麼多的內鬥。這就是老子的邏輯推定,是為帝王推,沒老百姓什麼事。老百姓用得著約束自己嗎?你愛誰誰,你找不上老婆出西關那是你個人的悲情,帝王就不同了,帝王者,天道在人間的化身,帝王之於人世,猶如道之於天地,帝王約束了自己,這就是法,就是治。

曾經的歲月:那是一個百家爭鳴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