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藍羽對話謝飛從無到有,他是金雞破殼見證者

2022-08-31由 一起來娛樂 發表于 林業

屬金雞得好不好

1905電影網專稿

作為中國第四代導演代表人物之一,

謝飛

同時還是首屆金雞獎舉辦時的評委之一。時光荏苒,他見證了金雞獎的誕生與成長。2000年,謝飛更是獲得第2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劇本特別獎。

藍羽對話謝飛從無到有,他是金雞破殼見證者

“您是第一屆評委會的委員之一,能不能回憶一下當年參與評選的情形?”

“非常榮幸。”面對

藍羽

的提問,謝飛導演用四個字表達了四十年前參與金雞獎時的心情。

藍羽對話謝飛從無到有,他是金雞破殼見證者

2021年是中國電影金雞獎創立40週年,中國電影報道《藍羽會客廳》特別推出金雞獎40週年系列訪談,回首光影崢嶸歲月,共話中國電影未來。本期節目中,謝飛與藍羽共同回憶了金雞獎誕生的前因後果,以及一路走來對中國電影產生的種種巨大影響。

見證金雞獎從無到有

1980年中國觀影人次290億

1960年,謝飛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學制5年。1978年,他獨立執導的第一部作品

《火娃》

上映,開啟導演職業生涯。1979年,他又執導了電影

《嚮導》

。這也成為其能夠擔任第一屆、第二屆金雞獎評委的重要原因。

“八十年代初期,影協創立了這樣一個金雞獎,那個時候

于敏

同志,還有影協

程季華

等,他們就想出了百花獎是群眾、觀眾直接投票的,但是如果從專業角度能夠設立一個獎,這樣就跟百花獎可以成為兄弟姐妹,能夠比較客觀、公平、專業的來對我們每年的國產片進行(評價),透過評獎產生一種推動和支援。”謝飛回憶了當初金雞獎創立的主要原因,旨在透過專業視角評獎,推動國產電影的發展與進步。

藍羽對話謝飛從無到有,他是金雞破殼見證者

1981年,中國農曆雞年,金雞獎評獎創立,故定名為中國電影金雞獎,以金雞啼曉激勵電影工作者為中國社會主義電影事業的興旺發達而奮發努力。金雞獎第一次評選是在杭州西湖畔進行,聚集了當時中國電影界的各路代表。

“把我列入名單的時候,前面寫著‘青年導演代表’。”回憶起當時的評委身份,謝飛記憶深刻。當時,中國近代著名文學、電影、戲劇作家和社會活動家

夏衍

,擔任第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選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

袁文殊

張駿祥

擔任主任委員,謝飛和

白楊

、于敏、

謝鐵驪

等22位電影人擔任委員。

藍羽對話謝飛從無到有,他是金雞破殼見證者

提名第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的影片有三部,分別是

《天雲山傳奇》

《巴山夜雨》

《法庭內外》

。最終,前兩部影片並列最佳故事片獎。

“聽說大家的爭執還是非常激烈的,有這樣的情況嗎?”對於當時的評選情況,藍羽好奇心滿滿。這個問題,或許只有當時評委的回答最有說服力。

藍羽對話謝飛從無到有,他是金雞破殼見證者

據謝飛回憶,《巴山夜雨》獲獎的爭議並不大,《天雲山傳奇》爭論的聲音比較多。不同的評委喜歡這兩部電影程度不同以致勢均力敵,於是協議給出並列最佳影片。

縱觀1980年,佳片頻出很重要的原因,在於這些電影繼承了這個中國電影的現實主義傳統,開始表現生活。觀眾被這些佳片感動頻繁走進影院,讓1980年成為中國電影市場上世紀最繁榮的一年。

“有統計講,在1980年中國進影院,買票進影院的觀眾都達到了290億次,意思就是10億人口每年每個人要買29次票進電影院去”時至今日,謝飛回憶起當年的情景時,語氣中仍然透露著激動之情。

藍羽對話謝飛從無到有,他是金雞破殼見證者

首屆“最佳男主角”空缺

第四代導演嶄露頭角

“第一屆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最佳男主角是空缺的?”

“對,因為當時那些(提名影片)男主角的戲份多的並不太多,好像提名就有《巴山夜雨》裡的

李志輿

,但是我們又發現《巴山夜雨》是寫給一個群像,都演的很好,所以大家就給了一個演員集體獎,頂替(最佳)男演員獎。”謝飛透過回憶,將藍羽心中的這個問號拉成感嘆號。實事求是成為金雞獎延續至今的重要評選標準之一。

藍羽對話謝飛從無到有,他是金雞破殼見證者

一年之後,第2屆金雞獎舉辦地移師南京,謝飛繼續擔任評委會會員。

第1屆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空缺的遺憾,沒有重演。北京電影製片廠的

張雁

憑藉《月亮灣中的笑聲》江冒富一角,成為金雞獎歷史上第一位最佳男主角。

當年,

《沙鷗》

《鄰居》

《西安事變》

提名第2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前兩部作品均為青年電影製片廠製作,兩片在藝術探索方面帶來的新鮮感,讓中國電影第四代導演開始走向大眾視野。

藍羽對話謝飛從無到有,他是金雞破殼見證者

張暖忻

執導的《沙鷗》,給謝飛留下了深刻印象。1978年,張暖忻丈夫

李陀

提出電影語言現代化,引起了電影界、理論界、創作界對電影本體的一個爭論。

“電影是不是要跟戲劇‘離婚’?然後張駿祥先生就明確說了,不僅不要‘離婚’還要‘結婚’,不要忘記文學的價值。青年導演熱衷於在電影時空、語言、鏡頭上探索,但是你們不要忘記文學價值。所以這個爭論反映在我們的作品上,也反映在評價上。”謝飛認為前兩屆金雞獎展現出來的包容性,體現了這個獎項“百家爭鳴,各抒已見”的特色。

藍羽對話謝飛從無到有,他是金雞破殼見證者

1988年,謝飛第三次以評委身份參加第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當時,第四代、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

吳天明

、,分別執導的、並列最佳故事片獎。

此外,《紅高粱》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成為首部獲得此獎的亞洲電影。這部電影也使得西方世界對於中國電影有了新認知。

從評委到獲獎者

寄語金雞獎更加大膽、創新

2000年,謝飛獲得第2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劇本特別獎。此時,距離其第一次以評委身份參加首屆金雞獎,已經過去二十載。

藍羽對話謝飛從無到有,他是金雞破殼見證者

如今,金雞獎已經創立40週年。“在您看來這麼多年金雞獎,對於我們中國電影的發展起到了什麼樣的推動作用?”

“金雞獎是一個非常吸引電影觀眾,支援電影藝術成長的一個重要獎項。金雞獎最佳影片的選擇是非常慎重,而且非常支援青年創作者。”面對藍羽的提問,謝飛認為金雞獎的設立,使得中國電影理論與創作形成相輔相成的局面。

“這個行業我主要的任務是教書,我不是當導演,為什麼拍了幾部電影呢?因為我不能做空頭導演,我必須要拍幾部還過得去像樣的電影,我才能教好書,所以我就做一個真才實學的導演和老師。”年近八旬的謝飛坦言教師這個身份遠比導演重要,拍戲只是為了更好的教學。

藍羽對話謝飛從無到有,他是金雞破殼見證者

時至今日,金雞獎對於中國電影發展的意義及影響,已經毋庸置疑。在這期訪談節目中,謝飛與藍羽共憶金雞誕生原由,回顧中國電影發展光輝歷程。節目的最後,謝飛也送上對金雞獎40週年的衷心祝福:

“祝賀金雞獎40歲了,四十而不惑,那麼我希望在未來的年月裡,金雞獎能夠更加大膽的改革、創新,名副其實的做一個有價值的專業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