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十八里河口埋藏多少文物珍寶?

2022-09-11由 中國江蘇網 發表于 林業

海安縣屬於幾線城市

十八里河口埋藏多少文物珍寶?

徐夫人墓區域勘探

十八里河口埋藏多少文物珍寶?

十八里河口沿岸的古渡口碼頭遺存

十八里河口埋藏多少文物珍寶?

位於河口村的永興場運鹽河距今已有千餘年曆史,今已更名劉陳河。

近日,市政府釋出通知,公佈了南通市首批地下文物埋藏區——十八里河口。此地位於南通城的西北側,因為距老城區十八里水路而得名。

十八里河口自古為長江口北岸水路交通要津,歷史上承擔著淮鹽外輸的水上樞紐功能。在這方古老的土地下面,究竟埋藏了多少歷史文化寶藏?11月23日,記者按照市文物管理部門提供的“藏寶圖”,前往十八里河口地下文物埋藏區重要點位進行現場踏訪。

這裡出土的一方青石 揭開南通建城千古之謎

十八里河口位於現崇川區陳橋街道河口村、整合村一帶,河口村地名沿襲已久,整合村則是因近代張謇兄弟興造的整合橋而得名。引領記者尋訪的姜平老先生是南通紡織博物館副研究館員,他的老家就在河口村,對這裡的歷史文化遺存研究頗深。他告訴記者,十八里河口史有可據的永興場遺址、古運鹽河故道,以及沿岸與運河地域文化緊密相關的古橋、古廟、古墓葬、渡口、驛道,記載著南通古代鹽業、鹽運的悠久歷史,保留了豐富的運河文化遺蹟。

此次公佈的首批地下文物埋藏區面積為0。58平方公里,是必須優先保護的區域。其中,徐夫人墓誌的發現曾引起考古界矚目,其出土處是地下文物埋藏區的重中之重。

1971年秋冬之交,南通縣陳橋公社第九大隊第九生產隊開挖大寨河時,出土一合墓誌。該墓誌銘碑由上蓋下底兩塊石碑合併而成,個體呈正方形,碑誌系青石雕刻,雕飾樸拙華美。

該墓誌現為南京博物院收藏,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墓誌蓋呈覆鬥式,盞頂題“唐東海徐夫人墓誌銘”9字。經考證,所冠“唐”字,當屬“南唐”無疑。志文約1100字,陰文楷書,撰書人署義豐屯田都院判官朱延著。序文及墓銘不僅文筆優美,且刻工精湛,堪稱五代碑刻藝術珍品。

這篇刻在青石上的“千字文”可謂字字珠璣,它記載了墓主徐夫人的生平及其夫家姚氏家族的發跡史,透露出當時的社會、政治、經濟、軍事以及文化藝術等方面的重要歷史資訊,為我們破解了古通州建城、古運鹽河漕運等千古之謎。

南通建城之始,公認為後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之前的地方史,無確鑿史料可證。現存狼山北麓題名坡摩岩石刻留下了26個字,題寫者是五代時期統治本地達半個世紀之久的姚門開山之祖、首任地方最高行政長官姚存。河口墓主徐夫人,身份為南唐靜海指揮使兼都鎮遏使姚公之妻。專家論證,她的丈夫就是姚氏世襲政權的第三代掌門人姚彥洪,也即姚存的孫輩。這位徐夫人出生於淮北東海郡(今連雲港市)的豪門望族,協助姚公管理300多人的大家族,38歲芳華之齡積勞成疾去世。

徐夫人的墓誌銘敘述姚氏家族統治江海洲島的歷史,其時間起訖涵蓋了南通建城前半個多世紀的五代時期。墓誌銘證實南通地區確鑿可考的最早鹽場,屬唐末、五代位於靜海鎮的永興場。墓誌序文中特別描述了永興場煎鹽的景象:“司煮海積鹽,鹺(鹽的別稱)峙山嶽。”志文記載姚氏政權負有“專漕運,副上貢”之責,聊聊6字,有力證實了通州至揚州府之間的運鹽河(今通揚運河)及其漕運歷史,早於北宋嘉祐年間運鹽河主航道全線貫通之前就已實際存在。

在江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並不直接坐落於大運河邊的南通被納入其中,原因是大運河的一條重要支流——運鹽河流經南通。為了推進南通運河文化帶建設,2018年12月,我市有關部門在南京召開了“通揚運河南通段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十八里河口出土《唐東海徐夫人墓誌銘》”專題研討會。

記者在位於長泰路以北的徐夫人墓誌出土處看到,此處現為退耕還林區域,種植了大量樹木及農作物。目前這一區域還沒看到豎立起相關標識,隨著地下文物埋藏區的設立,這裡將會得到更妥善的保護。

揚州八怪之一長眠於此

更多文化遺存亟待保護

在流淌了千百年的劉陳河(古運鹽河)北岸,有一片荒蕪的墓園遺址,這裡長眠著“揚州八怪”的一位重要成員、清代雍乾時期的南通籍畫家李方膺。

據清光緒《通州直隸州志》記載:“按察使李玉鋐宅在州治西寺街,墓在州西運河口北小河。子合肥縣知縣方膺祔墓右,知縣袁枚志。”李方膺父子墓址所在地,除志書上有明確記載以外,還有李氏後人、當地老人回憶和實地指認以及專家反覆考證核實。

據悉,在此次劃定地下文物埋藏區之前進行的專業考古中,考古人員對這裡的區域性區域進行鑽探,發現四處疑似墓葬,內含磚渣、白灰渣、朽木等。同時在該區域村民處發現了硯臺、銅鏡等物。據當地村民回憶,該墓園在“文革”時期遭到破壞。文壇才子袁枚為摯友李方膺所撰的墓誌已不可考,令人扼腕嘆息。

歷史上河口一帶,諸多寺廟幾經廢興。現已荒廢的廣教寺,相傳建於北宋年間,該寺與位於狼山之巔的廣教寺同名,兩者之間的關聯有待考證。此次考古調查組在其遺址進行的考古調查、勘探中,發現有文化層堆積,可證其歷史久遠。

河口的鎮海關帝廟曾被譽為“雄秀南州”,印證了河口古津渡的滄桑之變,最後一次重修於1922年。其廟坍廢后,現存《重修鎮海關廟記》石碑。值得一提的是鎮海關帝廟河對岸的桅杆老岸與沉船傳說,曾經目擊沙田上桅杆的老一輩鄉民至今仍有存世者,此次考古人員進行了深孔勘探,在12米深區域內發現少量木塊,受條件所限,尚無法判斷該處是否存在古代沉船。

江海大地不乏地下珍寶

專家提出可建遺址公園

南通所在的江海大地以沖積平原為主,過去給人的印象是在地下文物領域缺乏亮點。事實上,南通的海安西部、如皋西北部約在6000多年前已成陸,1973年在海安縣西北沙崗公社青墩大隊發現大量新石器時代遺物,說明遠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一地區生息活動。今年,當地邀請南京大學考古隊對青墩遺址、吉家墩遺址再次進行考古勘探調查,並專門成立了青墩遺址考古研究所。

像青墩遺址這樣的考古重點區域,需不需要設立為地下文物埋藏區?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文物處處長彭春梅告訴記者,青墩遺址屬於國家級文保單位,所受保護的級別更高,沒有必要再設地下文物保護區。相似的例子有如東掘港國清寺,由於在其遺址的重大考古發現,南通得以躋身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海上絲綢之路的聯盟城市之列。國清寺現為省級文保單位,且不是一個連片的區域,也不需要設地下文物埋藏區來保護。

彭春梅介紹,地下文物埋藏區制度是對原《文物法》中模糊點和空白點的進一步明晰和補充。南通市作為歷史文化名城,考古工作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全國各地專家學者對南通城市變遷、歷史文化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在此基礎上啟動地下文物埋藏區工作正當其時。為做好十八里河口地下文物埋藏區的劃定方案,市文物管理部門委託南京大學考古團隊,在這片區域進行了專業的考古調查、勘探。

據悉,在十八里河口這樣的地下文物埋藏區內,所有建設施工專案必須實施考古前置審批。而對於地下文物的保護利用有多種方式,建設遺址博物館或遺址公園也是可行性較強的選項。專家建議,可在十八里河口徐夫人墓誌出土遺址籌建“通揚運河文化博物館”。十八里河口運鹽河文化帶,可以與如東掘港國清寺海絲文化帶連線起來,共建南通大運河文化景觀長廊。 本報記者張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