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大山裡“點綠成金”

2022-08-30由 黔東南日報 發表于 林業

鉤藤草沒有嫁接的樹苗能種嗎

大山裡“點綠成金”

轉載是一種動力 分享是一種美德

眼下,正是鉤藤種植“黃金期”,被譽為“中國鉤藤之鄉”的劍河縣,全縣12萬畝鉤藤正在進入護苗管理階段。在革東鎮光條村產業基地裡,藥農們忙著除草管護,來自縣科技服務中心的科技特派員文升祥也忙得不亦樂乎。

“把這些多餘的枝芽打掉,只要留一兩枝壯芽。大家要記得,這個鉤藤長到兩米左右,一定要把頂端的這節掐掉,它的營養才能往枝條上輸送,產量和質量才有保證。”文升祥在鉤藤基地裡一邊講解、一邊示範。

大山裡“點綠成金”

從2003年開始,劍河縣就發展鉤藤種植。目前,全縣已發展到12萬畝,達產8萬畝,畝產值三四千元。種植鉤藤,已經成為老百姓增收的主要來源。依託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形地貌,劍河縣因地制宜先從林下種植中藥材開啟突破口。除了鉤藤外,還種植了黃精、吳茱萸、纈草等中藥材。

記者從劍河縣柳川鎮出發,沿854縣道一路往山上走,樹越來越密、人越來越少。一個拐彎處,劍河縣林科所就赫然出現在眼前。

這是貴州省內保留的唯一一家縣級林科所。

大山裡“點綠成金”

“劍河縣林科所從事林業自然科學基礎的應用研究,承擔林木、花卉、藥材的培育和成果示範推廣工作。”說話的正是林科所所長龍家成,到山上工作已有4年,與草木接觸成為了常態。

工作日裡,龍家成和另外3位同事常常在這棟樓裡,拿著植物切片,用顯微鏡觀察植物構成及病蟲害問題,或用各類器皿和機械模擬自然條件培育植物,也在這裡接待了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

當然,更重要的是辦公樓下800平方米的智慧溫室,這也是全州唯一。建所以來,相繼進行了拱桐、紅豆杉、青錢柳、冬桃、楊梅、大血藤等國家ⅠⅡ級和常規造林綠化樹種的培育。

大山裡“點綠成金”

“一方面很好地保護了珍貴樹種,也提高了森林覆蓋率和生態多樣性。更重要的是,免費培育發放的經果林,縮短收益時間,提高了部分老百姓的收入。比如大血藤和紅秧李,已經成為劍河縣林業經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龍家成介紹道。

恆溫大棚再往下,便是18畝試種基地。“離我們最近的一片是柚子苗。這是到敏洞尋的品種,經過培育之後,幼樹根系更加發達易存活,嫁接後3年左右便可以產出。那邊的楓香,比野生的存活率更高,成長快3到4倍。”這些資料不是龍家成隨口說出來的。在這裡,白天轉林子、晚上做實驗就是工程師的工作。

大山裡“點綠成金”

早在2001年至2004年間,龍家成就擔任過林科所所長。“以前村民們想靠林子致富,多是盜採、砍伐,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隨著管理水平不斷提高,這些現象非常少見了,更多的老百姓是透過種植經果林,或者發展林下種養業賺錢,轉變了發展方式,才真正實現了點綠成金。”

林下經濟是一種“以林地資源為依託,以科技為支撐,進行合理種植、養殖”的迴圈經濟。龍家成認為,劍河縣擁有佔比75%的森林資源,這也是為何保留林科所的原因之一。在脫貧攻堅關鍵時期,林科所工作人員都把使命扛在肩上,為全縣生態脫貧提供必要科技支撐與服務。

可以說,科技特派員隊伍,是劍河縣林下經濟不可忽視的一支力量。以劍河縣鉤藤產業為例,該縣科技特派員自主攻克的鉤藤種子育苗難題,於2012年獲得國家智慧財產權局發明專利授權;2012年,劍河鉤藤獲便獲得了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稱號。最新資料顯示,鉤藤種植已經成為劍河縣的重要產業,種植面積突破10萬畝,每年帶動5萬多人就業增收,全國市場上銷售的鉤藤莖枝90%出產於劍河。

大山裡“點綠成金”

同樣,作為全縣藥農“主心骨”的還有劍河縣供銷社,對藥農實行的是“訂單農業”和保底價收購,讓老百姓吃了“定心丸”。

據劍河縣供銷社主任楊庭遠介紹,不管老百姓種出來多少,合作社、公司都保底收購,保證藥農的基本利益。可以說,老百姓是種得放心、收入有保障。

大山裡“點綠成金”

科技支撐、技術服務、金融服務、人才配置……224萬畝林地與2。8萬貧困人口中間,因為這些要素連結在一起。目前,劍河縣林下經濟示範基地建設達34個,年總產值達23。14億元。

今天, 這方綠色的熱土,林下經濟正在強勢崛起。

END

總監製:吳會武 監製:龍衛東

(轉載請註明出處,並保留LOGO)

大山裡“點綠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