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印象蘇軾」蘇軾是如何度過那段被貶的日子的

2022-08-26由 半日閒者 發表于 林業

歐蘇怎麼樣

「印象蘇軾」蘇軾是如何度過那段被貶的日子的

圖片來自網路

神宗元豐二年十二月,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相當於從地市級的市長貶為邊遠縣城的一個武裝部副部長。從春風得意的科場奇才,突然被貶為謫居落寞的朝廷犯官,第一次經歷人生巨大轉折的蘇軾是怎樣度過那些被貶的日子的?他將面對怎樣的生活和人生?

蘇軾生性耿直,面對這樣突如其來的變故,腦瓜子也是嗡嗡的。剛到黃州時,他也是情緒低落,腦子昏昏沉沉的,白天整天在家睡覺,只有晚上趁夜深人靜時才出去散散步。換做一般的人,可能就會在黃州終老了。可是慶幸的是蘇軾沒有就此消沉,在黃州安國市長老的指點下,開始用佛教的眼光自我反省,也開啟了他的重生之路。

佛教中有一種概念叫“做業”,做業分為:身業、口業、意業,分別代表行動、語言和思想。蘇軾認為原來在朝廷中嬉笑怒罵系自己“口業”太重,必然要遭到報應。所以他決定在親身耕種中去掉多愁善感的文人氣息,養成剛毅堅強直麵人生的丈夫氣概;在讀書著作中去掉自己身上恃才傲物、桀驁不馴的傲氣,養成穩重端莊、謙遜平和的正氣;要在和農夫交流中去掉尖酸刻薄的小家子氣,養成虛懷若谷寬以待人的大氣。

蘇軾在朋友的幫助下,爭取到五十多畝荒地,主動脫掉文人的長袍換上農夫的短打,開始了對於他來說如“煉獄”般的農耕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不僅磨練了他的意志,也讓他的身體得到了鍛鍊,使他能從容面對黃州溼熱的的氣候。

親自耕種解決了蘇軾一家物質生活的難題,但精神生活的難題可不是那麼容易解決的。

古人云:“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左傳·襄公二十四年》)也就是說不朽的人生由立德、立功、立言組成,對於蘇軾來說立德需要一生的積累,立功對於一個“罪臣”來說也不可能了,只有立言可以實現了。所以蘇軾在黃州期間別無用心,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著述中。蘇軾說:“我在黃州閒廢無事,也無所用心,於是專心著述,在一兩年的時間完成李對《論語》《周易》的註釋工作。”(《與騰達道六十八首》之二十一)《論語說》和《易傳》的完成,標誌著蘇軾自成一家的學術思想的形成。潛心著書立說幫助蘇軾度過了初次被貶時最難過的那段時光。

蘇軾生來就是一個為朋友而活著的人。蘇軾的朋友很多,交友也很廣泛,他有兩句名言:“自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悲田院乞兒。”“吾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蓼花洲閒錄》)在黃州他和左鄰右舍的關係都非常融洽,大家彼此友善相處,不論身份地位高下,不論個性差異,言語間也無所顧及。一次他和幾個人一起聊天,可巧這幾個人笨嘴拙舌,越聊約沒勁,蘇軾便一再請求其中一人將鬼故事,豈料那個人連鬼故事也不會講。蘇軾便說:你姑且妄言之,我們姑且妄聽之。一番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於是彼此間無話不談,無事不言,盡歡而歸。也正是因為蘇軾有如此坦蕩的胸懷,周圍的朋友才能以赤子之心相待,才能使自己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也正是如此,才能幫助蘇軾驅走心中的陰霾,迎來更陽光的自己。

這就是蘇軾的魅力,也是他給我們啟示,人生遇到挫折,不要怨天尤人、自暴自棄,應該重新振作起來,勇於面對自己,勇於反省自己,如蘇軾一樣瀟灑面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