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申城原年人|農產品保鮮專家留滬 給市民的冰箱“減負”

2022-08-26由 新民晚報 發表于 林業

草莓是肉果嗎

申城原年人|農產品保鮮專家留滬 給市民的冰箱“減負”

圖說:喬勇進鑽進熱氣騰騰的大棚,探望一下青菜和雞毛菜 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 攝(下同)

小青菜、雞毛菜、西蘭花,蘋果、火龍果、車釐子、獼猴桃……新春過年忙,少不了饕餮大采購。開啟家家戶戶的冰箱,如同走進微縮版“大超市”,油鹽醬醋茶,米麵菜肉果,塞得滿滿當當。與市民忙著“塞冰箱”不同,今年留守滬上的上海市農產品保鮮專家喬勇進,最忙碌的事情就是給“冰箱減負”——深入蔬菜公司,為冰庫保鮮提供技術支撐;走街串巷進社群,科普冰箱的正確開啟方式。

身為上海市農科院研究員、農產品保鮮加工研究中心負責人,喬勇進和同事們致力於瓜果保鮮技術的研究應用。這個新年,往年都回山東過年的他留守上海,心裡牽掛的不僅有遠方的親人,還有來自五湖四海的瓜果生鮮。“瓜果一旦採摘,就進入衰老過程。為了活下去,它們只好消耗自身的營養。”喬勇進說,從消費來看,保鮮就是保全農產品的營養,拉長保質期;從科學上看,保鮮就是讓瓜果減少內耗,運用物理、生物等技術手段,幫助植物延緩衰老。

申城原年人|農產品保鮮專家留滬 給市民的冰箱“減負”

圖說:喬勇進實驗室仔細觀察最新採摘的草莓

“流通環節中,很多商家以為冷庫是個好東西,水果蔬菜扔進去就能保鮮。殊不知,冷鏈保鮮很講科學。”除夕了,喬勇進還沒逛過大超市為自己採辦年貨,卻跟市面上的各種冷鮮果蔬早已混了個臉熟。他幾乎每天都要去細細察看冷鏈食品上市前的新鮮模樣——鑽進奉賢幾家果品蔬菜公司的大冷庫裡,看看保鮮農產品是不是真的鮮。春節長假第一天,他一大早先是到實驗室看看最新採摘的草莓,在新設計的保鮮實驗中表現如何;中午,鑽進熱氣騰騰的大棚,探望一下青菜和雞毛菜。下午馬不停蹄,趕在回家吃年夜飯前,跑到附近的加工基地,關照農戶要牢記生菜假期保鮮要領。

保鮮基本思路,是利用低溫、低氧等技術,讓瓜果休眠。低溫固然可以降低瓜果的基礎代謝,但也會誘發生理性病害。例如,生菜失水5%,表層菜葉就會變成一張密封保鮮膜,把裡層的新鮮菜葉活活悶死。“一顆顆綠油油的生菜,外表新鮮如常,內部卻徹底敗壞,這實在太可惜了!”為此,喬勇進帶領團隊專門為大型冷庫設計了保鮮帳篷,增加風迴圈,增大通氣量,用來儲存像生菜這樣特別需要呼吸的綠葉蔬菜。

申城原年人|農產品保鮮專家留滬 給市民的冰箱“減負”

圖說:喬勇進在加工車間檢視生菜的情況

實際上,每一類瓜果蔬菜,所需的保鮮術各不相同,個性化的農產品保鮮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農業科學技術。喬勇進帶領的團隊,猶如一支全科醫生隊伍,為百姓餐桌而忙碌,為提高農民收入去創新。目前,由他帶領的上海市農業科學院農產品保鮮加工研究中心,經過多年的研究和實踐,已經掌握青菜、杭白菜、雞毛菜、生菜、草頭、菠菜等上海地產蔬菜品種收穫期生理生態學特性,明確了採收標準與採收技術,形成相應的技術標準和SOP檔案,相關技術在上海靜捷、弘陽、星輝等郊區核心基地應用示範,近30個基地輻射應用。

“透過綜合運用各種保鮮技術,蔬菜採後損耗冬季與夏季分別控制在8%和10%之內,菠菜、小白菜、杭白菜貯藏保鮮期達30多天,生菜達20多天,草頭與雞毛菜達5天以上,幫助農民提高經濟效益15%以上。”喬勇進說。

新民晚報記者 馬亞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