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科普故事 | 火雞,朋友還是敵人?

2022-08-25由 大自然保護協會TNC 發表于 林業

火雞的別名叫什麼

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是美國的感恩節。由於火雞是感恩節晚餐中最常見的主菜,感恩節有時被俗稱為“火雞日”。

你瞭解火雞這種動物嗎?它們是如何從數量銳減轉而繁衍壯大?為何這種害羞的森林鳥類變得不再對人類感到恐懼?能把當地農作物損失歸咎於它們嗎?以下是大自然保護協會(TNC)科學傳播總監 Matthew L. Miller的觀察和思考。

“我們痛惜已經失去的物種,但又責罵那些適應了我們的生物。”如何對待與我們的生活越走越近的野生動物,或許這篇科普故事可以帶來一些啟發。

科普故事 | 火雞,朋友還是敵人?

© Photo Cindy

在狹窄的鄉間道路中央,有三隻野火雞大搖大擺地走著,看上去不打算離開。我剛剎住車,它們就朝駕駛位衝了過來。

我搖下車窗,這些大鳥立刻開始大叫,還試圖把腦袋擠到車內。

後來我終於開車離開。當我難以置信地搖頭時,它們仍在憤怒地叫著。野火雞本應是非常謹慎的,像幽靈一樣難找——曾在森林裡度過的漫長時光讓我對這一點有深刻的感悟。

然而,城鎮裡出現了一種新的野火雞:它們在人群中表現得就像在自己家一樣。它們會毀壞農場和房屋後院,膽大又好鬥,在城郊街道上“趾高氣揚”地走著,無所畏懼。

有些時候,它們甚至會攻擊人類。

當火雞“昂首闊步”

對於很多人來說,火雞有著各種意義。可現在,它們卻常因對人類造成危險而登上新聞。為什麼這種害羞的森林鳥類會突然衝出來撞倒摩托車手?或許,從近來我們與它們糾纏不清的關係中能找到一些答案。

我經常聽人們形容對大象或北極熊的數量減少感覺“絕望”。但現在,大象和北極熊的數量比20世紀初的野火雞還要多。由於無人管理的狩獵行為和森林棲息地的喪失,野火雞在當時數量銳減。

有效實施的新規定和重新造林幫助拯救了這一物種。真正的成功發生在主動放歸自然棲息地之後——但並非從一開始就如此。

這是因為起初使用了圈養的方式。在圍欄內出生並長大的火雞很快喪失了野性本能(這便是火雞容易被馴化的原因)。被放走後,它們仍會停留在院子和農場周圍。它們中的大多數很快就被捕食性動物或獵人殺死,放歸自然幾乎沒取得任何成果。

有些人將失敗歸因於火雞不適應經人類改造過的棲息地,但是這種觀念很快被證明是錯誤的。

後來,美國的州立野生動物機構開始在野外誘捕火雞,然後將其放生到新的地區。與圈養的同類不同,這些野火雞幾乎能夠接受人類給它們的任何東西。它們在新的棲息地生存並繁衍壯大,詭計多端,善於躲藏,適應力非常強。

我曾見到火雞快樂地生活在廣闊的荒野和城郊公園裡,中西部農場鄉村和北美高草草原上,東部植林地和落基山的工業林地中。它們幾乎什麼都吃。

如今,大約有700萬隻火雞在整個北美地區闊步走著、咯咯叫著,而一個世紀前還只有3萬隻。一些環保主義者將這稱讚為一次巨大的成功——儘管對於其他人來說,火雞的迴歸是“好事做過了頭”。火雞已經從一個野生動物符號變成了近在咫尺的威脅。

科普故事 | 火雞,朋友還是敵人?

© Andy Reago & Chrissy McClarren via Wikimedia Commons

當火雞發起進攻

獵人們都知道,火雞經常令人沮喪。秋日樹林中的一群火雞就像兄弟會派對一樣吵鬧,但是一旦發現自己被盯上,它們會快速、安靜地逃跑。

同時,火雞很快就學會了在哪裡可以避開獵人。沒有哪個地方比郊區更安全。很多郊區都是絕佳的混合棲息地,樹木、空地、公園和庭院為火雞這樣適應性強的鳥類提供了充足的覓食空間。它們霸佔了喂鳥器和後院花園,從此不再對人類感到恐懼。

這會帶來新的問題,因為火雞有時是極具侵略性的生物。在春天,雄火雞透過展示姿態和咯咯大叫來確立統治地位。它們會朝其他雄火雞大叫,也會衝著任何響聲大叫。我聽過火雞用大叫來回應貓頭鷹的鳴叫、叢林狼的嚎叫,甚至是車門發出的“砰”的聲響。

這種具有攻擊性的鳥類一旦習慣了人類,就很容易開始追趕路人。大多數問題發生在秋天。火雞是一種遵循等級制的生物,秋天的大部分時間裡它們都在建立和執行啄食順序,它們需要展示誰才是老大。

有許多關於火雞襲擊人類的新聞和影片,尤其是在美國東北部,似乎每年秋天火雞都會威脅到當地居民。這些鳥兒對郵遞員和騎腳踏車的人表現出特別強的敵意。在一些情形下確實會導致有人受傷。

波士頓的政府官員每年都會收到數十起有關火雞的投訴,這其中就有一名72歲的婦女:根據報道,她在受到一群火雞的啄擊和抓撓後身上出現了擦傷和瘀傷。

這種情況可能很棘手。鄰居們討厭攻擊性強的火雞,但是沒有實際的方法可以將它們“請走”。狩獵往往不是一個可行的選項,連野生動物機構對火雞進行的驅逐也會引起動物權利保護者的憤怒。

人類比火雞更應受到指責。雖然火雞是等級制動物,但是它們對人類不再恐懼主要是因為我們對它們的餵食。一隻從你手中啄食的火雞很有趣,直到火雞以為你也是它們族群的一份子。把人與食物聯絡在一起的野生動物遲早會成為一個大問題。

野生動物機構建議人們帶著棍子走路,或向好鬥的雄火雞身上噴水。他們想要教會人們如何與野生動物鄰居共處。

不過,歸根結底,所有關於火雞在郊區的“歇斯底里”,更多的是在說我們,而不是他們。火雞可能很奇怪,但人類更奇怪。我們痛惜已經失去的物種,但又責罵那些適應了我們的生物。

科普故事 | 火雞,朋友還是敵人?

一群雄火雞 © USDA by D。 Bargeron

火雞和人類的關係

Jim Sterba在他發人深省的著作《Nature Wars》中寫道,火雞已經從“新奇變成了麻煩”。奇怪的是,當一個物種在保護方面取得成功時,我們開始對它的大量出現感到不滿。

火雞甚至因沒有犯下的罪行而受到指責。Sterba表示,火雞通常被認為是造成美國中西部農田農作物損失的主要原因。但在印第安納州進行的一項研究卻發現,火雞幾乎沒有造成過任何實際的農作物損害,即使農民把最多的損失歸咎於它們。Sterba寫道:

“天黑後拍到的鹿和浣熊的嘴裡塞滿了玉米和大豆。這兩種動物造成了95%的農作物損失,其餘則由松鼠、旱獺和其他物種(而非火雞)造成。”

成群的火雞在白天非常顯眼,所以常常被認定做了壞事。但事實上,它們主要覓食昆蟲,而不會吃農作物。

在郊區,人們對野生動物的熟悉似乎滋生了輕蔑;而對於那些只能在國家公園和荒野中發現的野生動物,人們會讚美甚至崇敬它們,例如野牛或灰熊。郊區的環保主義者可能會富有感情地討論這些動物,迅速把那些可能傷害它們的人列為敵人。

我有很多朋友會因為永遠見不到旅鴿而真心難過。他們想看十億隻旅鴿一同飛起的奇觀,一種在空中飛舞的“羽毛風暴”。但是,如果明天那十億隻鳥再次出現,我懷疑他們的讚美能否超過三天。在那之後,每個人都會因它們的糞便而怨聲載道。

沒有人喜歡被野火雞(或加拿大鵝、黑熊)控制。但是最終,我們必須學習如何與這些在人類世界中茁壯成長的野生動物共存。在這個將要有90億人口的世界中,我們不能只會把野生生物放逐到原始的荒野中,也不能只讓生活在農村和荒野地區的人們承擔起與大型野獸共享空間所帶來的全部負擔。

如果我們想要豐富的野生生物,我們就必須和它們分享我們的地盤。這可能意味著不便,例如當火雞毀壞院前的草坪時。我們需要學習如何在火雞周圍行動,包括不要把它們當寵物對待。

總而言之,火雞不必成為人類討厭的鄰居。它可以是令人著迷的野生生物,我們無需昂貴的旅行就能輕鬆欣賞到。我們不該輕視火雞的大量出現,而應將其視作為保護成功的標誌。野性不在遠方,而就在我們身邊。

科普故事 | 火雞,朋友還是敵人?

一隻火雞在追趕腳踏車手。

科普故事 | 火雞,朋友還是敵人?

攝於美國大霧山國家公園。©單良/TNC