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雙十一“買買買” 撐起了造紙行業的一片天

2022-09-09由 金融界 發表于 林業

檢尺價格什麼意思

眾所周知,造紙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為人類文明的傳承做出了永遠不可磨滅的貢獻。但到了21世紀的今天,造紙業在中國的地位卻變得有些微妙,成為如同煤炭鋼鐵、鍊鋁、水泥一般的去產能物件。同時,計算機和網路的飛速發展,也在日益蠶食紙張的市場。

我國是全球造紙和印刷行業最重要的成長型市場,2017年我國紙及紙板的生產量和消費量均佔居全球第一,約佔全球總量的四分之一。近期,撲克財經APP上釋出的兩篇文章《紙漿行業分析攻略,有這一篇就夠了》、《紙漿期貨產業鏈全透視,去年為何能漲60%?》從不同的角度,總結了紙漿行業的背景,歷史,以及發展前景。

下面撲克就從紙張的起源出發,帶大家縱覽整個造紙行業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

1

紙張的起源和傳播

1.無處不在的紙

紙張,對於現代人而言可謂是司空見慣。讀的報紙、書籍、寫字的筆記本、學生的作業本、考卷、雙十一“買買買”用的包裝盒……都離不開紙。

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最終交易額鎖定在2135億元,首次突破2000億大關。但問題也接踵而至:有的朋友雙十一期間下單的商品,至今仍未收到貨,更有甚者,由於快遞公司接單過多爆倉,至今仍處於未發貨狀態。

可以想象的是,在雙十一後的一個多星期,甚至半個月裡,各大快遞中轉站一定是這樣的畫風:

“雙十一”的重要推手,愛美的姑娘們,拿到快遞後的步驟往往是這樣的:撕開膝上型電腦大小的紙箱,劃開封口膠帶,取出填充物……最後取出區區一小盒化妝品,其中往往有好幾層紙包裝。

紙箱堆得像小山一樣,已經成為每年雙十一後的必修課。據有關資料測算,紙箱使用量佔到快遞總業務量50%左右。2015年,我國快遞紙箱共消耗了近100億個,而2017年全國快遞業消耗包裝箱192億個,可以肯定的是,2018年的只會更多。

除了紙箱之外,紙的用途還有很多,除了白紙之外,還有五顏六色的彩紙,閃閃發亮的金紙……成語“紙醉金迷”就描繪了金色牆紙所營造出的奢華環境。

雖然距離上一次用筆寫字有多遠也許已記不清,但一旦方便完發現沒帶手紙就悲劇了:

這種帶沖洗的馬桶蓋尚未普及,因而方便後手紙依然不可或缺

紙張,早已與現代人的生活牢牢捆綁在一起。據統計,每個人的一生,每個人一個人一輩子平均會消耗來自500棵樹木製成的紙品,大約是150萬張紙。按照這樣推算,如果把全中國13億人一生用的紙堆起來,將相當於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紙張,早已與現代人的生活牢牢捆綁在一起。

2. 造紙術的發展

在造紙術被髮明之前,人們的書寫材料多種多樣,各顯神通:

甲骨:指龜甲與獸骨,主要應用於商代;

金:即指各種金屬器具,流傳於先秦時期;

石:以石為載體的文獻包括碣、碑、崖刻等,從秦朝到現代都有應用;

帛:由蠶絲製成,產量少、價錢昂貴,一般人用不起。

竹、木:將竹或木頭劈成長而窄的竹片(木片),稱為竹簡(木簡),可用來記錄文字,廣泛應用於先秦直至三國兩晉時期。

在這些書寫載體中,竹、木因價格便宜而廣泛應用。但其缺點也顯而易見:笨重。重到什麼程度呢?據史記記載,秦始皇每天閱讀的竹簡重量達到120斤(約等於今天的30公斤)。

(1)汗牛充棟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後世尊他為聖人,當時就有三千人跟隨他學習。孔子曾經整理和修改過《春秋》等,後來歷朝歷代,成百上千的人寫出了很多見解不一的著作。這些書堆起來能塞滿屋子,運出去要使牛馬都累得出汗。

雖然書的重量很大,但由於一副竹簡上寫不了幾個字,因而真正承載的資訊量非常有限。笨重的竹簡嚴重阻礙了文化的傳播。

(2)蔡倫發明了紙?真相併非如此

造紙術相傳是由中國東漢時代蔡倫所改良,但是也有考古證據說明,造紙術早就存在,蔡倫只是改進造紙術的重要發展者,使造紙的成功率更高,成本更低。最新的研究表明,可能在西漢時期,中國就已經發明瞭造紙術。

1986年,甘肅天水放馬灘發現了西漢初期的古紙,文景時期(公元前179-公元前 141年)墓群中出土繪有地圖的紙,世稱放馬灘紙。這是目前考古發現中國古代最早的紙。到了東漢,蔡倫進行技術創新,改用樹皮、破布、麻頭和魚網等廉價之物造紙,大大降低了造紙的成本,為紙的普及準備了條件。也正因為如此,今天人們普遍將發明造紙術的功勞安在了蔡倫頭上。

大眾往往會記住那些有影響力的人,而忽略那些創始者,但歷史是公正的,不會漏過任何一項貢獻。

(3)洛陽紙貴?

在造紙術發明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由於印刷術尚未被髮明,因而紙張上的文字仍然依賴於人工書寫。能寫得一手王右軍般“飄若浮雲,矯若驚龍”的好字,絕對是扎臺型的標誌。像筆者這樣字寫得醜的人,在那時候都不好意思把自己的字給人家看……

到了西晉時期,著名賦作家左思創作的《三都賦》因華麗的文筆,得到當時大眾的認可和喜歡。相互傳抄和學習之風盛行一時。洛陽的紙張也由此而供不應求,紙張商人自然也是賺得盆滿缽滿,這就是“洛陽紙貴”一詞的由來,但這只是表面現象,背後似乎還有更深一層的原因。

雖然東漢年間蔡倫就改進了造紙技術,但紙的使用並沒有很快得到普及,三國時期,曹操、孫權、諸葛亮等人看書都用的是竹簡,這說明在當時紙還沒有在上層社會中普及,遑論底層。這就可以斷定,當時紙並沒有取代木簡的地位。

而左思寫《三都賦》造成洛陽紙貴的局面是在公元280年,距離曹操去世的公元220年僅僅60年的時間,在傳播力很低下的古代,很難想象這麼短時間裡,紙的使用能得到廣泛的普及。可以肯定的是當時已經出現了用紙來書寫,但也不是一般人能夠用得起,普通老百姓是連紙的面都沒有見過多少的。

此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古代的文化普及程度和今天比不可同日而語,社會上絕大多數人是文盲,能夠有條件讀書學文化的,大多是講究門第計程車族(相當於今天的中產階級),正如今天的中產階級喜歡為了鮑師傅、喜茶大排長隊一樣,當時的士族也喜歡抱團,看到這麼多意見領袖推薦的作品,都想謄抄來好好看看學學,這樣就把紙的價格又往上推了。而且洛陽作為當時的一線城市,物價自然也是比較高的,紙張比別的地方貴也不奇怪。

所以說,並不是熱度文章讓洛陽紙變得貴,而是洛陽紙本來就貴,熱度文章只是加了一把火。

不管書的內容有多好,有多少名人推薦,靠手抄書絕對不會是什麼愉快的體驗(小學時沒被老師罰抄過課文的同學請舉手),一篇幾千字的文章抄下來,絕對腰痠背痛腿抽筋(可惜古代沒有蓋中蓋含片)。要是一本書幾萬字甚至幾十萬字,抄一遍基本就要了老命了。按照這樣的推理,紙張的發明無異於屠龍之術。

那麼紙張的大規模普及要到什麼時候呢?這要拜另一樣偉大發明——印刷術所賜。

唐朝發明了雕版印刷術,並在唐朝中後期普遍使用。唐朝沒有“洛陽紙貴”這樣的事兒出現,紙張的需求量大,例如國家出版《金剛經》一次的紙張消費量就相當可觀。宋代雖然出現了活字印刷術,但是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術,正是由於印刷技術的發展,才使得紙張需求量大增。

造紙術被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是促使人類文化轉播的重要大發明。

(4)埃及:不是紙的莎草紙

莎草紙(英語:Papyrus)是古埃及人廣泛採用的書寫介質,它用當時盛產於尼羅河三角洲的紙莎草的莖製成。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就開始使用莎草紙,並將這種特產出口到古希臘等古代地中海文明地區,甚至遙遠的歐洲內陸和西亞。

生產莎草紙的原料是紙莎草的莖。先將莎草莖的硬質綠色外皮削去,把淺色的內莖切成40釐米左右的長條,再一片片切成薄片。切下的薄片要在水中浸泡至少6天,以除去所含的糖分。之後,將這些長條並排放成一層,然後在上面覆上另一層,兩層薄片要互相垂直。此兩層薄片亦常以相互交叉的方式編織成網格狀,形似織物。將這些薄片平攤在兩層亞麻布中間趁溼用木槌捶打,將兩層薄片壓成一片並擠去水分,再用石頭等重物壓(現在一般用機器壓製衡),乾燥後用浮石磨光後,就得到莎草紙的成品。

但是有意思的是,

莎草紙雖然冠以紙的名頭,但卻並不是紙。因為按照現代的定義,造紙需要經過打漿、抄紙、脫水的步驟,而莎草紙的製造並沒有經過這些步驟,因而不應該歸於真正的“紙”一類。對其製造、使用,也不應與“造紙術”混淆。

造紙術在全世界的傳播,有效促進了全球科學文化的發展。正是因為有了紙,才使得文化的記載有了便宜的介質。如果不是紙的發明,可能諸如牛頓這樣的大科學家連書也買不起,別說發現牛頓三大定律,萬有引力定律了。

造紙術西傳之路,也是一條文明之路。

雙十一“買買買” 撐起了造紙行業的一片天

【圖】牛頓的經典名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中國造紙術西傳時間表

雙十一“買買買” 撐起了造紙行業的一片天

說了這麼多,結論是明確的:

中國發明瞭造紙業,是對人類文明發展永遠不可磨滅的貢獻。但現代的造紙業和古代相比,無論是紙張分類還是造紙技術都已經“鳥槍換炮”。各種效能,用途的紙張紛紛湧現,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盤點一下紙張的分類。

2

紙張的分類

在日常辦公使用中我們常見的是六種紙張:

銅版紙、啞粉紙、白卡紙 、白板紙、雙膠紙、書寫紙、牛皮紙、 藝術紙、不乾膠等,在此類紙張使用之後二次加工從而形成的再生紙也成為了我們辦公列印中常見的一類用紙。

1.銅版紙

特性:表面光滑,白度較高,紙質纖維分佈均勻,厚薄一致,伸縮性小,有較好的彈性和較強的抗水效能和抗張效能,對油墨的吸收性與接受狀態十分良好。銅版紙有單、雙面兩類。

主要用途:主要用於印刷畫冊、封面、明信片、精美的產品樣本以及彩色商標等。

2.啞粉紙

特性:與銅版紙所不同的是該紙表面啞光,對光線的反射沒那麼強烈,紙質纖維分佈均勻,厚薄性好,密度高,彈性較好且具有較強的抗水效能和抗張效能,對油墨的吸收性與接收狀態略低於銅版紙,但厚度較銅版紙略高。

主要用途:主要用於印刷畫冊、卡片、明信片、精美的產品樣本等。

3.白卡紙

特性:是一種較厚實堅挺的白色卡紙。分黃芯和白芯兩種。

主要用途:主要用於印刷名片、明信片、請柬、證書及包裝裝潢用的印刷品。

4.白板紙

特性:內芯為灰色,紙質厚實,堅挺。分灰底白和白底白兩種。

主要用途: 主要用於各種包裝裝潢用的印刷品,以及印刷品的封面。

5.膠版紙

特性:適用廣泛,質量穩定。依據使用面數的不同分為單膠紙和雙膠紙,出於節省紙張的考慮,現在一般都是雙膠紙。

主要用途:主要用於印刷各種說明書,信封,信籤等。 我們常常聽到的道林紙(Dowling),就是一種高階的雙膠紙,最早由

英國

道林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故而得名,現在的書籍多用道林紙印刷,使得道林紙成為印刷紙的代名詞。此外,一些高檔的筆記本也使用道林紙。

6.書寫紙

特性:書寫紙是供墨水書寫用的紙張,紙張要求寫時不洇。

主要用途:主要用於印刷練習本、日記本、表格和賬本等。

7.牛皮紙

特性:具有很高的拉力,有單光、雙光、條紋、無紋等。分白牛皮和黃牛皮兩種。

主要用途:主要用於包裝紙、信封、紙袋等。雙十一全球“買買買”的紙箱,就是用牛皮紙做的!

8.藝術紙

特性:種類繁多。

主要用途:主要應用於精美的書籍封面、畫冊、宣傳冊、請柬、賀卡、高檔辦公用紙、 名片、高檔包裝用紙等方面。

9.不乾膠

特性:由於背面背膠,紙張較薄。分鏡面、銅版、書寫不乾膠等,且粘性有差異。

主要用途:主要用於商標貼,包裝等。

3

中國造紙行業發展現狀

造紙行業是我國重要的基礎原材料行業,產品豐富,以文化紙和包裝紙為主,生產區域集中,屬於資本密集型和資源依賴型產業,具有規模效益顯著和汙染程度高等特點。

1. 產業鏈

造紙行業是透過機械的、化學的或者二者結合的方法,把植物纖維加工成紙漿,然後透過手工或機器抄造的方法把紙漿及其新增劑混合均勻而製成紙或紙製品的工業行業。

造紙業是典型的長鏈條、重資產、需求多樣的長週期型行業:典型造紙產業鏈為“林木-製漿-造紙-下游各類用紙”。其中,培育製漿用速生林需要儲備林地及栽培,林木的成熟週期較長,需要至少5年以上才能採伐用於生產;生產紙漿與機制紙需購入大型造紙裝置並配套投放產能,週期在2-3年左右;而下游各類需求在經歷中國高速成長階段後增速放緩,週期性正逐步取代成長性。

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造紙行業主要指造紙及紙製品製造業,包括紙漿製造業、造紙業、紙製品製造業三個環節;因此,造紙行業與部分基礎產業關聯度較高,如林業、農業、印刷業、包裝、機械製造、化工、環保等。總體而言,造紙行業具有技術資金密集、規模效益顯著、資源依賴及消耗高、行業集中度相對分散等特點。呈現典型的

“長鏈條、重資產、需求多樣”的行業特徵,典型造紙產業鏈為“林木-製漿-造紙-紙質用品”,如下圖所示。

雙十一“買買買” 撐起了造紙行業的一片天

2。 生產佈局

正如前文所言,造紙產品按產品用途,按功能分可將其主要分為文化用紙、包裝用紙、生活用紙以及特種紙四類;其中文化用紙以新聞紙、雙膠紙和銅版紙為主,包裝紙以箱板瓦楞、卡紙為主。根據中國造紙學會的《中國造紙工業2016 年度報告》資料統計顯示,2016 年文化用紙、包裝用紙、生活用紙以及特種紙生產量佔比分別為25。66%、61。30%、8。48%和1。98%,消費佔比分別為24。60%、63。34%、8。20%和1。80%。

雙十一“買買買” 撐起了造紙行業的一片天

2016年各類紙種生產佔比

雙十一“買買買” 撐起了造紙行業的一片天

2016年各類紙種消費佔比

雙十一“買買買” 撐起了造紙行業的一片天

資料來源:我國造紙協會,聯合評級整理

總體看,造紙行業作為我國重要的基礎原材料行業,產品種類較多,下游涉及多個產業,生產區域主要集中在山東、廣東、浙江和江蘇區域,具有資本密集型、規模經濟型、資源依賴型和汙染程度高等特點,這些特點是國內造紙行業的特點,也是行業的發展瓶頸。

(1)資本密集型

進入造紙行業面臨較多障礙壁壘,如資金壁壘、政策壁壘等。其中,造紙行業資金密集程度相對較高,需要有較大的資金投入,退出成本較高。其中,造紙行業裝置投資約佔總投資額的60%;每增加一萬噸紙漿的生產能力,需要投入約1。2-2億元;每增加一萬噸紙漿及紙板,需要資金投入約1-1。2億元,百元產值佔用固定資產額與冶金、石油、化工行業相近。

(2)規模經濟型

對造紙行業的企業來說,經濟規模對其發展尤為重要。具備規模經濟的造紙企業在增強風險抵禦能力、提高議價能力、降低生產及治汙成本、控制銷售渠道等方面有一定的競爭優勢。

(3)資源依賴型

造紙行業屬於資源依賴型較強的行業,原材料紙漿、廢紙漿在紙品成本中所佔比重很高。我國造紙工業紙漿主要包括木漿、廢紙漿、非木漿三種,已逐步形成以木纖維、廢紙為主、非木漿纖維為輔的造紙原料結構。木漿主要用來生產檔次較高的白卡紙、辦公文化用紙和生活用紙;廢紙用來生產新聞紙和包裝用紙;非木漿可以用來生產包裝用紙和生活用紙,但總體佔比較小。由於我國森林資源缺乏,因此包裝業的發展主要依賴發達國家的廢紙及商品漿。目前我國廢紙原料佔到了紙漿總消費量的65%,廢紙利用量佔到世界廢紙利用量的34。8%。

我國造紙業原材料成本較高,一般原材料成本佔紙張製造平均成本的65~75%,部分企業甚至超過80%。2011 年以來,我國造紙行業木漿和廢紙漿消耗量佔紙漿消耗總量的85%以上,2015 年達到93%。2016 年全國紙漿生產總量7,925 萬噸,同比下降0。74%;其中:木漿1,005 萬噸,同比增長4。03%,廢紙漿6,329 萬噸,同比下降0。14%,非木漿591 萬噸,同比下降幅度較大,達13。08%。

從消耗量來看,2016 年全國紙漿消耗總量9,797 萬噸,同比增長0。68%;其中:木漿2,877 萬噸,佔29%(進口木漿1,881 萬噸,佔19%;國產木漿佔10%);廢紙漿6,329 萬噸,佔比65%(進口廢紙製漿24%;國產廢紙製漿41%);非木漿591 萬噸,佔6%。進口木漿所佔比重逐年攀升,而進口廢紙漿佔廢紙漿消耗總量的比重繼續小幅下降至24%,紙漿消耗量中43%依靠進口取得,且我國木漿進口源地主要有加拿大、巴西、印尼、智利、美國等,我國木漿價格由進口價和自產價雙向決定,特別是國際木漿的供需格局對國內木漿價格有較大影響。

依據木漿所用樹木來源的不同,可以分為針葉漿和闊葉漿。對同一種製漿方法所得到的紙漿,闊葉木比針葉木需要打到更高的打漿度時才能取得相近的物理強度。

從 2013 年開始,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針闊葉漿價格均一直處於震盪下行中。從國內市場來看,2016 年上半年,漂針葉漿和漂闊葉漿現貨價格開始出現分化,漂針葉漿價格開始緩慢上漲,2017 年繼續延續了 2016 年的趨勢且漲幅很大;而漂闊葉漿在 2016 年三季度開始上漲,且一直延續至 2017 年三季度。從進口木漿的價格走勢看,針葉漿和闊葉漿的進口平均單價均在 2016 年底開始上漲。

圖 2012 年以來國內漂針闊葉漿價格情況

雙十一“買買買” 撐起了造紙行業的一片天

資料來源:Wind 資訊 圖 2012 年以來針闊葉漿進口價格情況

雙十一“買買買” 撐起了造紙行業的一片天

資料來源: Wind 資訊

(4)汙染程度高

造紙行業屬於高耗能、高汙染行業。造紙廢水屬於難處理廢水。主要來自造紙工業生產中的製漿和抄紙兩個生產過程。大體可分為製漿廢水、中段廢水及紙機白水三類。

製漿過程中主要產生的有蒸煮廢水即減法制漿的黑液和酸法制漿的紅液,屬於超高濃度有機廢水。減法制漿產生的廢液主要成分是木質素和碳水化合物的降解產物、色素、殘鹼及其他溶出物;中段廢水是紙漿黑液被提取後,對紙漿進行洗滌和漂白產生的廢水,這部分廢水量大,總有機負荷高,是造紙廢水的主體部分。抄紙主要產生的是白水,主要含有細小纖維、填料和膠料等,由於負荷較低,目前大多數造紙車間都採用白水回用或部分回用。

雙十一“買買買” 撐起了造紙行業的一片天

自2015 年以來,國家出臺一系列環保相關法律法規,水環境治理直指造紙業,環保政策趨嚴給造紙業帶來了巨大的成本壓力,造紙業將繼續向規模化方向發展。

4

中國造紙業的矛盾——

低端產能大量過剩,高階產品依賴進口

1.中國造紙業“十二宗罪”

中國造紙行業還多少具有下列特點:

1)原材料成為行業發展的障礙;木漿是造紙的主要原材料,受制於原材料短缺(再生週期長)的原因,不得不進口大量的木漿或高檔廢紙。

2)木材的採購具有季節性,無法按計劃採購,存在按檢尺立方數徑級或絕乾重(雜木或木片經檢驗扣水份後)等複雜結算方法。

3)造紙行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需要處理,需要節能減排,環保治理投入較大。

4)造紙業屬於中游原材料行業,是典型的供需型企業,下游需求市場對其利潤有著很大影響。

5)近年來,紙業企業大部分產品產能過剩,技術成熟,進入門檻較低,競爭激烈,造成產業附加值低。

6)產品品種相對固定,但細分規格較多,除常規產品按計劃市場預測生產外,其它產品要按客戶要求生產,對於擁有大機臺企業提出了嚴峻挑戰。

7)需定期更換紙機的關鍵消耗品,如濾網等。

8)造紙企業生產為連續化,裝置眾多且密集,裝置維修保養任務繁重。

9)由於生產週期相對較短,資金壓力較大,需要嚴格控制發貨應收風險。

10)進口廢紙採購週期較長,為降低採購風險,需要全程監控貨物狀態。

11)成本核算粗放,主要原材料費用分配無法準確分攤到不同的產品上,造成月成本資料變動大,缺乏行之有效的精細核算方法。如各種成品紙在生產之前都得進行製漿抄漿,如何準確計量各後續工藝消耗紙漿的計量和計算在產品成本則是比較困難的。

12)紙機網部的濾水網,壓榨部的靴套傳送帶,幹部的幹網之類。這些都是紙機的易耗品,單張價格都是數十萬甚至上百萬,使用壽命則在一個月到半年之間,俗稱貴重品管理。

正是因為造紙行業具有固定成本高、規模優勢顯著的特點,所以一旦行業利潤率有所上升時,該行業的公司都會忍不住擴大產能的衝動。因此,這個行業就總是在“供不應求-產能擴張-產能過剩-去產能-供不應求”的一個迴圈中。

2007年以前,造紙業供不應求,紙張價格上漲;2008年經濟繁榮,催生了紙張需求的擴張,行業的產能迅速擴張;2011年及之後,隨著行業產能慢慢超過了市場的需求,形成嚴重的過剩產能,造紙業公司幾乎同時步入了寒冬;2013年,行業終於進入去產能階段,此輪去產能的力度可謂前所未有:小的造紙企業慢慢倒閉,存活下來的造紙企業也幾乎停止了他們的固定資產投資。

雙十一“買買買” 撐起了造紙行業的一片天

在嚴格的去產能調控下,2016年以來,造紙業終於苦等到了自己的春天,但正如同2015到2016年煤炭價格上漲,令下游電廠叫苦不迭一樣, 造紙業的春天是來到了,但下游的行業卻面臨著寒冬。

2. 春天的故事:牽一髮而動全身

從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如果要評選造紙行業的關鍵漢字,恐怕“漲”排第二,沒有字敢排第一。

在短短的兩年時期內,紙價上漲之迅猛,幾乎到了一天一個價的程度,堪比坐直升飛機。甚至有行業貿易商感慨“有錢也不一定能拿到貨”,以前的預付定金+貨到付款的模式根本沒戲,哪怕是直接付全款,也要拼人品才能拿到貨。其火爆程度堪比一二線城市的搶房熱潮。甚至有人發出了

炒股

炒房不如炒紙”的感嘆!有倉庫的經銷商,甚至光靠囤積紙張就賺得盆滿缽滿。

紙張漲價,不但讓眾多出版單位、印刷企業望“紙”興嘆。而且波及了國計民生的方方面面。作為一名資深閱讀愛好者,對此深有感受:書的價格越來越貴了,一本同樣大小,厚度的書,價格比起幾年前漲了一半以上,買書已經快要成為一種奢侈。據統計,2016年之前,在紙張價格基本保持穩定的情況下,紙張在單冊圖書成本中所佔比例為50%左右。自2017年後,在紙張平均漲幅達每噸2000元左右的情況下,紙張所佔比例均在60%以上。

同時,出版行業和印刷也遭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因為行業的合同是一年一簽的,這就意味著,因紙張原材料上漲而造成的成本上升,只能自家吃進,在這樣的壓力下,出版業經營慘淡。一個巧合的例子是,在紙張漲價最為瘋狂的2016年,不少紙媒選擇停刊,其中不乏《東方早報》《京華時報》等影響力很大的媒體。雖然停刊有多方面的原因,但紙張成本上升顯然也是催化劑:

紙張的漲價,是在去產能的大背景下發生的,而投機資金的炒作則起到了火上澆油的作用。

3. 價格迴歸

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與去年相比,今年的紙價只能用一首涼涼來形容。截至目前,今年的廢紙價已從每噸3000元上方跌去了三分之一。瓦楞紙價也連跌十幾周。中國前女首富張茵執掌的玖龍紙業,曾在9月的業績說明會上曾表示,10月份將上調紙價。然而,事實是在當月月底,天津玖龍釋出了箱板紙、瓦楞紙下調300元/噸的訊息。

到了11月,剛一開月,受雙十一旺季不旺,外貿出口前景不樂觀等因素的影響,箱板紙、瓦楞原紙和白卡紙均有降價訊息傳出。其中玖龍東莞、泉州、太倉、天津四大基地包裝紙集體降價100-300元/噸,被普遍認為市場又將迎來新一輪降價潮。 截止目前,全國箱板紙與瓦楞原紙跌至冰點,東莞個別紙廠不含稅價已直抵3000元低位。逢8之年接近尾聲,中國包裝紙價格越來越呈現一派蕭殺之氣。

風暴,似乎來得快了點。

當下紙企的生存現狀,供大於求依舊嚴重,基本上國家淘汰的跟不上產能的增加,一些紙種因為早前產能釋放,這兩年在消化及淘汰供給仍遠遠大於需求。而生活用紙和包裝紙等因為市場相對較好,近年來新增產能投入非常大,現在來看,局面也很悲觀。如今這大局勢行成,市場徹底恐慌,紙商措手不及,為了止損蜂湧出貨……

惡性迴圈,牆倒眾人推。行業真的要變天了,但不是生意難做,而是做生意的邏輯、思路徹底都應該要變了!

在今年的低迷行情中,中小紙廠搶先去庫存出貨、廢紙價格劇烈波動,造紙企業不堪其擾。而更為突出的問題在於,這次紙業大洗牌的發生是必然的,也只有淘汰掉一定量的紙企和紙商後才會暫停。

4

造紙行業的未來

1.市場的萎縮——需要紙張的場合日益減少

正如本文前面提到的那樣,很多人已經記不起上一次用筆寫字是什麼時候,也有許久沒有讀過一本紙質版的書,出門坐火車、飛機,在網上訂票後,輕輕一刷身份證甚至由於電子支付的廣泛普及,很多人出門已經習慣了不帶鈔票。

時光回到1993年,農曆雞年,美國二戰後最年輕的總統上任。同年,美國正式宣佈“星球大戰”壽終正寢。

就在那一年,一位戴著黑框眼鏡的長者在訪問美國時,被安排來到位於西雅圖的波音公司參觀。令他最為驚歎的事情是,那麼大的設計部門,光在工作崗位上的就有好幾百人,但竟然看不到一張圖紙,所有工作全部利用計算機和網路完成。

相比之下,當時國內的設計水平,正如長者16年後重回老東家時感慨的那樣,還是處於用鴨嘴筆在繪圖紙上描圖的狀態,如果一個不小心,墨水漏到了紙上,整張圖紙只能報廢。對於當時打字機還是稀罕物的中國而言,無紙辦公似乎還是遙不可及的神話。這,就是當時中美的真實差距。

時光到了今日,國內的設計行業早已鳥槍換炮,實現了無紙化設計。即使是在本科生的課堂上,CAD也已經成為必修科目,誰要是再用圖紙畫圖,就有恍如隔世之感。這對圖紙行業而言,無疑少了很大一塊市場。

在社會的飛速發展面前,紙張產業似乎日薄西山,飛漲的紙價只是迴光返照而已……

然鵝,真的如此麼?

2. 紙張行業的未來——龍頭行業的天下

正如一位著名的企業家說的那樣,沒有夕陽行業,只有夕陽企業。任何一個傳統行業要想轉型升級、調整結構,要有破釜沉舟,壯士斷腕的精神,要有決心,慢痛帶來的損失更大,後果更嚴重。相比之下,作為傳統行業典型的鋼鐵行業,已經歷過一輪這樣的涅槃。

和小企業相比,大企業的優勢是明顯的:

1. 環保優勢:紙張行業的高耗能,高汙染特性眾所周知,而環保趨嚴這一大勢不會改變,大型企業通常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環保治理,而小企業將大部分被淘汰出局,行業集中度有望逐步提升。

2. 規模優勢:紙張價格波動很大,小企業由於資金、倉儲、週轉等條件有限,往往難以承受波動,而大企業在這方面則有顯著的先天優勢。

3。 政策優勢:我國目前造紙行業所需廢紙原料來源組成中,36%來源於進口廢紙,64%來源於國內回收,2016年國內廢紙約5000萬噸,進口廢紙2850萬噸。我國先後推出的“綠籬行動”、固定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等政策和行動,受此影響2013年以來我國廢紙進口量出現3年負增長。

2017年底開始實施的調整進口廢物管理目錄,對造紙的影響是其中未經分揀的廢紙進口將被禁止,這類廢紙佔總廢紙進口量的20%左右,主要是中小企業用來生產白板紙,所以從生產角度看對白板紙的影響最大,對大企業主要用的8#、11#等廢紙的影響有限。另外,政策還規定,申請進口廢紙許可的加工利用企業應以廢紙為原料生產的企業,企業生產能力應不小於30萬噸/年,提升行業市集中度、加速不合格產能的出清。

雙十一“買買買” 撐起了造紙行業的一片天

資料也顯示,造紙業的繁榮仍在繼續:從各大造紙企業披露的2018半年報來看,有20家造紙行業上市公司15家同比增長,增長幅度最大的是美利雲,同比增長860。71%;5家同比下降,齊峰新材同比下降幅度最大,同比下降51。89%。排名前十的造紙行業上市公司為晨鳴紙業、山鷹紙業、太陽紙業、博彙紙業、華泰股份、岳陽林紙、景興紙業、中順潔柔、宜賓紙業和仙鶴股份,這10家上市公司的總利潤為84。26億元。

雙十一“買買買” 撐起了造紙行業的一片天

以目前情況來看,大多紙企只是停機保價和暫停收購來應對市場作用的衝擊,顯然還沒有到最終決戰的時候。當前國內造紙經濟所面臨的問題依舊不少,各紙企步入了進退兩難的“困境”。

一方面,高速的發展,導致供需極度不平衡,部分紙種嚴重產能過剩。雖國家年年進行淘汰落後產能任務,但依然趕不上新增產能的速度。產品低價銷售,很多企業處在,賣的越多虧損越多的不盈利或虧損狀態。另一方面,環保要求的提升,企業需引進高技術、新裝置,這又是一筆不小的投入,紙企們也紛紛開始出現“危機”。

寒冬之中,誰能笑到最後?

11月2日,上海期貨交易所(下稱“上期所”)釋出了紙漿期貨合約及相關規則。紙漿行業的市場化程度高、市場主體多樣、價格波動頻繁,企業避險需求強烈。推出紙漿期貨,發揮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功能,對增強我國農林產品企業的定價能力、為相關產業鏈企業提供風險管理工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以做產業和金融人士加油站為己任的撲克,也在密切關注紙漿期貨的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