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道德經2 道德經的核心思想是什麼?七善思想

2022-09-03由 老王讀書會 發表于 林業

冠纓是什麼

道德經2 道德經的核心思想是什麼?七善思想

老子說,最接近於他的道的就是水,《道德經》第八章,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意思是說,水接近於道,道的七點特徵就是:第一個特徵就是善於給自己定位,在不同環境不同形勢、局勢下,首先要做的就是給自己戰略定位。善於自我定位和刨銑,定位自己的要準,知道如何處世和做人。要善於把自己放在低位和較低的姿態和位置,這樣可以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道德經2 道德經的核心思想是什麼?七善思想

第二個特徵就是心要沉穩和堅如磐石,心思平和,處變不驚,深藏不露。做人做事首先就是紅塵練心,一顆心不硬,不堅如磐石就無事可成。所以人心要像水一樣,深不可測,處變不驚。人在紅塵之中,要能避免受到汙染和驚擾,需要將一顆心修煉得堅如磐石,堅韌如鐵,鐵石心腸一般。

道德經2 道德經的核心思想是什麼?七善思想

第三個特徵就是強調與人打交道,人要像水一樣柔弱,寬仁,低姿態,凡事讓三步;最好,像大海一樣不拘小節,海納百川,包容一切。與人相處要柔軟低姿態是第一要素,柔弱勝剛強,凡事先讓三步,其次成大事就需要大胸懷,最好像大海一樣,不拘小節,不拘意識形態,和他人的玲玲碎語,風言風語,刻薄語言和嘲諷姿態,內心強大些,面對一切微小面對,爽朗心態,心胸寬廣,有容乃大之姿,要有利他思想,以和為貴,共贏思想和寬容思想,不要刻薄,要像大海一樣寬容,寬仁。

第四個特徵就是,說話要像水一樣堵止開流,善於遵守信用。要想在這個社會立足,則需做到“一誠天下動”,並時常謹記“輕諾必寡信”。要講究誠信。

道德經2 道德經的核心思想是什麼?七善思想

第五個特徵,從政者,要像水一樣,把握大方向,從小溪匯入江海,要把握大勢,要有大氣魄。同時還要在什麼樣的容器就能成為什麼樣的樣子,甚至倒入泥土就不見了,從政者要像水一樣適應力強,能做到挫銳解紛,和光同塵。同時還要像水一樣,亂世之中,更要水滴石穿,以柔克剛,軟功夫持久戰上下功夫。能在清明政治中治世發揚抱負,造福一方,也得能在亂世和暗世中水滴石穿,等待時機,時機到了就能改變世界改變規則。不能只會做晴明臣子做不了亂世臣子。

道德經2 道德經的核心思想是什麼?七善思想

先秦時期《孺子歌》中有一句,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人根據水的清濁來決定自己的態度和行動,清的時候洗冠纓,濁的時候洗腳。這個正如政治環境,政治環境晴明,我就暢所欲言,正直以扶正,如果政治環境汙濁,不可拯救,我就要麼隱退,要麼裝傻充愣,混日子,做一個混世魔王,順其自然,中庸無為,等待時局變化,再抓住時機改變一切。

有個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個人總是落魄不得志,於是,有人向他推薦智者。

智者深思良久,默然舀起一瓢水,然後問:“這水是什麼形狀”沒等回答,智者把水倒入杯子。

這時,此人恍然大悟:“我知道了,水的形狀像杯子。”智者無語,把杯中的水倒入旁邊的花瓶,這人悟道:“我知道了,水的形狀像花瓶。” 。

智者搖頭,輕輕端起花瓶,把水倒入一個盛滿沙土的盆。清清的水一下融入沙土不見了。

這個人陷入了沉默與思索。

智者彎腰抓起一把沙土,嘆道:“看,水就這麼消逝了,這也是一生!”

道德經2 道德經的核心思想是什麼?七善思想

這個人對智者的話咀嚼良久,高興地說:“我知道了,您是透過水告訴我,社會處處像一個個規則的容器,人應該像水一樣,盛進什麼容器就是什麼形狀,而且,人還極可能在一個規則的容器中消逝,就像這水一樣,消逝得迅速、突然,而且一切無法改變!”這人說完,眼睛緊盯著智者的眼睛,他急於得到智者的肯定。

“是這樣。”智者拈鬚,轉而又說:“又不是這樣!”說畢,智者出門,這人隨後跟著。

在屋簷下,智者伏下身子,手在青石板上的臺階上摸了一會兒,然後頓住。這人把手伸向剛才智者所觸之地,他看見有一個凹處。他不知道這本來平整的石階上的“小窩”藏著什麼玄機。

智者說:“一到雨天,雨水就會從屋簷落下,這個凹處就是水落下的結果。”此人遂大悟:“我明白了,人可能被裝入規則的容器,但又應該像這小小的水滴,擊穿這堅硬的青石板,直到改變容器。”

道德經2 道德經的核心思想是什麼?七善思想

智者說“對,這個窩就會變成一個洞!”

人生如水,我們既要盡力適應環境,也要努力改變環境,實現自我。我們應該多一點韌性,能夠在必要的時候彎一彎,轉一轉,等一等,混一混,因為太堅硬容易折斷。時機不合適時候,就等待時機,就和光同塵,看看徐階如何十年曲意侍嚴嵩,就知道委曲求全有時候是可以理解的,申時行如何做和事佬,萬事不理問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的東漢名臣胡廣如何在黑暗的東漢末年在幾大政黨之間自處。其核心離不開委曲求全,柔弱處世,堅韌隱忍。人生處世不只是堅硬且更多一些柔韌和彈性的人,才能克服更多的困難,戰勝更多的挫折。

第六個特徵,做事時,要善於發揮才能,把握形勢,把握大勢,做擅長的事情。勉強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或者放棄做力所能及的事,都不符合“事善能”的自然法則。既要有氣魄和膽識,像水一樣流入大海善於把握大勢,小溪也能變江海,大的氣魄大的膽識大的格局才能有大成就,同時要有自知之明,時機不成熟時候做小溪,時機成熟時候做江海,什麼時候做江海什麼時候做小溪要依形勢而定而不是以性格而定,也不是以脾氣而定。做事做人都要以形勢,目標、計劃、局勢而定而不是以脾氣,以性格而定。

第七個特徵:動善時是說應該選最佳的時間點作出行動。我們行動和做事的時候要善於掌握好具體的時機和具體的形勢。隨著時間的變化會產生機會,時間和機會相輔相成,形成時機。對於行動的時機,需要從時間,機會,內因和外因上去考慮。

道德經2 道德經的核心思想是什麼?七善思想

莊子一書中有一則這樣的小故事:

莊子經過一座山中間,看見一棵枝葉繁茂的大樹。伐木工人停在它旁邊並不砍伐它。莊子問其中緣由,伐木工人說:“沒有什麼用途。”莊子說:“這棵樹因為不成材才能夠享盡天年。”莊子走出山中,住在老朋友的家。老朋友高興,叫童僕宰鵝來招待客人。童僕請示說:“有一隻會叫,有一隻不會叫,請問宰哪一隻?”主人說:“宰不會叫的。”第二天,學生問莊子說:“昨天山中那棵大樹,因為不成材才能夠享盡天年;如今主人的鵝,因為不成材死去。先生站在什麼立場呢?”莊子笑著回答說:“我莊周會站在成材和不成材之間。在成材和不成材之間,似乎可以了但還不是根木,所以沒能免除牽累。要是把握了道德就不會這樣,無所謂讚譽無所謂詆譭,時隱時現如龍見蛇蟄,隨時運共同變化,不願意固執一端。一時在上一時在下,以和順為標準,遨遊在萬物的本元。把握外物卻不被外物所化,那樣哪裡會有牽累呀?這是神農、黃帝的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