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打來打去的中東,為啥爭端不斷,火藥桶之稱又因何而來呢?

2022-09-10由 坤侖江山 發表于 林業

中東概念誰提出的

1948 年 5 月 15 日凌晨,為爭奪巴勒斯坦,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發生大規模的戰爭,史稱第一次中東戰爭。戰爭結果是以色列在美國的支援下取勝,阿拉伯聯軍戰敗。

打來打去的中東,為啥爭端不斷,火藥桶之稱又因何而來呢?

第一次中東戰爭可以看作是整個阿以問題的開端和導火索,事實上這場戰爭是不可避免的。雖然阿拉伯聯盟軍隊在第一次中東戰爭中失敗,但它們為爭取阿拉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的鬥爭,並未終止。

在此之後有了第二次,三次,無數次戰爭,簡直烽火連天,狼煙四起,中東火藥桶因此而得名,那麼事件的源頭在哪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中東地區是歐洲人以歐洲為中心 , 而提出的一個地理概念,包括埃及、敘利亞、黎巴嫩、伊拉克、約日、科威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等18個國家和地區,面積 740 萬平方千米,它銜接亞、非、歐三大洲,並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巴勒斯坦就位於中東的中心地帶,西瀕地中海,南鄰西奈半島,是亞、非、歐三洲要衝,是聯結東西部阿拉伯國家的紐帶。長期以來,巴勒斯坦一直是強鄰和大國爭奪的主要目標,在歷史上也出現過部族的遷徙和後來者征服先來者的情況。

16 世紀起,巴勒斯坦成為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為止,巴勒斯坦被奧斯曼帝國統治了四多年。

打來打去的中東,為啥爭端不斷,火藥桶之稱又因何而來呢?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為打敗德國,瓦解奧斯曼帝國,稱霸中東以承認和支援奧斯曼帝國境內阿拉伯人在戰後建立一個包括巴勒斯坦在內的獨立國家為條件,取得了阿拉伯人的支援。1917年11月6日,英國軍隊入侵巴勒斯坦,1918 年9月佔領全境。1921年,英國政府以約旦河為界,將巴勒斯坦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稱外約旦(1946年改為約旦雜湊姆王國,簡稱約旦),扶植了一個傀儡政權;西部仍為巴勒斯坦,由英國委任總督直接統治。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大力扶持猶太復國主義,排擠英國。1942年2月,英國把巴勒斯坦問題提交聯合國處理。1947 年 11月 29 日,“聯大”通過了巴勒斯坦分治決議。

聯合國分治決議一透過,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阿拉伯國家紛紛舉行示威,反對分治。1948 年5 月 14 日,英國結束了對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同日,猶太復國主義者宣佈成立以色列國。15 日,阿拉伯聯盟國家埃及、約旦、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的軍隊相繼進人巴勒斯坦,巴勒斯坦戰爭正式開始。

打來打去的中東,為啥爭端不斷,火藥桶之稱又因何而來呢?

整個戰爭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 1948年5月15日-7月8日。總觀戰爭初期的形勢,阿拉伯國家處於十分有利的地位,以色列軍隊節節敗退。以軍的將領驚呼,以色列軍隊無法抵擋阿拉伯國家軍隊的進攻,全軍已處於崩潰邊緣。為扭轉戰局,重新組織和裝備軍隊,以色列急需停戰。6月 11 日,阿以雙方同意停火四周。

戰爭的第二個階 阿拉伯人段是從1948年7月9日-10月14日。1948 年 7 月9 日,經過充分準備的以色列軍隊向阿拉伯國家聯合軍隊發動攻擊,這次進攻名為“十天進攻”,至7 月 18 日結束。十天的戰鬥,以色列奪取了阿拉伯國家約1000平方千米的土地,改善了自己的戰略地位。相反,阿拉伯國家在第二次停火期間內部矛盾進一步激化,戰局每況愈下,到了不可扭轉的地步。

戰爭的第三個階段是從以色列軍隊的第二次進攻至戰爭結束(1948 年 10月15 日-1949年3月)。 10月 15日,以色列軍隊破壞停火令,向阿拉伯軍隊發起進攻。經過了“約夫”戰役、“希拉姆”戰役和“霍雷夫”戰役後,除了加沙狹長地帶外,以色列把埃及軍隊完全趕出了巴勒斯坦。阿以簽訂停戰協定,根據協定,埃及承認除加沙地帶外,以色列佔有整個內格夫地區。這次戰爭以阿拉伯國家的失敗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